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鱼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69066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大家鱼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大家鱼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大家鱼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大家鱼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大家鱼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大家鱼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大家鱼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规范本场草鱼、青鱼、鲢、鳙四大家鱼原种生产行为,确保 生产的原种质量和生产能力的实现,根据农业部渔业局草鱼、青鱼、 鲢、鳙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结合本场四大家鱼原种生产的技术 路线、工艺流程,特制定适用于本场的四大家鱼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 程。本标准由长江四大家鱼监利老江河原种场2007 年修订提出,于 2008年 1 月1日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长 江四大家鱼监利老江河原种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桂伟、 、李诗模、苏云垓。一、长江天然鱼苗捕捞1.1、捕苗埠头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后,根据长江所监测提出的长江鱼类产卵场变 化情况,捕苗埠头选择在老江河下游的杨林

2、山江段,获取本场生产所 需四大家鱼天然鱼苗。1.2、绠网入江时间根据上游降雨和长江发汛情况,每年 4 月底至 5 月初,适时安排 绠网入江作业,等待苗汛。1.3、捕苗作业规模根据近年长江四大家鱼的鱼苗捕捞产量和本场的需求实际,每年入江捕苗的绠网不少于300 部。1.4、绠网安装在捕苗埠头江段,选择洄流下游50 米左右、江岸平直、江底平 坦、水流顺畅、流向与江岸平行处架设绠网,绠网方向要与水流方向 平行。安装时,樯槁入泥深度不少于0.8米,浮槁长6 米,一头系在 墙槁上,预留0.5 米间隙,以便随水位的变化上下浮动。另一头用拉 绳固定,保持绠网与水流方向平行。每根浮槁挂绠网45 部。 1.5、设

3、信号捕苗绠网在捕苗站上游设信号捕苗绠网2 部,实行 24小时值班,发现苗 汛及时将绠网入江捕苗。1.6、鱼苗收集每间隔 12 小时从绠网尾箱收苗一次,入捆箱暂养。暂养时间 最多不超过 8 小时。1.7、晒洗绠网因长江水浊且漂浮物多,每个苗讯结束后,须将绠网架上樯槁清 洗晾晒。1.8、运输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二、夏花培育2.1、清塘消毒采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池水深控制在 0.5 米,亩施生石 100 公斤。2.2、放养密度根据本地作业习惯,亩放除野后的长江鱼苗810 万尾。采用撇、 挤结合办法除野,除野纯度要达 90%以上 。2.3、鱼苗入池鱼苗入池前,提前 24 小时用鱼苗试水进行检验,池水药性

4、消失 后方可放苗。鱼苗入池时,先将装苗尼龙袋放入池中调温半小时,再将池水缓 慢导入装苗袋内,特水温趋于一致,让鱼苗自行游入捆箱,用熟蛋黄 开食后再入池。2.4、培育方法肥水下塘。在清塘后4 天,亩施有机肥 300 公斤以培肥水质。鱼 苗入池后,补充泼洒豆浆 710 天。及时追肥,保持水质透明度 28 30 厘米。2.5、分池除野鱼苗长至 35 厘米左右进行分池,分池前,必须进行拉网锻炼, 按照“炼三次网,上两次捆箱”的标准操作,并再次进行除野,做到 基本无野杂鱼。2.6、过筛分类用 7 8 朝的鱼筛过筛分类,使草鱼、青鱼、鲢、鳙各所占的纯 度达到 90%。三、一龄鱼种培育3.1、清塘消毒鱼种池

5、在夏花入池前进行石灰带水清塘,水深控制 1 米,亩施生 石灰 150 公斤。3.2、鱼种消毒 夏花入池时,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可以采用 3%食盐水 消毒 58 分钟。3.3、放养密度与比例搭配 根据故道的鱼种需求,江苗育成夏花比例及本场鱼种养殖习惯, 技术水平综合分析,夏花鱼种投放密度与比例搭配标准为:四大家鱼放养密度为亩平 4000 尾,其中草鱼 30%、青鱼 5%、鲢 50%、鳙 15%左右。根据实际夏花生产数量适当调整,使池与池之间 的密度保持一致。3.4、饲养管理放养前 10 天亩施有机肥 400 公斤,待枝角类大量繁殖时放入夏 花,并及时追肥,适量投喂粉状菜饼。鱼种达 6 厘米

6、以后,食性已基本分化,减少追肥,及时投喂水、 陆生植物饲料,搭配投喂商品饵料。不准使用含激素类的配方饲料。 适时增加水深,增大水体空间,促进鱼种生长。79 月是草鱼、青鱼发病的高峰期,要适当控制饵料投喂量、 减少病害流行。3.5、鱼病防治鱼种规格在 6 厘米以前 ,重点预防寄生虫病,全池遍洒一次0.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6厘米以后,重点预防细菌性、病毒性鱼病, 7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每月定期二次进行水体消毒,使用生石 灰、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同时使用大蒜素、土霉素等拌饵投喂。每 月一次,连喂三天。3.6、产量要求与出池规格亩平产量250Kg以上,出池平均规格草鱼80g、青鱼100g、

7、鲢75g、鳙 100g。四、原种亲鱼、后备亲鱼的培育与捕捞4.1、培育方法 以老江河27600亩长江天然故道为载体,将一令原种鱼种投入故 道,利用故道的天然饵料资源进行自然选择和育肥。4.2、鱼种投放 一令鱼种入湖以冬投为主,每年的元月开始,二月底前结束。鱼种投湖时要用 3%食盐水浸泡 5 分钟以防止水霉病流行。 根据老江河故道周年调查结果,按其饵料生物量、载鱼能力、历 年鱼种的回捕率、个体生长倍数、鱼种投湖规格、历年产量等综合因 子,确定故道鱼种放养参考方案(附表):附表家鱼 种类饵料生物 产渔潜力(T)历年投 放增重 倍数历年 回捕率(%)鱼种放养量投放规格(g)尾数重量(Kg)草鱼110

8、12 1810 4050 20025000020000青鱼1010 1510 3340 80200001000鲢1208 1020 505010020000014000鳙26012 2025 558015030000030000合计500770000650004.3、日常管理以防逃、防盗为主,加强拦鱼设施保护,防止故道内外鱼类交流、 预防品质混杂。4.4、原种亲鱼及后备亲鱼的捕捞。故道采用赶、拦、围捕的作业方式,故道全长22.5 公里,划分3 个作业区,选择湖底平坦的三号村、消畈村、东北村等处作为集鱼捕 捞场所,将鱼群集中于此进行围捕,待围网收到一定程度后再人工选 捕亲鱼与后备亲鱼。4.5、亲鱼蓄养为满足社会对原种亲鱼的需求,每年选留2000 组后备亲鱼还湖 蓄养。五、原种亲鱼及后备亲鱼的选择与运输5.1、捕捞初选故道捕捞现场初选标准:外观符合草鱼、青鱼、鲢、鳙的自身特 征,鳍条、鳞片完整,无外伤,无畸形。5.2、库内运输初选的亲鱼及后备亲鱼,库内运输用船载帆布箱运输。5.3、原种选择对初选的原种亲鱼和后备亲鱼进行有关可数性状、可量性状测定 并对照国家种质标准进行检测筛选。 必要时,请国家有关鱼类种质鉴定检验单位进行检测。5.4、亲鱼供种规格根据历年统计,供鱼苗生产单位当年受益的亲鱼个体规格为:草鱼 9Kg、青鱼 15Kg、鲢 5.5Kg、鳙 10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