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作 物 概论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68963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 作 物 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 作 物 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 作 物 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 作 物 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 作 物 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 作 物 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 作 物 概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作物概论第一章:1,概述作物及作物生产的概念。作物:广义讲,对人类有应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各种植物。狭义讲,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作物生产:通过人类的栽培活动,绿色植物将日光能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有机物质的过 程,也就是田间栽种作物形成人类所需经济产品的过程。狭义的作物生产,是指作物从播种 出苗,生长发育,产量建成,直到所需农产品收获的整个过程。广义的作物生产则包括作物 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初步加工过程。 2,常用的作物分类方法有哪几种?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结合分类方法作物可分为哪几类?作物分类方法:植物学系统;作物生物学状况和生理生态特性;农业生产特点;用途和 植物学系统结合。按用途和植

2、物学系统结合分类:粮食作物(禾谷类,豆类,薯芋类);经济作物(纤维, 油料,糖料,其他);绿肥及饲料作物;药用及调味品作物;再生能源作物。 3,简述我国三大作物的地位及分布区域。水稻,小麦,玉米为我国粮食生产的三大作物,占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的75%及粮食总 产的 87%。其中水稻总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第一,小麦面积第二,产量第三,玉米面积第 三,产量第二。分布区域:南北均有小麦种植,但其分布主要集中在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北方冬麦区, 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长城以北,六盘山,岷山,大雪山以西只要为春麦区。淮河以 南为南方冬麦区,由于其湿度大,产量不如双季稻高,种植面积较小。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秦

3、岭以南的亚热带湿润地区,北方由于水源有限,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河流湖畔两岸或水源灌溉的地区,面积仅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7%。玉米主要分布在由东北到西南的一条斜形地带上。4,论述我国主要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分布规划。 专用小麦:黄淮海,长江下游,大兴安岭沿 专用玉米:东北,内蒙古,黄淮海。高油大豆:东北。棉花: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双低油菜:长江上游区,中游区,下游区。1,简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划分通常以花芽分化为界限,之前称为营养生长,之后属于 生殖生长。实际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并无严格界限,有相当一段时间,营养生

4、长和生 殖生长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各方对营养物质有明显的竞争。营养生长过过旺,不利于生殖器 官的形成和养分的积累,产量不高。相反,营养生长过弱,不能满足生殖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就会出现早衰,产量跟上不去。2,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是什么?关系如何?生长:作物体积增大,重量增加的过程,是数量变化的过程,同时伴随着植株形态有规律的演化。表现是细胞分裂和增大发育:作物在一生中,其形态结构及机能的质变过程,包括作物单一器官及整个植株从 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表现是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在作物的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生长是发育的基础,没有生长 便没有发育,没有发育也不会有进一步的生长,生长

5、为作物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发育则 为作物的进一步生长创造了条件。3, 作物生长的S型曲线分几个时期?生产上采取促控措施时如何运用?初始期,也叫指数增长期。在作物生长初期,群体叶面积较小,干物质生产少,而且新 长出器官还需消耗大量养分,所以生长较缓,呈指数增长。快速增长期,也叫直线增长期。这一时期由于植株变大,叶面积增加,干物质积累加快, 呈直线增长趋势。缓慢停滞期,随着叶片变黄衰老,机能缓慢,以及同化产物向生殖器官转移调运,群体 生长速度缓慢。到成熟期,生长进入停滞状态,干物质积累停止。栽培中采取各种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都应该在最快生长速度到来之前进行,才 能取得最佳效果。采取措施控制

6、某一器官时,应注意对其他器官的连带影响,必将其作用效 果综合考虑。4, 作物生育期与生育时期的概念是什么?生育期:作物栽培实践中,把作物种子出苗到新的种子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 生。生育时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总是呈现阶段性的显著变 化。5, 简述种子萌发的 3 个过程及其要求条件。过程:吸胀;萌动内部物质由复杂到简单的生物化学变化;萌发。 要求条件:种子本身的活力,温度,空气和水分。6, 简述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过程。 产量=单位面积产品器官的数量=株数*单株产量=穗数*穗粒数*粒重。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粒重。形成过程:幼穗分化前的营养生长期,主要形成

7、穗数。成熟期的穗数,是由生育前期分 叶的发生和消亡来决定的,不分叶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则在播种时就决定了单位面积穗数 的多少。穗粒数的形成则是从穗分化开始一直延续到作物开花后灌浆初期。而粒重的形成决 定于开花后到成熟阶段。三个阶段相互重叠,前期生长为后期奠定了基础。7, 作物群体结构的概念以及合理群体结构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如何?作物群体结构:组成这一群体的各个单株及总叶面积,总茎数,总根重在空间的分布和 排列的动态情况。作物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指群体的大小,分布,叶色,长势,长相及其动态发展等均适合 于作物的特性和当地的具体条件,保证群体中的个体发育健壮和群体得到足够的发展,群体 与个体,地上与地

8、下,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能够协调健全的发展。合理群体结构叶面积适中, 通风透光良好,光能利用充分。光合产物转化到经济产量的比例大,最终产量高。8, 简述作物源及库在作物产量形成中的意义。源在作物产量中形成的意义,一方面在于促进库的建成,源是产品器官发育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进行库的充实,即充足的物质供应为籽粒的进一步生长与充实提供保障。库在作物产量中形成的意义,库决定着有机物质的分配;库影响干物质的生产;库控制 着灌浆速度。只有当库,源达到平衡时,有足够的库容来接纳光合源提供的碳水化合物,同时也有自购的光合产物来满足籽粒库灌浆的需要,才能获得最高的产量。1,简述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及与作

9、物生产的关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植物因子,动物因子,微生物因子),地形因子。关系:对于某一特定作物而言,环境影响着发育并和遗传成分发生相互作用,其最终结 果及其确定的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作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生理过程,最终反应在 作物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上,而所有环境的最佳组合,也就是作物品种的产量及品质潜力。农 业生产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不断认识,协调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协调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与 环境限制因子之间矛盾关系的过程。2,如何认识环境措施作物之间的关系?作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生理过程,最终反应在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上,而所有环境 的最佳组合,也就是作物产品的产量及品质潜力

10、。改善作物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是实现 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农业技术措施是调控和利用作物及其环境关系的必要手段。人类通过作物栽培耕作措施 来协调作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优化作物生育进 程,是作物生产向着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3,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温度概念有哪些?平均温度:日,旬,月,年平均。极端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的温度,反常的低温或高温。界限温度:农事活动及农作物生育与温度条件之间的关系。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最低和最高温度时,作物停止生长,但 可维持生命活动。积温:作物某个生育时期或整个生育期内高于一定温度度数以上的昼夜温

11、度总和。 无霜期:一个地区连续大于0c天数的总和,也就是晚霜之后到早霜之前的一段时间。 4,生产上常见的3 种土壤类型各有什么特点?沙土类:通气性好,透水性强,保水保肥力差;好气微生物活动强,有机物质分解释放 迅速,土壤有机质积累困难,潜在养分含量低;土温升降容易,昼夜温差大。黏土类:通透性差,土壤内部排水不畅;土壤紧实,氧气不足,不易扎根;保蓄性强, 养分含量高,分解缓慢,易于有机质积累;紧实易板结,湿时泥泞,干时坚硬,耕作费力, 易耕期短,种子不一出苗。壤土类: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性较强,土温比较稳定,耕性良好,宜耕期长,适合各 种作物生长。5,什么是植物生化互作?举例说明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12、。植物向环境中释放生化物质,从而影响生境共享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意义:(一)连作与轮作。连作造成,植物生化互作物质富集,影响下作生长,致使出现 生长发育不强和产量下降;轮作中,作物通过根系分泌,根系残渣分解释放或微生物分解代 谢产生的植物生化互作物质。也许有利,也可能有害。(二)间,混,套作。复合群体作物组合时,注意避免不利影响,选择有利组合,; 力争单位面积上获得更多产量。鹰嘴豆对玉米有抑制作用,大豆对玉米有促进作用。(三)病虫害防治。大蒜素可抑制棉蚜。(四)除草。植物和微生物产生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小麦侵提液可 抑制白茅的生长。6,处理作物和生态环境关系中应注意的哪几个问题?(

13、一)克服限制因子,抓住主导因子,提高作物产量。(二)环境因子在自然界中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三)作物生产所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作物和品种,他们有各自的环境要求和适应性,而 遇到的又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环境条件,各环境因子又有其本身的变化规律,随地区和 时间有所差距。第四章1,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有哪些,如何使用品种? 作用:(一)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从根本上改善农产品品质(三)减轻和避免自然灾害的损失(四)扩大作物的种植地区(五)促进耕作制度改革和复种指数提高(六)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七)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使用:良种良法配套:品种+相应的科学

14、栽培技术措施=高产良种的合理搭配品种搭配:几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品种(当家品种+搭配品种)不同生育期品种搭配抗病与高产品种搭配高产与优质品种搭配2,引种的意义,引种的一般规律与注意事项各是什么? 引种:从不同农业区域或其他国家引进作物新品种,经过在本地进行适应性鉴定和试种 比较,把表现优良的品种直接繁殖推广的方法。意义:引进适宜栽培作物,丰富作物种类。 引进适宜作物品种,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引种是快速解决当地优良品种缺乏,是新作物类型及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规律:温光反应特性与引种:(一)低温长日照作物,从北向南引种应引进春性早熟的小 麦品种;从南向北引种,应引进冬性,半冬性生育期

15、长的品种。(二)高温短日照作物,南种北引,早稻品种,产可获高产。 作物生态型与引种:气候条件相似论;同纬度地区引种较易成功。注意事项:明确的目的性;加强植物检疫与检验;坚持先少量引种实验,后繁殖推广原 则。3,常见新品种选育方法及其特点有哪些? 系统育种特点:优中选优、简便易行、时间短、见效快;连续选优、品种不断改进提 高。杂交育种特点:一、 变异丰富基因重组 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基因互作 产生新性状。基因累加 产生超亲形状。二、方法灵活 组合配置、杂交方式、后代处理方法灵活多样,还可与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等配合使用, 且这些育种方法也往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使用才会有好的效果。诱变育种特点:(一)优点:提高突变率,扩大突变谱;有效的改良个别形状;缩短育 种年限。(二)缺点:有利突变不多;突变的性质和方向不确定;很难出现形状 好的突变。细胞育种特点:远缘杂交,避开生殖细胞受精过程,将可能培养成杂种的幼苗而获得 远缘杂交的后代。有些种子的休眠期长,通过离体胚培养,几天就可能长出幼苗,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通过组织培养,还可快速繁殖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保存种质、生产无病毒植物材料等。 分子育种一特点:对遗传物质直接进行操作,人们能在指定位点上把DNA分子切成片 断,每一片断通常就是一个单独的基因,并把这些片断重组成一条新的重组DNA链。4,良种繁殖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