六年级语文教案-荷塘旧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698429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教案-荷塘旧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教案-荷塘旧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教案-荷塘旧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教案-荷塘旧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教案-荷塘旧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教案-荷塘旧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教案荷塘旧事荷塘旧事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其中,还叙述了发生在荷塘里让作者深深铭记在心的一件往事。通过美景旧事,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设计上,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感知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突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把握住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和谐统一,然后在这条主线上让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拓展和迁移,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深深思索,使之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想把本篇文章分为两课时,四个环节进行授课。第一课时为初读感知-品读赏析两个环节。在第一课时中完成词

2、语积累,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问题。第二课时为研读探讨-拓展迁移两个环节。在这一课时里要对文章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突破教学难点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展迁移升华文章的主题。教法上,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并注意点拨。学法上,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质疑并能深入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字词积累。2、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情感目标: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重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难点对小

3、伙伴们性格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引导-点拨学习方式质疑-研讨-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状况,解决字词障碍。(一)生字注音点缀(zhuigrave;)颤动(chagrave;n)清澈(chegrave;)恬静(tiaacute;n)骇(haigrave;)炫耀(xuagrave;n)攫住(jueacute;)呕(u)憨直(hn)(二)生词解释浮光跃金:只月光照耀下的水面闪着金光。这里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水面。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攫住:抓住。憨直:憨实直爽。三、初读感知1、指名学生朗读文章,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4、四、品读赏析仔细阅读课文1-5自然段,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景色的句子。明确:(1)来到塘边.繁星闪烁。(2)整个月牙泡泛着金光.恰似蓝天上一弯晶莹的新月。(3)白天.在微风中荡着绿浪(4)又点缀着许多.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引发学生阅读和探究的兴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快速进入文章,体会角色。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及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这些句子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描写荷塘景色的美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下文作者赞美大自然和谐的美和表现农村少年天真、善良、淳朴美好的心灵作铺垫。注:以上两个问题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教师注意引导。五、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六、作业: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词。2、景物描写训练。要求:(1)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200字左右。教后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