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696027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西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山西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山西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山西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西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山西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山西省农业厅种植业处(2017 年 4 月)玉米是山西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具全 省粮食作物之首。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推广玉米标准化生产,减少籽粒玉米面积,发展糯玉米、 饲草玉米,现制定2017年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因地制宜,择优选种在玉米优势区,选择熟期适合、抗病抗虫、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丰产稳产、适宜全程机械化的优良品种;在玉米 种植调减区或粮改饲区,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 专用型或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优良品种,以及优质鲜食玉米 品种,发展订单生产,做到品种科学布局、熟期合理搭配。 春播早熟区适宜种植大丰30等

2、玉米新品种;春播中晚熟区 宜种植大丰30、诚信16等玉米新品种。晋南玉米夏播区宜 种植耐高温干旱的玉米品种,早熟区宜种植登海605、登海 618、郑单958等玉米品种;中晚熟区宜种植大丰30、太育 1号、太玉811等玉米新品种。糯玉米产区宜种植万糯2000 等玉米新品种;青贮玉米产区宜种植大京久23等玉米新品种。种子全部包衣处理,预防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提高 出苗率和整齐度。二、及早整地,分类指导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及早 备耕、及时整地,为适期足墒播种和一播保全苗创造条件。 对低温、湿渍风险大的地区,要及早清理农田,利用春季气 温偏高、春风较大、土壤解冻和化冻速度快的

3、条件,进行翻 耕晾晒散墒和起垄散墒。对化冻后明水较多的地块,要采取 疏通沟渠、挖排水沟和机械强排等措施抢排积水,确保适时 整地播种。对春旱高发地区,要充分利用土壤返浆水,及早 整地,及时镇压保墒。晋南夏播玉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立即灭茬,结合有机 肥进行早秋耕,来不及秋耕则必须早春耕,并做到翻、旋、 耙、压作业环节的紧密结合。三、适期早播,确保全苗根据各地气温、土壤墒情和品种特性等确定最佳播种 期,抢墒早播,播后及时镇压保墒,提高播种质量,争取一 播拿全苗。对土壤墒情适中的地块,要发挥农机作业速度快、 播种质量高的优势,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 镇压作业,减少土壤搅动,最大限度利用土壤

4、墒情。对旱情 严重的地块,可采取“坐水种气 对土壤湿度大、地温低的 田块,应提早起垄散墒、提高地温,实行起垄种植。春播玉米当5-10cm 土层温度稳定在10-12笆时播种。 采用机械精量播种,省种、省时、省工,又可提高播种质量。 土壤水分缺少时,播后进行镇压。晋南夏播玉米区要根据前 茬作物成熟日期,抢时播种,进行套种或复播。、加强管理,综合防控根据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及各地生态条件、基础地力和施 肥水平,综合确定适宜密度,协调好个体与群体关系。对土 层深厚、肥力较高、生产管理水平较高且采用耐密品种的地 块,亩保苗4000-4500株,青贮玉米亩保苗5000株左右, 鲜食玉米亩保苗3000-3500

5、株。播后及时化学封闭除草, 并加强苗期管理,提高群体整齐度,促进根系早发和植株健 壮生长,打好前期基础。综合运用合理密植、中耕培土、增 施钾肥、去除弱小空株、化学调控等技术措施增强植株的抗 倒伏能力,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有效预防倒伏。根据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情况,在选用抗病虫品种和包衣 种子的基础上,强化病虫监测预警,准确掌握病虫发生态势, 采取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选用高效环保型农 药品种组成最佳用药组合,减少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五、适期晚收,提高产量对成熟玉米适当的延长收获时间,能够延长玉米灌浆时 间,使玉米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有效增加千粒重,从而提高 单产,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增产措施。根据籽粒灌浆进程及籽 粒乳线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晚收。当籽粒基部黑 色层出现,乳线基本消失时即可收获,并在收获后及时晾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