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工技术建设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693536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化工技术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应用化工技术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应用化工技术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应用化工技术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应用化工技术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化工技术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化工技术建设方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六: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组组长:董传民(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化工系 主任)副 组 长:韩德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化工系 副教授)赵学坤(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 副主任、博士)主要成员:宋建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化工系 教授)张春香(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化工系 教授)孙清荣(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化工系 高工)卜雪峰(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化工系 讲师)任庚清(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化工系 工程师)张忠生(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高工)李茂春(潍坊天德化工有限公司 总工、高工)一、建设基础(一)建设背景与人才需求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支柱产业,山东作为全国化工强省,行业经济总量居全国首位,利税已连续十多年

2、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2007年全省化工行业工作会议公布数据:2007年全省3789家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7.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87亿元,同比增长27.5%。潍坊化工产业基础雄厚。潍坊是我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多、竞争能力最强的生态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主导产品有纯碱、氯化钙产能世界第一,原盐、泡花碱产能亚洲第一,溴素、溴化物等8个全国第一。山东省和潍坊市“十一五”规划中均将化工列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全力打造以盐化工为重点的无机化工,发展合成材料的有机化工、纺织助剂为重点的精细化工产品等,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海洋化工产业群。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

3、区已崛起了一批如山东海化、潍坊亚星化学等集约化、清洁生产的骨干化工企业,另有大批此类项目急待开工建设。良好的产业优势需要大批化工类高技能人才,据潍坊市化工行业协会预计,未来五年,潍坊化工企业每年新增海洋化工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保养、产品质量检验、生产过程控制等高技能人才岗位共3000人以上,而目前省内同类院校每年的供给量不足2000人,需求缺口较大。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代表的高职化工类专业群建设亟待加强。区域行业发展迫切要求,加快培养具有海洋化工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保养、产品质量检验等岗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潍坊市化工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二)专业现状与优势1.专业现状我院于1998年开

4、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于海洋化工行业的特色专业,现有在校生200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68%,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占75%以上;专任教师中高级职业资格持证率达到85%;全部教师在相关企业长期承担技术服务工作,聘有6名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建有化工专业实验室等6个实训室,汇堡生物化工厂、学院污水处理厂和应用化工技术研究所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了山东海天等12家大型化工企业为主体的校外实训基地,为探索和实施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2.特色与优势化工行业为潍坊的支柱产业,也是省市“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校内拥有2名教

5、授带领的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和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育人条件,依托校内外办学优势,探索了“学做一体、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恒联化学、潍坊天德化工等合作企业开展了订单培养。根据人才培养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在教学实施上,逐步加大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了专业实验实训室与研究所,在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同时,专业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化工产品的研发、分析等实践,校外深度融合了山东海化等化工企业保证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在教学模式上,先后探索了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毕业生以“职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近五年来,一次

6、性就业率保持95%以上,毕业生40%以上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3.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管专业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家示范专业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体现现代高职教育特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有待完善;教师队伍中缺乏行业领军人物等。二、建设目标以服务区域海洋化工产业为宗旨,按照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海洋化工工艺控制、设备操作与维护、分析检测、“三废”处理等岗位的高技能紧缺人才;进一步完善“学做一体、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重建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与当地化工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打造一支行业认

7、可度高、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重点加强与山东海化、山东海天、潍坊天德化工等校外实训基地的紧密合作,实行订单培养,通过三年建设,建成适应海洋化工及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示范专业。具体目标如下: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创设真实的化工生产职场环境,采用任务驱动、学做一体等教学模式,实践与完善“学做一体、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使产学研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构基于海洋化工生产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成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6门,其中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开发相关教材及课件等,建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聘请行业企业高水

8、平兼职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和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9名,聘请企业兼职教师12名,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1:1以上;扩建基础化学实验室、化工操作实训室、工业分析与环境检测中心,新建化工工艺流程及DCS仿真教学实训室、化工助剂教学工厂,进一步发挥应用化工技术研究所的作用,深度融合山东海天等21家合作企业,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要求;将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素质教育贯穿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完善的体现专业特色的素质教育责任考核机制,组建专业指导教师工作梯队;三年内申请专利4项,承担对外技术服务项目15项以上,到位技术服务费93万元,承担各类培训200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1600

9、人次,为西部院校对口培训师资5人,联合培养学生40人;专业群建设6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6门工学结合教材,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引进3名骨干教师,聘请6名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三、建设特色(一)校内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完善,运行良好,成为培养海洋化工行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坚实保障校内化工专业实训室、化工助剂教学工厂、生物化工教学工厂、学院污水处理厂和应用化工技术研究所等为应用化工专业教学提供强力支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满足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要求。(二)创新产学结合保障机制,形成“学做一体、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骨干企业如山东海天、山东海化、潍坊天德化工等深度融合、运行和保障机制健

10、全,订单培养实现校企双赢;专业教师参与各企业技术岗位,通过研究所承担技术服务任务,带领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与产品开发,真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实现零距离就业,形成“学做一体、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校企深度合作、实施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新途径。四、建设内容(一)实践并完善“学做一体、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区域海洋化工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和推广清洁生产等行业技术进步要求,依托区域内海洋化工骨干企业集聚、发展势头强劲等优势,大力实施订单培养;通过共享企业的优质资源、加强校内实训条件建设,为学

11、生创设学做一体的教学情境,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求。第一阶段(第一、二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化学、化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公共基础知识学习为主,同时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基础化学、流体输送、化学分析与检测等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第二阶段(第三、四学期):着重培养学生海洋化工工艺控制、设备操作与维护、分析检测、“三废”处理等专业核心能力,海洋化工产品工艺优化等创新能力。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仿真实训室、教学工厂中由专业教师带领,按照各企业的“综合订单”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选取与典型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部分课程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开课方式,由企业和学生

12、共同选择,将学校办到企业,将课堂移到车间;充分利用应用化工研究所,吸引学生参加教师产品研发课题,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师生利用知识与技术应用上的优势,为区域内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第三阶段(第五、六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在校外实训基地“订单”企业山东海天、潍坊天德化工等进行化工工艺控制、设备操作与维护、分析检测等岗位的顶岗实习,由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带领学生学习“订单”企业综合课程,包括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典型化工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岗位设备操作法等,同时加强职业素养教育,保证育人质量,顺利实现零距离就业。顶岗实习学期主要学习时间由“订单”企业与学校共同商讨,学生

13、通过顶岗工作学习,培养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同时结合生产实践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实现学做一体,同时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数占校内实训总学时数的80%以上;100%的学生参加半年以上校外顶岗实习。(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1.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通过对企业调研,确定了海洋化工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海洋化工生产工艺控制、设备操作与维护、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等);由企业专家根据真实的工作过程及本专业岗位的工作分析,总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由企业专家、课程专家与专业教师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行动领域;由课程专家与专业教师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

14、递进规律重构行动领域形成学习领域,根据海洋化工典型产品纯碱、氯化钙生产过程的特点及学生认知过程的完整性设计出核心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具体内容详见表3-6-1,表3-6-2。表3-6-1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行动领域归纳与学习领域转换对照表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海洋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控制海洋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海洋化工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1.原料验收2.原料准备与储存化学分析与检测(一)化学分析与检测(一)3.流体输送过程运行控制 4.流体输送设备维护流体输送控制与设备维护流体输送控制与设备维护5.反应过程运行控制6.催化剂处理7.热量衡算、物料衡算8.反应器维护反应过程控制与设备维护反应过程控制与设备维护9.传热过程运行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