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精编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69663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精编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山中访友 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 感受自然 ,学生要通过四篇文章的学习, 感受作者描绘的自然美景,感受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 从而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本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 山中的众朋友 古桥、树林、山泉 . 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 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 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

2、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小学生想象力丰富, 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但是他们的阅历少、生活经验不丰富,无法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情感, 揣摩文章精彩的句段、 词语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设计思路: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整篇文章。朗读时,结合多媒体创制情境氛围, 使学生如临其境, 在情境中体验。从文眼 ( 课题:山中访友 ) 展开,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链接起导读本文的线1索: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 我 和山里的 朋友 有着深厚的感情 ?逐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或

3、阅读经验,让学生在自我生活找到 文章 的内容,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利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引起学生的反思,得出: 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 这样的结论。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学习目标:1. 会写 8 个生字,正确读写 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 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4.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

4、情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 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 ,学习运用。2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导读法、点拨法教学准备:课前布置预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文。古桥的图片, 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磁带。制作教学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课时一、导入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 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 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 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5、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板书课题,齐读。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师:让我们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去拜访作者 山中众朋友 。二、初读,整体感知1、提出自学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读完后回答: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 ?32、交流:(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依次找出来 )( 明确图示 ) 依次是:古桥-鸟儿- 露珠-树-山泉-溪流- 瀑布-悬崖-白云-云雀- 落花-落叶- 石头-阵雨( 2)在依次找

6、朋友的时候,对照相应的段落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在读时纠正字音,将重点字词读正确并理解词语意思。栀(zh ) 子湛(zhàn) 蓝德高望重 ( 品德高尚,声望卓著 )津津乐道 ( 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吟咏: 咏 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吟 往往跟 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乐道、别有深意3、同学们汉荣拜访的这些“朋友”无非就是通常我们见到

7、的自然景物,那他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 山中访友 ?学生讨论后明确: 把进山看景说成 山中访友 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4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4、默读读文,找出描写可以看出 我 和山里的 朋友 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一读,组织交流。老桥 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鸟儿 呼唤我的名字 ;露珠 与我交换眼神 ; 树 是我的知己 , 仿佛

8、自己也是一棵树; 山泉 要我重新梳妆 ; 溪流邀我 唱和 ; 瀑布 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 悬崖 挺拔的身躯 , 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 白云 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 云雀谈 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小结: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三、感受好心情1、作者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拜访朋友?你从哪儿看出来?2、出了门,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

9、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撞了个满怀”,5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满怀)“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

10、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练习说话。( 2)作者出门时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而是轻装上阵,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山中访友, 让我们也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读读这句话。4、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 他带着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山中访友,这些朋友你喜欢吗?请你快速浏览课文, 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用 我喜欢,是因为 的句式说一句话。交流:要求学生先将有关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遍,然后再回答问题。四、拜访古桥,品读感悟1、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 课件:课文插图古桥 ) ,老朋6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

11、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自己意见。)2、作者非常敬重他,说他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3、 “德高望重”是什么意思?(道德高尚,名望很大。)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引导抓住“几百年” 、“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4、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5、小结: 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 把自己对老桥的

12、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按上述方法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拜访了山中的众多好朋友,他们都是谁呢 ?(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72、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是人类的朋友。3、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1、树林里:( 1)默读这一部分,说说作者又拜访哪些朋友?作者和他们关系怎样?谁来读读有关的句子。鸟儿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唤我的名字” ,

13、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亮,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 ,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 形象表达了自己和鸟儿、 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2)作者不仅把古桥、鸟儿、露珠当做自己的朋友,也把树当作知知道“知己”是什么意思?( “知己”是彼此相互了解而情意深切的人,一般是在说人。而现在作者说每一棵树都是他的“知己” ,表明他和树之的情谊深厚。 )( 3)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到他的知己后,他呀脑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他联想到什么?( 4)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 5)小结:树为人友,人为树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