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68909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中国心》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我的中国心》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我的中国心》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我的中国心》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我的中国心》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中国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中国心》(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中国心教案教案目标:1、反复诵读,说出歌词的具体含义。 2、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品读,赏析歌词饱含深情的语言。3、通过吟诵、演唱来感受歌词中表达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案重点:理解歌词的内容,品味赏析其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案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歌词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案过程一、导入1984年,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文艺晚会上首次演唱了我的中国心。歌词一经演唱,立即广为流传。现在,世界上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听到我的中国心。是什么让这首歌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呢?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引起了所有中国人的共鸣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我的中国心。二、涵泳

2、品味 体悟情感(一)素读,就是朴素的朗读,不借助任何外在的资料,读出自己的理解即可。1、教师示范读后, 学生激情朗读。问:读后,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通过哪些词、句读出来的?2、组织学生完成歌词重点词句的理解。(例如:哪个词最情深意长的表达出我对祖国的思念?“只”深深的思念,深深的遗憾;“虽然”与“依然”是什么关系?对比,突出了身在异国心系故土;“烙”上中国印如何理解?祖国与我血脉相连) (二)扩读,就是选择文中的一两个名词,将其扩展开去,扩展成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越具体越形象越好。1、教师出示“黄山、黄河、长江、长城”等描写些祖国山川的美文美图,在音乐背景中体会祖国河山的壮丽,学生

3、合作进行扩读,带着对歌词的新的理解和感情再次朗读课文。推荐精选(三)联读,就是联想相关的故事朗读。1、请学生一起来回忆我们曾学过的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故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2、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钱学森艰难的五年归国路,引导学生想象他当时回国的艰难,在故事情境中反复诵读课文。(四)比读,就是比较阅读。1、生自由读唐代大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问:当我们再次吟诵孟郊写的游子吟时,你的心里涌动了什么情感?并把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出来。2、从小我到大我,升华主题。 游子心,赤子情。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母亲。教师总结概括“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唯独不能选择的是你的母亲、你的祖国。我们的国家现在并不富强,需

4、要发展,正面临着中西部发展不均衡等困难,但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她,改变她。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国外,请牢记这堂课里你学到的“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三、播放MTV 欣赏我的中国心的唱词拳拳赤子心,殷殷故土情,平实的语言,却因为真挚的感情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让我们再次欣赏歌词并学唱。四、全体演唱我的中国心推荐精选黄河颂教案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基调,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 、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思想。教案重点:诵读、感悟。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案过程一、导入 欣赏图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

5、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二、诵读感悟 1、播放黄河颂的录音。 2、再播放录音,学生小声跟读,要求尽力揣摩,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其中一节,学生品评:请学生给老师做个点评,要求说出教师读的优点和欠缺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为什么。(互动环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

6、感) 4、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一节大声朗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5、展示学生诵读成果。找34名同学读,学生互相品评、交流。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并作重音、停顿指导。推荐精选 6、你认为谁读的哪一段最好,为什么?(交流)找出一位读的最好的同学,大家模仿他的感情和基调在小组内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豪迈、激昂的情调和诗人的爱国情感。7、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齐读本诗。三、研讨诗歌内容 1、解题: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最关键?(抓住“颂”字) 2、小组交流:全诗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容)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

7、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分组交流,得出答案)4、先烈们抛头颅,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满怀着对先人的无比崇敬和对祖国山河的无上热爱。再来颂读诗歌。四、拓展延伸1、欣赏黄河大合唱,交流你所获得的感悟,并写下来。2、搜集描绘黄河的图片、文章、诗词、乐曲,欣赏交流。五、教案反思推荐精选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教案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

8、课文,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 教案重点: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教案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义。 教案时间: 一课时 教案过程:(一)导语。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优美的歌曲,很好听,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放录音带) 请同学谈听后感,以引导同学对歌词感兴趣。 (这首歌很美,很欢快。从歌词我觉得这首歌讲的是农村的事,反映劳动人民的喜悦。) 具体是什么歌词呢? (比如歌中唱到“田野”、“冬麦”、“高粱”,还有“纺花”、“撒网”、“播种”、“打场”,以及老人举杯,儿童欢笑,小

9、伙弹琴,姑娘歌唱。这就是劳动人民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 讲得非常好。这篇课文就是这首歌的歌词,叙述了“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劳动、向往未来的情景。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学习方法上与讲读课文有所不同,要求同学们利用本单元学到的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以自学为主,解决文中重点、难点。 推荐精选(二)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 1、出示投影片辨析字音。 2、出示词语卡片讨论词义。 世世代代:一代又一代,祖祖辈辈。 富裕:生活上应有尽有,非常充裕。近义词是富足;反义词是贫穷或者贫困。 兴旺:这个词一般和发达连用,表示兴盛,旺盛。 抽穗:发育完全的幼穗随着茎的伸长,从叶剑鞘内伸出。 (三)读课文,了解

10、歌词内容,学习第一节。 这首歌词共三节,分别有三方面的内容,“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节“我们的家乡”,其他两节“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体会歌词的思想感情。请同学谈。 (描写家乡景象,抒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第一节学习方法。 第一,读熟,分析内容,质疑; 第二,有感情地读,体会思想感情; 第三,理解,背诵。 (五)自学第二、三节,回答问题。 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学二、三节,理解歌词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师可提出问题以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

11、。 1、为什么说“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抽穗,牛羊成长离不开农牧民的辛勤劳动,“西村”“东港”“北疆”“南国”东南西北,祖国的四面八方,到处都是“纺花”“撒网”“播种”“打场”忙碌的景象。人们都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为她打扮,为她梳妆”。这里是拟人的手法,实际上是把祖国建设得更好,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表达了人们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决心和自豪感。) (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录音带,请同学欣赏,并随声哼唱。 (七)总结全文。 师:这篇课文描述了“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劳动、向往未来的情景,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祖国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同学们,我们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一下每一节的特点: 推荐精

12、选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教案目标:1、通过诵读,体味课文的意境。 2、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教案重点与难点: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案过程一、展示学习目标:二、学生自主学习:(一)初读课文:1、词的常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大家看,写在最上面的“破阵子”是题目吗? (不是,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沁园春”、“卜算子”一样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才是题目。) 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注释1,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的好朋友陈亮的。我们知道,要理解诗必须先要了解作者。那有谁能给我们

13、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所涉及的辛弃疾和陈亮两个人?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4、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推荐

14、精选(二)整体感知 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大家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我们梳理了课文后再来回答。 1、首先,先听一下录音,大家在书上注音;然后我请几位同学试着为我们朗读一下。 2、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顺序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发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为25弦)。 翻:演奏。 “秋”仅仅表示这时是秋天吗?不,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是宽泛对偶,这样看来与推荐精选“如”字相对的“作”字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