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干工艺知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687913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7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冻干工艺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冻干工艺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冻干工艺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冻干工艺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冻干工艺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冻干工艺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冻干工艺知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冻干粉针异常现象寻根究底 在冻干粉针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影响产品质量。生产人员必须从产品的处方设计、生产工艺参数、生产环境的控制、操作员工的卫生情况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并对生产设备、洁净区环境、冻干曲线等进行有效验证,才能有效地避免冻干产品的异常现象,提高产品质量。现象一:含水量超标 冻干粉针剂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含水量较低。造成其含水量超过标准的主要原因是:装入容器的药液过多,药液层过厚;干燥过程中供热不足,使其蒸发量减少;真空度不够,水蒸气不能顺利排出;冷凝室温度偏高,不能有效地将水蒸气捕集下来;冻干时间较短;真空干燥箱的空气湿度高;出箱时制品温度低于室温而出现制品吸湿等。

2、 措施:生产人员须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如按药液体积调整西林瓶规格,减少装液厚度,一般应控制在1015mm;加强热量供给,促进水分蒸发;检查真空度不高的原因,排除泄漏点或真空系统的异常;降低冷凝器温度在-60以下;重新试制冻干曲线,确保冻干制品含水量合格;对放入箱内的气体要进行除菌及脱水干燥处理,尤其是易吸潮的制品更要注意;制品出箱时的温度要略高于生产环境温度。现象二:喷瓶 喷瓶是由于预冻时温度没有达到制品共熔点以下,制品冻结不实;或升华干燥时升温过快,局部过热,部分制品溶化成液体,在高真空度条件下,少量液体从已干燥固体表面穿过孔隙喷出而形成。 措施:为了防止喷瓶,应严格控制预冻温度

3、在共熔点以下1020,并保持2小时以上,使药品冻实后再升温。同时升华干燥时的供热量要控制好,适当放慢升温速度,且控制温度不超过共熔点。这样可以克服喷瓶现象。现象三:外观不合格 冻干粉针的正常外观应是颜色均匀,孔隙致密,保持冻干前的体积、形状基本不变,形成块状或海绵状团块结构。但是,如果溶液重量浓度大于30%,则制品易出现萎缩、塌陷、不饱满的情况。另外,干燥时冻结的表面最先脱水形成结构致密的干燥外壳,下面升华的水蒸气从已干燥表层的分子之间的间隙逸出。这时如果溶液浓度太高,分子之间的间隙小、通气性差,水蒸气穿过阻力较大,大量水分子来不及逸出,在干燥层停滞时间长,使部分已干燥药物逐渐潮解,会使制品体

4、积收缩,外形不饱满或塌陷。如果药液重量浓度低于4%,在抽真空时,药物会随水蒸气一起飞散;或在干燥后变成绒毛状的松散结构,在解除真空后,这种结构的物质会消散,使制品成空洞状。还有一种情况是药液浓度太低,使制品疏松易引湿,同时由于比表面积过大,使制品容易萎缩,干燥的成品机械强度过低,一经振动即分散成粉末而粘附于瓶壁。 在冻干工艺方面,如果药液厚度大于20mm,干燥时间延长,也会造成产品外观不合格。另外,在开始冻结时降温速度快,使制品形成细结晶,密度大,升华受到阻力较大,水分不易蒸发掉,制品会逐渐潮解致使体积收缩而造成外形不饱满或形成团状。如果冻结速度过慢,冰晶成长时间较长,则易发生浓缩,致使药物与

5、溶剂分离、成品结构不均匀。 措施:合理设计冻干溶液的配方。一般重量浓度在4%25%之间为宜,最佳浓度在10%15%。若浓度低于4%,可适当添加赋形剂(如甘露醇、右旋糖酐、乳糖等)。若浓度较高时,则必须控制冻干制品厚度,或降低浓度,改用大的容器灌装药液。冻干过程中降温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降低56。在一期升华干燥阶段,制品温度应低于共熔点,升温不宜快,控制在每小时5左右。如果加热过快,在制品有大量水分时,温度超过其共熔点,就会导致制品溶化,外观出现缺陷。在二期升华阶段,虽然此时制品中含水量已较低,升温速度可以适当提高,但要将温度控制在安全温度以下,否则会有结块。另外,制品包装的气密性不好,在有效期内

6、也会出现外观不合格甚至内在质量不合格。现象四:制品冷爆脱底 其主要原因是预冻阶段没有将制品冻结实。如果在制品尚没有完全冻结实的情况下,系统就开始对箱体抽真空,这样当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尚没有冻结好的部分就开始蒸发沸腾,产生放热现象,而其本身温度急剧下降,到达共晶点温度时,产品冻结,随之开始出现爆瓶脱底现象。随着压力的继续下降,温度也相应下降。一般冻干机的真空泵能达到0.1毫巴以下,这就是说箱内的药品温度达到-40左右。由于西林瓶底与下部的板层没有以上的蒸发冷冻特性,故在短时间内西林瓶承受不了如此大的温度差而导致西林瓶冷爆脱底。措施:解决冷爆脱底问题需要生产人员严格执行预冻参数,确认将制品冻结实

7、后再抽真空。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讲解第一节 冷冻干燥技术原理干燥是保持物质不致腐败变质的方法之一。干燥的方法有许多,如晒干、煮干、烘干、喷雾干燥和真空干燥等。但这些干燥方法都是在0以上或更高的温度下进行。干燥所得的产品,一般是体积缩小、质地变硬,有些物质发生了氧化,一些易挥发的成分大部分会损失掉,有些热敏性的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会发生变性。微生物会失去生物活力,干燥后的物质不易在水中溶解等。因此干燥后的产品与干燥前相比在性状上有很大的差别。而冷冻干燥法不同于以上的干燥方法,产品的干燥基本上在0以下的温度进行,即在产品冻结的状态下进行,直到后期,为了进一步降低干燥产品的残余水分含量,才让产品升至0

8、以上的温度,但一般不超过40。冷冻干燥就是把含有大量水分物质,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固体,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使水蒸汽直接升华出来。而物质本身剩留在冻结时的冰架子中,因此它干燥后体积不变,疏松多孔。在升华时冻结产品内的冰或其它溶剂要吸收热量。引起产品本身温度的下降而减慢升华速度,为了增加升华速度,缩短干燥时间,必须要对产品进行适当加热。整个干燥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的。冷冻干燥有下列优点:冷冻干燥在低温下进行,因此对于许多热敏性的物质特别适用。如蛋白质、微生物之类不会发生变性或失去生物活力。因此在医药上得到广泛地应用。在低温下干燥时,物质中的一些挥发性成分损失很小,适合一些化学产品、药品和食品干燥。在

9、冷冻干燥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作用无法进行,因此能保持原来的性状。由于在冻结的状态下进行干燥,因此体积几乎不变,保持了原来的结构,不会发生浓缩现象。干燥后的物质疏松多孔,呈海绵状,加水后溶解迅速而完全,几乎立即恢复原来的性状。由于干燥在真空下进行,氧气极少,因此一些易氧化的物质得到了保护。干燥能排除95-99以上的水分,使干燥后产品能长期保存而不致变质。因此,冷冻干燥目前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科研和其他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二节 冻干机的组成和冻干程序产品的冷冻干燥需要在一定装置中进行,这个装置叫做真空冷冻干燥机或冷冻干燥装置,简称冻干机。冻干机按系统分,由制冷系统、真空系统、加热系统和控

10、制系统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按结构分,由冻干箱或称干燥箱、冷凝器或称水汽凝结器、制冷机、真空泵和阀门、电气控制元件等组成。冻干箱是一个能够制冷到-55左右,能够加热到+80左右的高低温箱,也是一个能抽成真空的密闭容器。它是冻干机的主要部分,需要冻干的产品就放在箱内分层的金属板层上,对产品进行冷冻,并在真空下加温,使产品内的水分升华而干燥。冷凝器同样是一个真空密闭容器,在它的内部有一个较大表面积的金属吸附面,吸附面的温度能降到-40-70以下,并且能维持这个低温范围。冷凝器的功用是把冻干箱内产品升华出来的水蒸气冻结吸附在其金属表面上。冻干箱、冷凝器、真空管道、阀门、真空泵等构成冻干机的真空系统。真空

11、系统要求没有漏气现象,真空泵是真空系统建立真空的重要部件。真空系统对于产品的迅速升华干燥是必不可少的。制冷系统由制冷机与冻干箱、冷凝器内部的管道等组成。制冷机可以是互相独立的二套或以上,也可以合用一套。制冷机的功用是对冻干箱和冷凝器进行制冷,以产生和维持它们工作时所需要的低温,它有直接制冷和间接制冷二种方式。加热系统对于不同的冻干机有不同的加热方式。有的是利用直接电加热法;有的则利用中间介质来进行加热,由一台泵(或加一台备用泵)使中间介质不断循环。加热系统的作用是对冻干箱内的产品进行加热,以使产品内的水分不断升华,并达到规定的残余含水量要求。控制系统由各种控制开关,指示调节仪表及一些自动装置等

12、组成,它可以较为简单,也可以很复杂。一般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冻干机则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控制系统的功用是对冻干机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操纵机器正常运转,以使冻干机生产出合乎要求的产品来。冷冻干燥的程序:在冻干之前,把需要冻干的产品分装在合适的容器内,一般是玻璃模子瓶、玻璃管子瓶,装量要均匀,蒸发表面尽量大而厚度尽量薄一些;然后放入与冻干箱板层尺寸相适应的金属盘内。对瓶装一般采用脱底盘,有利于热量的有效传递。装箱之前,先将冻干箱进行空箱降温,然后将产品放入冻干箱内进行预冻;或者将产品放入冻干箱内板层上同时进行预冻;抽真空之前要根据冷凝器制冷机的降温速度提前使冷凝器工作,抽真空时冷凝器至少应达到-40的温

13、度;待真空度达到一定数值后(通常应达到13Pa26Pa内的真空度),或者有的冻干工艺要求达到所要求的真空度后继续抽真空12h以上;即可对箱内产品进行加热。一般加热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加温不使产品的温度超过共熔点或称共晶点的温度;待产品内水分基本干完后进行第二步加温,这时可迅速地使产品上升的规定的最高许可温度。在最高许可温度保持2h以上后,即可结束冻干。整个升华干燥的时间约1224h左右有的甚至更长,与产品在每瓶内的装量,总装量,玻璃容器的形状、规格,产品的种类,冻干曲线及机器的性能等等有关。冻干结束后,要充入干燥无菌的空气进入干燥箱,然后尽快地进行加塞封口,以防重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冻干过程中

14、,把产品和板层的温度、冷凝器温度和真空度对照时间划成曲线,叫做冻干曲线。一般以温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冻干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冻干曲线。同一产品使用不同的冻干曲线时,产品的质量也不相同,冻干曲线还与冻干机的性能有关。因此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冻干机应用不同的冻干曲线。第三节 共溶点及其测量方法需要冻干的产品,一般是预先配制成水的溶液或悬浊液,因此它的冰点与水就不相同了,水在0时结冰,而海水却要在低于0的温度才能结冰,因为海水也是多种物质的水溶液。实验指出,溶液的冰点将低于溶媒的冰点。另外,溶液的结冰过程与纯液体也不一样,纯液体如水在0时结冰,水的温度并不下降,直到全部水结冰之后温度才下降,这说

15、明纯液体有一个固定的结冰点。而溶液却不一样,它不是在某一固定温度完全凝结成固体,而是在某一温度时,晶体开始析出,随着温度的下降,晶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直到最后,溶液才全部凝结。这样,溶液并不是在某一固定温度时凝结。而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凝结。当冷却时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称为溶液的冰点。而溶液全部凝结的温度叫做溶液的凝固点。凝固点就是融化的开始点(即熔点),对于溶液来说也就是溶质和溶媒共同熔化的点。所以又叫做共熔点或共晶点。可见溶液的冰点与共熔点是不相同的。共熔点才是溶液真正全部凝成固体的温度。显然共熔点的概念对于冷冻干燥是重要的。因为冻干产品可能有盐类、糖类、明胶、蛋白质、血球、组织、病毒、细菌等等

16、的物质。因此它是一个复杂的液体,它的冻结过程肯定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溶液相似,也有一个真正全部凝结成固体的温度,即共熔点。由于冷冻干燥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的。只有产品全部冻结后才能在真空下进行升华干燥,否则有部分液体存在时,在真空下不仅会迅速蒸发,造成液体的浓缩使冻干产品的体积缩小;而且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在真空下会迅速冒出来,造成象液体沸腾的样子,使冻干产品鼓泡、甚至冒出瓶外。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的。为此冻干产品在升华开始时必须要制冷到共熔点以下的温度,使冻干产品真正全部冻结。在冻结过程中,从外表的观察来确定产品是否完全冻结成固体是不可能的;靠测量温度也无法确定产品内部的结构状态。而随着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时电性能的变化是极为有用的,特别是在冻结时电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