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三《宋词四首》优秀导学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68101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必修三《宋词四首》优秀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粤教版必修三《宋词四首》优秀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粤教版必修三《宋词四首》优秀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粤教版必修三《宋词四首》优秀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粤教版必修三《宋词四首》优秀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必修三《宋词四首》优秀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必修三《宋词四首》优秀导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词四首教学目标:1 .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和宋词的流派,了解词人柳永、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作代表和风格特征。2 .背诵这四首词,赏析名句,感受豪放派词与婉约派词的不同风格特征。教学重点:1 .感受豪放派词与婉约派词的不同风格特征;2 .赏析名句,掌握相关的诗歌鉴赏方法。学法指导:诵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纵观我国文学的发展,历来有先秦散文、汉魏辞赋、南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之分。确实,一朝一代都有其见长的文学样式,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 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臻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2、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 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词的天地,去细细品味它们的动人之处。二、作者简介: 请阅读金版学案 P89文本资料和写作背景三、预习思考1、请完成金版学案P88自主预习部分并自我校对。2、判断下面文学常识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X。A .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阙、下阙,因为一曲便是一阙。()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D

3、.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词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性质所规定的。()3、填空: 柳永, (朝代)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官屯田员外郎,又世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 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漂泊生活、 之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苏轼,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又称大苏,号 。与父 ,弟 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在 、方面卓有建树。(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四、课堂探究据传,苏东坡在

4、翰林院任职的时候,有一幕士很善于唱曲讴歌。苏东坡问他:“我的词比起柳永的词来怎么样?”幕士回答:“柳郎中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妙龄女郎,手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你的词,必须是关西大汉手握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苏东坡听了这番话,拍案叫绝。雨霖铃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到底有何不同呢?请同学们合作完成下列表格: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景物、意象人物、行动情感、思想风格、特点想一想:综上,你认为可以去如何区分宋词的“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题材范围手法特点_代表词人说一说:你更喜欢“婉约派”还是“豪放派”的作品?五、课后巩固1、以下词句,属于婉约派风格的有 ;属于豪放派风格的有 千古兴

5、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2、你能独立完成下面的背诵积累吗?如能,请完成;如不能,请翻开书本认真查找,工整书写。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大江东去, 。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故国神游, , 。人生如梦, 。 ,冷冷清清, 。想 当年, , 。3、请完成金版学案P91应用能力提升的基础训练部分。学习 反馈:学习了这一课时,

6、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或疑虑?第二课时一、预习思考1、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词又称曲子词、乐府、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 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娃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 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

7、李清照、秦 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2、下列重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都门帐饮无绪无绪:没有头绪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词语解释: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4、填空:李清照,号 ( )次第:情形、光景乍:将息:B .暮霭沈沈楚天阔D .便纵有千种风情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暮霭:傍晚的云气风情:深情蜜意?损:堪:多写 ,后期多,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 ,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辛弃疾,字幼安,号 ,南宋词人。一生坚

8、决主张抗金,是南宋最杰出的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 为主,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 并称苏辛。5、你能独立完成下面的背诵积累吗?如能,请完成;如不能,请翻开书本认真查找,工整书写 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谈笑间, 。二、课堂探究1、请结合金版学案P90精读探究(1) ( 3)研读雨霖铃延伸:学习了雨霖铃,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下面的句子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是()

9、A .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话描绘的“景”和“情”分别是()A .幽静的 恬淡的B .清凉的 空虚的C.凄冷的 凄苦的D .明丽的 烦恼的下面对雨霖铃一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舍难分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 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B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一对恋人分别之时心心相印,只需以眼神示意,已不必用言语道别。C. “念去去”句中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后面的“去去”二字叠用,

10、读时需一字一顿,方能使读者体会出道路遥远, 前途茫茫。D . “此去”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经年”二字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密有致。2、请结合金版学案P90精读探究(2)研读声声慢三、课后巩固: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青玉案 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1 .对这首词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 “凌波”语出曹植洛神赋,形容美人步态轻盈。“芳尘去”,指美人离去。B. “锦瑟”和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中的“锦瑟”意思相

11、同,都是指美好的青春年华。C. “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窗朱户”是写房屋富丽,“只有春知处”意为只有春天才知晓她的住处D. “飞云冉冉”是实写眼前景色,“衡皋暮”是说暮色降临,在长着杜衡(一种香草)的泽边高地徘徊已久。2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以美人离去发端,似写相思之情,实则抒发作者的孤寂生活和政治上的失意。B.上阕写目睹佳人飘然远去的场景以及由此引起的遐想;下阕写春归冉冉,云水相隔,音讯难通,只能题诗自解。C.作者善于熔化前人的语意或诗句入词,自成意境,有天衣无缝之妙。D.词末借江南暮春常见的三种物象,用比喻、拟人及夸张手法写闲愁,用语工整,意味深长。3 .结合

12、下列诗句,谈谈你对“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的理解。(1)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学习反馈:学习了这一课时,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或疑虑?第三课时一、预习思考1、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B .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 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

13、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D .概括写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2、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 . 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铐未残”的气势。B . “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C. “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D 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C.小乔??羽扇纶巾()D.小乔??橘橹灰飞烟灭3、“遥想公瑾当年”句中“遥想” 一词统领的内容是A .小乔初嫁了。B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4、对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A . ”大江东

14、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作者从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写起,联想到历 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历史长河的波涛所淘尽。B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称道。“穿” “拍” “卷”三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形象地传达了赤壁两岸悬崖绝壁、直插云霄的形态,惊涛拍岸所发出巨大的涛声,以及像千堆雪一样汹涌的波涛的情状。寥寥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C.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 “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

15、张本。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 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5、你能独立完成下面的背诵积累吗?如能,请完成;如不能,请翻开书本认真查找,工整书写。,憔悴损, ? , 。这次第, ! ,寻常巷陌, 。四十三年,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二、课堂探究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怀古之作,其中表现的怀古之情有什么 不同?2、请结合金版学案P92课内阅读 7-8题研读念奴娇赤壁怀古3、请完成金版学案P92课内阅读 9-10题研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课后巩固: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