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科普社)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67806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科普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科普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科普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科普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科普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科普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科普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救育部审定合拉以南的非洲七年级下册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 编著BSSSSKSSSvSm JLf.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初中阶段世界分区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时主要介绍撒哈拉以南的非 洲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丰富的资源以及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和突出的粮食问题。本课 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难度水平属于一般。学生能通过阅读材料和读图思考问题来理解本区的 地理知识和问题,帮助学生拓宽知识眼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阅读地图和图片,说出本区的位置特点和地形特点。(2)阅读图文资料,说出本区主要气候类型及其非洲气候的总体特征。 (3)阅读相 关图表和实例,说出本区大部分国家是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特

2、征,知道该经济特征的形成 原因及其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4)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国家贫困的原因、摆脱困境的 出路,提出促进本区发展的建议。【过程与方法目标】1)提高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读图、用图、析图,形成正确的地理学习方 法。(2)通过比较,认识本区经济特点,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非洲黑色人种文化等方面的学习,树立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观念。(2)通过分析本区“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形成国家关系应平等互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

3、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熟记几个代表性国家的主 要矿产资源。(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特点。【教学难点】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及其未来的可行性出路。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准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关图片、资料。学生准备查阅本区非洲以及撒哈拉沙漠相关资料。预习教材,完成导学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播放图片,让同学们看了之后回答:图片中的人物来自的是哪个大洲,他们都是什 么人种?生:非洲,黑色人种师: 接着提问:是不是所有的非洲人都是黑色人种?引出非洲因为人种的不同,将撒 哈拉沙漠以北的地区称为北非(主要为白色人种),南部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为黑 色人种)。本区因为主要是黑色人种

4、,所以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和“黑非洲”。 (板书第四节课题: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讲授新课】板书 黑种人的故乡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学生找出其在世界中的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提问请作图标出赤道、北回 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什么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维度位置的特 点是什么?生: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 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师:请在地理填图册中注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一个大岛、一个海湾,说明 撒哈拉以南

5、的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样的特点?生:填图,一个半岛是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是马拉加斯加岛、一个海湾是几内亚湾。 继续注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说明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生:填图,填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师:参照图“非洲的气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以赤道为 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师: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不同的。教材上分别给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 带沙漠的景观图,从景观图中

6、可观察出当地气候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生:讨论 ,热带雨林气候中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 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 广布。承转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形 成灿烂的文化。师:出示图片,介绍非洲的鼓文化、舞文化、雕刻文化、编织文化进行介绍。 提问:不知大家是否感到,非洲的雕刻与我们的有很大差别(出示亚洲和非洲雕塑图片),这些差别与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生:气候景观对人生活习惯的影响。师:板书:丰富的自然资源承转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分布,而且,我们从热带草

7、原的景观图 中看到,还有很多野生动物生活在那里。生:分别介绍斑马、角马、长颈鹿、狮子等野生动物。提问大家不难发现大部分生活 在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都善于奔跑。请大家讨论一下,野生动物的特点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 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生: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野生动物只有奔跑能力强才能在干季 时迁徙到热带雨林边缘水草肥美的地方继续生存。师补充:(狮子王电影以及马拉河之渡) 提问除了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外,还有哪些资源会十分丰富? 生:水能、热带经济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矿产(黄金、金刚石、铜、铀等) 师: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矿产分布图,找出主要矿产分布的国家。生:找图,明确:

8、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有:南非的金、几内亚的铝土,刚果民主共和国的 金刚石。赞比亚是世界重要的产铜国,尼日利亚是非洲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师:展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国家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图。问:大家发现 这些国家出口商品有什么特点? 小结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经济 生:以某种商品出口为主;出口商品多是初级产品。板书: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讲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都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 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这样的单一商品经济, 在世界贸易中会受到哪些影响?生: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

9、样的买卖中,撒 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区资源的恶果。师: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请大家帮我们的非洲朋友想想办法。 生: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 优势,形成OPC 样的资源输出组织,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推广新 品种的种植,推广旅游业等。板书:突出的粮食问题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问题,明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40 多个国家既有32 个国家粮食 生产不能满足生活需求,有时灾情最严重的时候,成群结队的灾民不断涌向救济站。生:思考并阅读这些问题。师: 展示图片:非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陆,为

10、2.4%,撒哈拉以南更高达 3.0%, 大大超过世界人口 1.6%的平均增长水平。生:明确人口的急剧增长给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使非洲的 贫困相对地加剧,反过来,这又会导入“贫困会产生人口”的恶性循环之中。 非洲人口 增长率超过了粮食增长率(人口为3%,粮食为 1.9%),食品供应越来越短缺。师:近40 年来,非洲多次发生旱灾。19681973 年间,在西非,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旱 灾。此间该地区各国的年降水量布道正常年份的一半。乍得湖由于水位降低而分割成若干小 湖,大片耕地龟裂,庄稼失收,牧草大面积枯死,人畜大量死亡。据统计,此次旱灾约有 20 万人丧生。师:引导学生分析思

11、考: 本区是最贫穷的大陆,也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大陆,这两 个问题之间有没有联系? 粮食供应不足是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为什么本区粮食供 应不足? 本区旱灾严重,为什么?师总结: 人口急剧增长使非洲贫困加剧。反过来,贫困产生人口,形成恶性循环。 粮食供应不足,除了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以外,本区旱灾十分严重,粮食产量非 常不稳定。本区旱灾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气候原因造成的。 面积最大的主要是热带草原气 候。特征是全年气温高,干湿季非常明显。若有的年份气候异常,干季延长,就会出现严重 旱灾。生:还有就是过度放牧,草场退化,过度采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这些都能导致粮食短 缺。师:积极献策生:降低人 口出生率,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 ; 各国还要保持国内政局稳定,停止武装冲突,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帮助等等 【课堂小结】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个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但这里的经济还是初 级产品为主,粮食问题很突出,但同学们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我们相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会更好。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