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染整工艺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67772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料染整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面料染整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面料染整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面料染整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面料染整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料染整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料染整工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染整就是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现代也通称为印染。(染整包括预处理、z染色、印花 和整理)预处理亦称练漂,其主要目的在于去除纺织材料上的杂质,使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加工得以顺利进行,获得预期的加工效果。染色是通过染料和纤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而使纺织材料具有一定的颜色.印花是用色浆在纺织物上获得彩色花纹图案。整理是通过物理作用或使用化学药剂改进织物的光泽、形态等外观;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或使织物具有拒水、拒油等特性。染整是现代印染的概念,是化学整理溶入印染行业后的科学定义。古各种抗皱、抗菌、抗静电、抗紫外线、防火、防水、透气整理的新技术纷纷问世,“印染”一

2、词已经很难概括染整加工的全部含义,所以更多的是使用染整这个词汇了.但是习惯上,印染一词仍然在行业内普遍使用,但实际上染整就是印染,二者之间没有区别.染整的大多数工序是化学加工过程,纺织材料经化学加工后要反复水洗并加以烘干,热能和水的消耗量都很大,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在化学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有害物污染空气和水.因此,确定工艺和设计设备时,必须设法降低热能的消耗、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污染。一、纺织品的染整工序: 练、漂 染色印花整理 这四道工序为基本工序,具体视产品的不同,工序又各异。 1、练、漂工序 丝光面料棉布的练、漂工序: 烧毛 - 退浆 -漂白-丝光 烧毛:因棉为短纤维,产品表面有短小绒毛

3、,为织物美观及方便以后处理,应先烧毛. 退浆:棉纱做经线时,与机器磨擦较多,而棉纱之间的磨擦又易产生静电,故在织前应上浆,织好后浆就发硬,时间久了还会泛黄、发霉,所以应先去浆,保证以后印染程序的顺利进行及手感柔软. 练:目的是去杂质,油污及去棉壳。去油污时还可加去油灵等助剂。 漂白:把织物漂洗干净,使色泽发白。是漂的过程。 丝光:使织物光泽好一点,手感更软一些. 梭织面料:普通棉布、涤棉布的工序基本相同:烧毛退浆漂白. 针织面料:普通棉布、涤棉布的工艺:碱缩 煮练 漂白 碱缩:因针织物织时线不上浆,故比较松跨,碱缩后就比较紧.利用平衡张力,使织物表面平整。 煮练:与退浆工艺差不多,主要是去油污

4、、去棉壳. 漂白:把织漂洗干净。 烧毛:目的也是,去除凹凸不平。 E、 拉绒布:主要是盖的毛毯,小孩、老人的内衣、床单等。用类似狼牙棒的滚筒在毯面上高速旋转,拉出纤维,这样拉出的绒面不是很整齐. (2)方法: 纤维染色色纺(纺纱中加颜色,如雪花纱、花式纱) 纱线染色色织(色织面料) 布匹染色-着色(匹染) (3)、染料与纺材 直接染料-染棉、麻、毛、丝及粘胶 (常温染) 特点:色谱最全,价格最低,牢度最差,方法最简单. 其中甲醛做促进剂 直接染料染过的面料一般要加固色剂来稳定颜色的牢度. 活性染料染料中的活性基团与棉、麻、丝、毛及粘胶中的活性基团相结合。 特点:色泽鲜艳,匀染性好,牢度好,但价

5、格贵。 分散染料涤纶的专用染料 染料的分子尽可能小,可渗透进去,同时用高温、高压促进染料渗透.因此,色牢度高。 阳离子染料: A 腈纶的专用染料,腈纶纺丝时为负离子,与染料中的阳离子相吸着色 B 涤纶中加负离子,可用阳离子染料进行常温染色。就是阳离子可染涤纶丝(CDP:Can Dye Polyester). 酸性染料:染羊毛. 例:如T/C 深色布该如何染色? 先用分散染料染涤纶,后直接染料染棉,然后把两种颜色套平。若故意需要色差,就不用套平。 如浅色,就可以只染一种原料,或涤纶或棉分别用不同的染料就可以。 若是色牢度要求高的,去染涤纶;要求低的,染棉即可.3、印花工序 (1)印花按设备分类:

6、 A 平网印花:也称手工台板印花,也叫丝印.高档面料真丝绸大量采用。 B 圆网印花: C 滚筒印花: D 转移印花:纸上染料高温高压后升华到布上形成图案。图案较不精致。窗帘布大多是转移印花。 (2)按方法分类: A 染料印花: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中的活性基因来染色。 B 涂料印花:在染料中加入助剂,使染料与布结合(染料中没有亲和布与染料的基因) C防印(染)印花:高档面料中对色泽要求高,应用防印印花免得颜色串色。 D 拔染印花:面料染色后,有的地方要印别的颜色,须拔掉原料的颜色露白,再印别的颜色,防止颜色互抵。 E 烂花印花:用强碱把印花边缘的纱线烂掉而形成绒状图形。 F 金(银)粉印花:用金(

7、银)粉在面料上印花。其实也属于涂料印花。 H 转移印花:纸上染料高温、高压后升华到布上形成图案。 I 喷花(液)印花:与彩色打印机的原理一致。 4、整理 1)一般性整理: A 手感整理:手感硬、挺。大量对付棉、麻布 手感软:可加柔软剂及水洗 B 定型整理:拉幅 预缩:针对棉布(水洗要缩)提前缩使以后尺寸更稳定. C 外观整理:轧光(压光)面料光泽,轧光后布面会变硬。 轧花 用压棍去轧 增白 加增白剂 2)特种处理:实现特种处理的方法:在定型前加相应的助剂,或用涂层机用相应的涂料进行涂层。 A 防水处理:用涂层机在面料上涂一层防水材料/涂料;另一种是拉幅前轧防水助剂. B 阻燃处理:达到的效果:

8、没有明火,烟头扔到面料上到一定面积会自动熄灭。 C 防污、防油处理;原理与防水一样,表面涂一层相应的物质。 D 防霉、抗菌处理:可涂层,也可用陶瓷粉来做处理达到防酶、抗菌的效果。 E 抗UV:真丝中抗UV的使用是防止真丝的蛋白质纤维破坏,而使真丝泛黄,其它产品则为抗太阳中的紫外线.专用名词:UVCUT F 红外线处理:包括抗红外线以及吸收红外线,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G 抗静电处理:使集中的静电分散,不易产生火花. 其它的特殊处理还有:香味处理,药味(药效)处理,营养处理,防辐射处理,树脂处理(棉织物的硬挺、真丝的防皱),洗可穿处理,反光处理,夜光处理,磨绒处理,起毛(起绒)处理等。 染色概述把

9、纤维浸入一定温度下的染料水溶液中,染料就从水相向纤维中移动,此时水中的染料量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达到平衡状态.水中减少的染料,就是向纤维上移动的染料。在任意时间取出纤维,即使绞拧,染料也仍留在纤维中,并不能简单地使染料完全脱离纤维,这种染料结合在纤维中的现象,就称为染色。若把海绵浸入染液中,染料溶液也能进入海绵内部,可是即使时间长,染料溶液的浓度也不变化,将海绵取出绞拧时,染料和水同时又从海绵内挤出来,所以说海绵并未被染色. (一)染色基本过程 按照现代的染色理论的观点,染料之所以能够上染纤维,并在纤维织物上具有一定牢度,是因为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之间存在着各种引力的缘故,各类染料的染

10、色原理和染色工艺,因染料和纤维各自的特性而有很大差别,不能一概而论,但就其染色过程而言,大致都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1.吸附 当纤维投入染浴以后,染料先扩散到纤维表面,然后渐渐地由溶液转移到纤维表面,这个过程称为吸附.随着时间的推移,纤维上的染料浓度逐渐增加,而溶液中的染料浓度却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吸附的逆过程为解吸,在上染过程中吸附和解吸是同时存在的. 2。扩散 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直到纤维各部分的染料浓度趋向一致。由于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浓度大于纤维内部的染料浓度,促使染料由纤维表面向纤维内部扩散。此时,染料的扩散破坏了最初建立的吸附平衡,溶液中的染料

11、又会不断地吸附到纤维表面,吸附和解吸再次达到平衡. 3。固着 是染料与纤维结合的过程,随染料和纤维不同,其结合方式也各不相同。 上述三个阶段在染色过程中往往是同时存在,不能截然分开。只是在染色的某一段时间某个过程占优势而已. (二)染料在纤维内的固着方式 染料在纤维内固着,可认为是染料保持在纤维上的过程。不同的染料与不同的纤维,它们之间固着的原理也不同,一般来说,染料被固着在纤维上存在着两种类型。 1。纯粹化学性固色 指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 例如: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彼此形成醚键结合。通式如下: DRX+Cell-OH DR-0Cell+HX DRX:活性染料分子

12、X:活性基团 Cell-OH:表示纤维素 2.物理化学性固着 由于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相互吸引及氢键的形成,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许多染棉的染料,如直接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等都是依赖这种引力而固着在纤维上的。 (一)染色的方法服装染色知识染色的类型纺织品的染色可以在任何阶段进行,可以在纤维、纱线、织物及成衣等不同阶段景进行染色。 1、散纤维染色 在纺纱之前的纤维或散纤维的染色,装入大的染缸,在适当的温度进行染色.色纺纱大多采用散纤维染色的方法(也有不同纤维单染的效果),常用于粗纺毛织物。 2、毛条染色 这也属于纤维成纱前的纤维染色,与散纤维染色的目的一样,是为了获得柔和的混色效果。毛条染色一般

13、用于精梳毛纱与毛织物。 3、纱线染色 织造前对纱线进行染色,一般用于色织物、毛衫等或直接使用纱线(缝纫线等)。纱线染色是染织的基础。 常规纱线染色的方法有三种: 绞纱染色将松散的绞纱浸在特制的染缸中,这是一种成本最高的染色方法; 筒子染色-筒子染色的纱线卷绕在一个有孔的筒子上,然后将许多的筒子装入染色缸,染液循环流动,蓬松效果与柔软程度不如绞纱染色。 经轴染色-是一种大规模卷装染色,梭织制造前要先制成经轴(整经),将整个经轴的纱线进行染色,如联合浆染机与经轴纱线束装染色.由于是经轴,所以多适用梭织染色使用。 但随着经轴落筒的出现,我们可以把染色后经轴上的纱线落成筒子纱,这种染色的纱线使用范围就

14、更广了,譬如靛蓝染色大多使用的还原染色方法,只有使用经轴染色才可以很好的解决,如果没有经轴落筒,是很难实现的。 4、匹染 对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为匹染,常用的方法有绳状染色、喷射染色、卷染、轧染(不是扎染)和经轴染色。这里不一一介绍。 5、成衣染色 把成衣装入尼龙袋子,一系列的袋子一起装入染缸,在染缸内持续搅拌(桨叶式染色机).成衣染色多适合于针织袜类、T恤等大部分针织服装、毛衫、裤子、衬衫等一些简单的成衣。 6、艺术染色主要有扎染、蜡染、吊染、段染、泼染以及手绘等. (二)染色工艺条件染浴的pH值、温度等参数根据纤维和染料的性质决定.纤维素纤维在碱性或中性染浴中上染.染料分子结构较小的在30左

15、右便能上染;分子结构较大的需在90左右上染。在染浴中加食盐或元明粉可提高上染百分率。蛋白质纤维不耐碱,染色一般在酸性或近中性染浴中进行。羊毛有鳞片层结构,对染料分子进入纤维内部阻碍较大,一般都在近沸温度上染。涤纶结构紧密,在水中也很少溶胀,对染料分子进入内部阻碍更大,在130左右的染浴中方能上染,在染浴中如加入载体助剂,则可在常压近沸温度上染.涤纶纺织物也可浸轧分散染料染液,烘干后加热到200左右染料即迅速进入纤维内部,这种方法名为热溶染色。 (三)混纺及交织物的染色对不同类的纤维可选用染色牢度基本一致的染料。化学性质相异或互相干扰的染料,可先后分浴对不同纤维进行染色,染色性能基本一致的可同浴染色.涤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