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语文 月光曲 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694714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五语文 月光曲 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五语文 月光曲 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五语文 月光曲 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五语文 月光曲 教学设计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五语文 月光曲 教学设计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五语文 月光曲 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五语文 月光曲 教学设计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五语文 月光曲 教学设计2小五语文 月光曲 教学设计2月光曲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贝多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谱写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内容,从而体会到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3、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并抄下来。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贝多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谱写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内容。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的音乐家。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导语 :在一个偶尔的时机,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即兴创作了著名的月

2、光曲,你们谁能把你理解的贝多芬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学生交流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二、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读组词语读。莱 茵 幽 券 蜡 瞎 陌盲 键 粼 缕 恬 汹 录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券: 下边是“刀”不是“力”恬: 不念“ ”蜡烛:这两个字的偏旁不一样。幽的笔顺是:3、解词:学生互相质疑、解疑幽静:幽雅寂静。课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静。陌生:陌生,不熟悉。清幽:凄清而幽静。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三、默读课文,把课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多读读,把自己的感受简单批注下来,同时画出自己的疑问。1、学

3、生独立默读,完成批注。2、在小组中质疑、解疑,记下在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3、在全班交流时提出问题,互相解答。四、练习出示练习要求: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抄下来。微弱的烛光 十六七岁的姑娘清幽的月光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轻纱似的微云 雪亮的浪花恬静的脸上 大大的眼睛波涛涌汹的大海 美妙的琴声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2、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3、想象第9自然段所描绘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难点 :想象第9自然段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

4、谈话导入 :贝多芬为兄妹俩弹奏的第二首曲子就是月光曲。二、直视课题,找到文章的中心局部来学习。1、默读课文,画出盲姑娘两次弹奏曲子的有关句、段,读一读,说说贝多芬开场在小路上“漫步”,而后来“飞奔”回客店的原因,体会贝多芬的感情有哪些变化?默读答复:贝多芬走进茅屋,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2、快速阅读,找出哪自然段是写月光曲的?第9自然段3、默读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像,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1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图画,找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进展评价。2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月光曲,看着图画或闭上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答复下列问题。1皮鞋匠听着琴声,

5、好似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他好似看到了在大海的水天相接处,月亮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薄云。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他之所以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是因为乐曲使他产生了联想。开场音乐可能逐渐增强,使人联想到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再后来,音乐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联想到月光下风起浪涌。2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哥哥看到妹妹脸上恬静的表情和睁得大大的眼睛,想到她可能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盲姑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她当然不可能产生像她哥哥那样的联想,所以只是

6、说她“仿佛也看到了”三、月光曲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板书:听看弹听看又弹文章哪几自然段写的这个内容?25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想象答复。同桌分配角色朗读兄妹俩的话,说说当时贝多芬又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没有答复盲姑娘的话?读68段四、填空1、贝多芬没有答复姑娘的.话,只是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当时他想到了_想到了_想到了_。出示投影,学生口头填空2、小结:这些都与什么有关?环境板书:月光 穷兄妹。3、说说当时贝多芬又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没有答复盲姑娘的话?“贝多芬没有答复”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答复盲姑娘的话?”学生的答复有可能性和合理性就对,教

7、师不要限制。可以答复各种可能:贝多芬默认了。贝多芬谦虚。贝多芬怕人知道,会有很多人来看他。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进入情境,没有听到盲姑娘的话。贝多芬急着要把月光曲弹出来,顾不上答复。贝多芬认为遇到了知音,非常冲动,说不出话来。是课文省略,下文“让我再给您弹一曲吧”就是答复。五、总结全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理解到了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音乐家?热爱人民,同情穷人,热爱大自然。六、朗读欣赏评读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指名读,讲评。让学生适时互相点评注意:整篇课文的朗读应该是徐缓的、抒情的,只有个别地方如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朗读时才用高昂的语读。要注意表达人物的迫切心情,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抱歉心情,盲姑娘抚慰哥哥时的体贴、懂事,贝多芬来时的诚恳、热情,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赞美、惊喜,贝多芬见盲姑娘猜出自己后的愉快、冲动,都要读得恰如其分,真实感人。七、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附:板书设计 小五语文 月光曲 教学设计2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