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基本知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67648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基本知识(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管理基本知识1.管理概述1.1如何理解设备的含义?设备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上所需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外设备工程学把设备定义为“有形固定资产的总称”,它把一切列入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如土地、建筑物(厂房、仓库等)、构筑物(水池、码头、围墙、道路等)、机器(工作机械、运输机械等)、装置(容器、蒸馏塔、热交换器等),以及车辆、船舶、工具(工夹具、测试仪器等)等都包含在其中了。在我国,只把直接或间接参与改变劳动对象的形态和性质的物质资料才看作设备。12什么是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是指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设备,它是企业

2、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这一定义出发,生产设备必须是直接作用于加工对象,使之改变物质形态或化学成份,而转化为一定的工业产品的设备或辅助完成产品加工的设备。13什么是生产技术装备素质?生产技术装备是生产设备、试验设备、仪器仪表与工艺装备(包括刀具、夹具、量具、模具、检具和工位器具等)的总称。生产技术装备的素质是指在技术进步条件下,技术装备适应企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品质,也就是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低和技术状况的优劣。通常包括以下几项:(1)工艺适用性、(2)质量稳定性、(3)技术先进性、(4)运行可靠性、(5)机械化、自动化程度。14完好设备的要求是什么?完好设备的要求一般说来有以下四条:设

3、备性能良好:机械设备精度、性能能满足相应水平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功能达到原设计或法定运行标准;运转无超温、超压和其他超额定负荷现象。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磨损、蚀耗程度不超过规定技术标准;操纵和控制系统,计量仪器、仪表、液压、气压、润滑和冷却系统,工作正常可靠。消耗原材料、燃料、油料、动能等正常,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汽)、漏电现象,外表清洁整齐。设备的安全防护、制动、联锁装置齐全,性能可靠。15设备管理及设备工程的概念?设备管理,是指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与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

4、程(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报废直至更新)的科学管理。它包括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两个方面的管理。设备工程的含义是什么呢?在国外,设备工程是指为了最有效地发挥设备效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果而对设备进行的设计、选型、维修、改进等各种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总和。也就是说,设备工程是现代设备管理的同义语。根据设备所处的不同阶段,设备工程可分为设备规划工程和设备维修工程。前者是指设备诞生之前(即前半生)的管理,包括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后者是指设备诞生之后(即后半生)的管理,包括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等。设备规划工程和维修工程,都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

5、侧面的管理。16什么是设备的效能?设备的效能是指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功能。衡量设备效能的指标随设备的种类不同而异。衡量一般通用设备的效能指标是:(1)设备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时间;(2)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3)设备适应多品种生产的能力。提高设备效能的途径有:(1)选用合理的工艺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生产单位合格产品的所需时间,提高设备生产效率;(2)通过修理和技术改造,保持设备的完好性能,提高设备可靠性、维修性,减少或避免故障(事故)停机,缩短修理停歇时间,提高设备的可利用率;(3)加强生产计划综合平衡和协调,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17我国

6、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内容?中国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中,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的原则。运用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手段,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设备,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以追求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和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从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1.8设备管理的方针是什么?设备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1.9设备管理原则是什么?1)坚持安全第一、

7、预防为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2)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3)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保护环境和节能降耗。4)坚持领依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推广应用现代设备管理理念和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实现设备管理科学、规范、高效、经济。1.10设备管理任务是什么?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更新,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以达到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的目标。111什么是设备综合效率?设备的综合效率

8、,是指设备完好率、主要设备可开动率、主要设备大修理实现率、主要设备利用率、主要设备有效利用率、设备维修费用率和库存各种资金周转期等七项技术经济指标的综合指标。只有综合效率才能反映设备的管理水平。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现有设备的潜力,为发展生产和搞好建设,以及为增加社会财富服务。具体措施如下:(1)应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技术革新,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与更新,改善和提高设备素质,增强设备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检修工期,减少停机损失,降低检修成本。(3)物尽其用,积极清理并调剂、利用闲置设备。(4)采用新工艺积极开展旧件修复。(5)大搞综合利用,节约资金支

9、出。112设备管理的“六个环节”及“五个关系”?设备管理的“六个环节”是指使用维护、故障分析、科学检修、改造更新、配件供给、基础工作等六个方面。正确处理设备管理的“五个关系”是指生产与检修、检修与维护、工艺与设备、专管与群管、人与设备的关系。113设备管理对象是什么?设备管理的对象是:包括对直接和间接生产机器、工艺设备和管道、动力设备、机修设备、起重运输设备、仪器仪表、工业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技术基础等。114何为设备全过程管理即设备一生的管理?把设备的一生,即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从研究、设计、制造、选型、购置、监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直到改造、报废)作为管理对象,加强全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横

10、向协调,以达到设备的良好投资效益。115设备管理的作用是什么?1)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现代企业依靠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生产中各个环节和工序要求严格地衔接、配合。(2)设备管理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竞争的支柱。(3)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适应市场需要,产品物美价廉。(4)设备管理是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设备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是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的重要原因,也是排放有毒、有害的气体、液体、粉尘,污染环境的重要原因。消除事故、净化环境,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所在。(5)设备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

11、要条件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的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开发、生产工艺的革新和生产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上。2前期管理2.16设备前期管理的定义?设备前期管理又称设备规划工程,是指从制定设备规划方案起到设备投产止这一阶段全部活动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规划决策、外购设备的选型采购和自制设备的设计制造,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设备使用的初期管理四个环节。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设备规划方案的调研、制定、论证和决策;设备货源调查及市场情报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设备投资计划及费用预算的编制与实施程序的确定;自制设备的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制造;外购设备的选型、订货及合同管理;设备的开箱检查、安装、调试运转、

12、验收与投产使用,设备初期使用的分析,评价和信息反馈等。做好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为进行设备投产后的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等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2.17设备前期管理与设备一生管理的关系?从设备一生的全过程来看,设备的规划对设备一生的综合效益影响较大。维修固然重要,但就维修的本质来说是事后的补救,而设计制造中的问题,在单纯的维修中往往无法解决。一般来说,降低设备成本的关键在于设备的规划、设计与制造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设备的成本(包括使用的器材、施工的工程量和附属装置等的费用)已基本上决定了。显然,精湛优良的设计会使设备的造价和寿命周期费用大为降低,并且性能完全达到要求。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主

13、要取决于设备的规划阶段,经研究表明;在设备规划到50时,费用的实际支出20的费用,但已决定了85的设备寿命周期。在规划后期花的费用多,但对寿命周费用的影响不大。设备前期管理若不涉及外购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一般无法直接控制。所以,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握设备的规划决策和外购设备的选型购置两个关键环节,做好了这一部分工作,就抓住了前期工作的关键,也就基本上做好了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2.18设备前期管理的工作程序是什么?设备的前期管理按照工作时间先后可分为规划、实施和总结评价三个阶段:规划阶段主要是进行规划构思、初步选择、编制规划、评价和决策。本阶段工作的重点是进行规划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4、确定设备的规划方案。实施阶段主要是进行设备的设计制造,或者是进行选型(招标)、订货和购置等工作,并对这些工作加以管理。如设备正式使用前的人员培训、检查验收和试运行等的管理。本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尽可能的缩短设备的投资周期,及时发挥设备的投资效益。总结阶段主要进行设备在规划、设计制造或选型采购、安装调试、使用初期等阶段的数据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反馈,为以后企业设备的规划、设计或选型提供依据。219通常所说的企业设备前期管理包括哪些工作内容?新购置(或自制)的设备在投入正式运行前的管理工作,一般应包括设备规划方案的调研、制定、可行性研究和决策;设备货源的调查、情报的搜集整理分析;设备投资计划编制

15、、费用预算、实施程序;设备采购、订货、合同及运输管理;自制设备的设计、制造、鉴定;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设备的初期使用效果分析、评价及信息反馈等。2.20设备设备选型应遵循什么原则?选型的原则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生产上适用所选购的设备应与本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开发新产品等需求相适应。技术上先进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要求其性能指标保持先进水平,以利提高产品质量和延长其技术寿命。经济上合理一即要求设备价格合理,在使用过程中能耗、维护费用低,并且回收期较短。2.21设备选型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设备选型要统筹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性、防腐性、成套性、生产性、节能性、维修性、环保性等性能。且要掌握国内外新设备的信息。对引进国外设备要多方技术交流、询价、对比,认真谈判,选择先进、适用的设备。1)设备的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表示一个系统,一台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使用条件下,无故障地发挥规定机能的程度。2)设备的的安全性:是指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