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67733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两年,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有的报道称电池对环 境污染很严重,一节电池可以污染数十万立方米的水。有的甚至说废电池随生活 垃圾处理可以引起诸如日本水俣病之类的危害,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 响,有很多热爱环保的人士和团体开展或参加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然而,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却认为,废电池不用集中回收,以前有关废电池危 害环境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对群众造成了误导。那么,废电池怎 样处理才科学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以简要介绍,以期帮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废 电池处理问题,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废电池里面到底有哪些污染物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博士生导师聂永丰教授

2、,带领课题组专门对废电池 的危害和处理做过研究。他介绍说,近年来关于废旧电池给环境带来危害的报道 的确很多,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报道未向读者或观众说明支持其结论的科研内容, 没有向读者介绍其分析推理过程,也没有列举因干电池造成污染的实际案例,只 有“污染严重”的结论。废电池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什么样的机理释放到环境中,会对环 境造成多大程度的损害,国内外有无废干电池引起严重污染的案例,发达国家是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带着疑问,课题组作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得出的结论与一 些新闻报道相去甚远,这些报道确有不切合实际和偏激之处。聂教授介绍说,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

3、可充电电池, 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三大类。用量最大、群 众最关心,报道最多的是普通干电池。下面所说的电池均指普通干电池。电池主要含铁、锌、锰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有报道笼统地说, 电池含有汞、镉、铅、砷等物质,这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群众日常使用的普通 干电池生产过程中不需添加镉、铅、砷等物质。废电池中的汞没有对环境构成威胁汞的挥发温度低,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 在汞矿开采、提炼、含汞产品加工过程中,如密闭措施不够完备,释放到空气中 的汞(蒸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响很大。电池中虽然含有汞,但由于是添加剂,其含量很少

4、。即便是高汞电池,含汞量一 般也在电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内。我国电池行业全年的用汞量,大体上与一个汞 法聚氯乙烯,或汞法炼金,或高汞铅锌矿采选的企业年排放废水中的含汞量相当。 由于电池消费区域大,含汞废电池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后,对环境的影响比 前述一个化工企业排放含汞废水所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况且电池使用了不锈钢 或碳钢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因而废电池分散丢弃在生活垃圾中, 其危害微乎其微,在客观上不可能造成水俣病之类的危害。日本的水俣病是化工 企业几十年向一条河流排放大量含汞废水,下游水系中汞逐渐累积造成的。含汞电池正在被无汞电池代替 当然,含汞废电池毕竟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哪怕是

5、轻微的)。因此,在1997 年底, 国家经贸委、中国轻工总会等 9 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要求国内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 年国 内销售的电池要达到低汞水平,2006 年达到无汞水平。从实际进展来看,国内电池制造业基本按照规定要求在逐步削减电池汞含量。 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电池年产量为180 亿只,出口约100亿 只,国内年消费量约 80 亿只,基本已达到低汞标准(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 0.025)。其中约有 20 亿只达到无汞标准(汞含量低于电池重量的 0.001)。聂教授最后强调,截至目前国内外均无废电池造成严重污染的报道或

6、科研资料,有关废电池污染环境的说法的确缺乏科学根据,对群众造成了误导。废电池集中回收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如果按某些报道呼吁的那样,在我国建造一个专业的、能够批量处理废电池的工 厂,是否可行呢?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固体处彭德富工程师介绍说,建设一个废 电池回收处理厂,需要投资 1000 多万元人民币,而且还要每年至少回收 4000 多吨废旧电池,工厂才能运转起来。而实际上要回收这样大数量的废电池十分困 难。以首都北京为例,在大力宣传和鼓励下,3年才回收了200 多吨。在环保模 范城杭州市,废电池的回收率也只有 10%。据了解,目前瑞士和日本已建好的 两家可加工利用废旧电池的工厂,现在也因吃不饱经常处

7、于停产状态。这不得不 让我们慎重考虑投资建回收厂的问题。彭德富还介绍说,处理这些集中存放废电池的另一个办法是按照危险废弃物的处 理方法集中填埋或存放,但是这样处理一吨需要三四千元的费用,又面临着费用 无着落的问题。据了解,四川省有一家小企业打着“环保”的旗号,动用小学生在 周六周日帮他们把收集的废电池用锤子敲开,回收其中有价值的电池外壳当废铁 卖,而将残渣随意抛弃。废电池不会对环境构成威胁,很重要的一点是电池包了 不锈钢或碳钢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把废电池外面的不锈钢或碳钢外 包皮砸开了,里面所含的汞极易渗出,结果电池中的有害物质污染了环境,损害 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8、,必须严格禁止。我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后发优势和制约因素在我国走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当中,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 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遇到环境恶化的情况在中国初露端倪,在某些地区情 况已相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危害了当地可持续发 展的能力。国家有关部门也适时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要求各地政府树立科 学的发展观,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摆脱目前粗放的经济增长 模式,走新型工业道路。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我国有那些可利用的优势,制约因素又有那些呢?相比欧美这些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来讲,我国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具有

9、后发 优势。所谓的后发优势就是我们可以依靠引进和模仿先进技术来快速实现技术的 升级。这种模式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已被证明行之有效,我国目前也在进 行当中。后发优势不仅仅在经济领域适用,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同样的有效。当然, 具体的细节又有所不同,可以分为四条列举如下:(一)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将会产生的环境问题已在西方国家和新兴工业国中 反复出现,其产生的原因,导致的问题,解决的措施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已相当 成熟。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已经充当了“实验厂”,我们无须再走同样的弯路。比如 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 1943年7月首次出现, 1950 年才发现污染的元凶是 臭氧,到70年代初才找到有力的

10、措施使臭氧浓度开始下降。对于先行者而言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但对于后来者却可以直接拿来应用了,甚至可 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避免类似情况的重演。(二)发达国家控制和治理污染的技术已较为成熟,中国可以直接引进和模仿这些 技术,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进行工业化,不必重复工业化国家早期那种浓烟滚滚、 污水横流的景象。比如我国在冶金、化工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时,无论是引 进成套设备还是自行开发,在清洁生产方面和欧美工业化早期时的技术水准已不 可同日而语。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广和应用这些技术来取代传统的 生产、工作模式,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好机会。不仅可 以实现快速

11、缩小技术差距,而且可以用较短的时间,消耗较少的能源、材料实现 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跨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三)欧美国家为保护环境已经制订出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建 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环境质量标准,我国可以参照他们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自己的 实际情况制订环境保护法律。需要强调的是,欧美的这些法律是他们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为了应对因为市场失灵而导致的环境问题而制订的。这对于我国目前正 在进行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依靠法律而不是行政手段来规范经济运行,减少环 境代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我国已经制订一系列的旨在保护环境的法律, 比如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6 年颁布

12、环境躁声污 染防治法,以及1984年颁布,1996年修改的水污染保护法,2002 年颁 布环境影响评价法,还有关于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污染,放射性污染和 保护自然资源的各项法律及与其配套的环境标准等,应该讲已经比较全面了。但 是随着经济制度的转轨,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立法工作更加科学,这些在不同时期, 不同情况下制订的法律、标准也会逐步地得到修订、完善,更好地发挥作用。(四)随着中国快速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中国在各个方面愈来愈受到其它国 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影响,环境问题也毫不例外。特别是我国大力发展外向型 经济,出口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的环境标准已经不能仅 仅依据自己的

13、实际情况进行制订,必然要受到国外的影响,或者说是压力。如果 说前面谈到的几点是我们主动进行的话,这一条则是被动的,但它同样可以促使 我们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比如中国向日本出口的蔬菜,向欧盟出口的蜂蜜都因 为对方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而受到拒绝。国内生产者为了出口只有遵守对方的标 准,这种被迫采用的生产方式也会为我国的食品生产提供一种模式,为我国的食 品安全提供帮助。另外,对外交往的扩大也推动了环境保护的进行。例如北京为 了申办2008 年奥运会,针对北京环境问题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制定一系 列的治理污染的措施:从城区迁出污染严重的企业;优化城市能源结构;建立污水 处理厂;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污染

14、等。奥运会的申办显然在客观上促进了北 京环境的改善。但是,尽管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并不说明中国必然地能够避免环 境恶化的问题。因为每个国家的工业化有先有后,每个后来者都可借鉴先行者的 经验,但是却几乎都遇到了环境问题。比如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后来居上的发达 国家,以善于学习和借鉴著称,二战后在日本就出现了水俣病、骨痛病、米糠油 事件等环境事故。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也没能摆脱被严重污染的命运,花费 了巨额资金治理,水质至今还没有根本好转。墨西哥、泰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 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墨西哥城和曼谷都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这 里面既有因为政策措施的不力,也有各自实际的困

15、难,有制约的因素。就中国来 讲,有其它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又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现总结如下:(一)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所要求的先进技术和落后的社会现实的矛盾。清洁生产 和循环经济是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避免环境污染的有效方式,这在发达国 家已经逐步成为现实。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却很难实现。清洁生产所要求的设备往往价格昂贵、技术含量高,这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 技术水平所无法满足的。我国目前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私营经济大多规模较小、 资金不足、员工的文化素质较低、熟练工的数量少。要么是无力引进先进的设备, 要么是引进设备后没有人会操作,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国营企业 的技术、资金条件相对较好

16、,发展时间也较长,但是多数也处于粗放、落后的阶 段。以前曾寄予厚望的外企,只是将中国作为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地和销售产品的 市场,采用的多为在国外淘汰和转移的工艺,在保护环境方面并不令人满意。循环经济要求社会经济活动以“减量、再用、循环(3R)为行为的准则,不仅需 要技术的先进,而且对于管理、法规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我们的发展水平和这些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比如废旧电池的回收是一件意 义重大,代价并不高的事情,在国内的推广却不如人意。说明环境保护不仅仅有 技术的制约,还受到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二)沉重的环境压力和大量的适龄人口需要就业的矛盾。我国目前就业压力非常 突出,尤其是农村具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从大多数国家走过的发展历程来看他 们都要转移到城市。农村人口转向城市从环保角度来看将会减少对于农村地区自然生态的破坏,同时 城市化是节约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因为城市中大量集中的人口使得土地、交通 及公用设施的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