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676134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1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健 康,并期望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而健康教育的意义就是针对患者的健 康需求,通过教育活动,向人们传授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 科学的生活方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护理 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更是贯穿于 整个护理过程。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形象窗口,并且由于输液病 人多、病种繁杂、流动量大、停留时间短、护理人员少等诸多不便因 素,因此,如何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是长期以来非常重要的课题。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静脉 输液既是

2、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要 手段。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门技术。然而,在临床护理中, 静脉穿刺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也不少见。 如何避免穿刺部位的出血、淤血,取得较好的按压效果,减轻病人痛 苦。以下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穿刺部位出血、淤血的原 因与处理方法等的容:一、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护理及观察1. 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1)静脉输液配制药物的技巧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 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应发生。护士在 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

3、间是否有 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应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对某些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有配伍禁忌的药剂(如中药制剂和抗生素), 须在顺次输注之间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避免药物在输液管混合。同 时还要注意检查药物是否需要采取遮光等措施。配制粉剂药物时,可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 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好在48ml,待药粉充分溶 解后,将注射器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这样 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 液瓶回抽1020ml空气,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可避免因输液瓶压 力太大而造成排气管漏水和阻塞的情况发生。

4、配制安甑类药剂切忌用物品敲开安甑,对于需要锯开的安甑,锯 痕应小于1/4周,并用酒精棉签消毒以减少玻璃碎屑;在抽液时针头应 置于安甑中部,因为针头置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而置于底部 容易发生钝针。(2) 静脉输液排除气体的技巧:过去常规的静脉输液排气法容易使输液管产生气泡,其原因是墨 菲氏滴管转正呈垂立状态时,瓶液体呈线状垂直流入液面,由于瓶负 压加重力的作用,液体在快速下坠时可形成冲击力,而墨菲氏滴管的 液体容量不能有效地缓冲其冲击力,导致液体带着气泡快速而直接地 流向下段滴管,故容易发生气泡。现在普遍主使用的是新的排气方法。即首先将墨菲氏滴管倒置, 打开调速器,使液体自然滴入滴管,当管

5、液平面达1/22/3时,折叠 滴管下端输液管,转正滴管,使滴管倾斜45左右,再松开折叠处,慢 慢放下输液管,使液面下降,待液体流至终端过滤器时,将过滤器倒 置成90,等液体完全通过过滤器时,再翻转过滤器,使液体缓慢向下 排出至输液针头23滴即可,最后关上调速器。新排气法中,因注意 使莫菲滴管倾斜45。左右,液体下流时方向有改变,缓解了水流冲击, 不易产生气泡。而将输液器终端过滤器倒置,减少了气体与滤过膜接 触的面积,液体可完全通过过滤器,杜绝了残留气体的产生。新的排 气方法明显提高了一次性排气的成功率,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3) 输液前心理护理的技巧:门诊护士需要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快

6、速有效的沟通能力,争 取患者最大限度的合作是护士发挥技术专长的先决条件。护士应理解 并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主动地与病人适当交谈,消除恐惧心 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 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对于大多数患儿怕针头、 怕痛,不配合治疗,可以通过调动家长的积极因素,保持患儿最佳的心 理状态以尽快配合穿刺。帮助病人正确认识输液,护理人员首先要给病人以心理安慰,并主 动交流,仔细询问病情态度热情、耐心、和蔼,使用通俗易懂的医学用语, 讲明病情,介绍输液的一般知识、治疗原则及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 样可以提高病人在输液治疗时的信心,在心理上获得了

7、满足感和安全 感,从而加速疾病的治愈。可通过微笑交谈的方式把自己穿刺成功的 自信传递给患者。遇到血管不易穿刺的患者,护士选择血管时切忌口 中念叨血管如何不好扎、往哪扎呀等等。这些不自信的话往往会给患 者造成更大的不安,这时可与患者交谈些其他话题,分散其注意力, 缓解其紧情绪,使其在和谐气氛中接受治疗。遇到较固执病人,如果 他认定某个护士为其输液,宜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如果是小儿输液, 穿刺前更要耐心解释,讲道理,多给孩子表扬和鼓励,夸奖孩子乖、 听话、勇敢、聪明,让其模仿其他孩子的表现,取得他们的配合。(4)静脉输液选择血管的技巧:血管选择的正确与否是能否“一针见血”的重要因素。我们通常都会 选

8、择柔软、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可临床上常可遇到很多年老体弱及 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他们的手足静脉大多细小表浅而且皮下脂肪少、 血管活动度大,稍不注意就可能使穿刺失败。所以在穿刺前,一定要 仔细查看血管特点,看清血管走向,摸清深浅,而且在进针时宁浅勿 深。对于短期输液的患者可选择有弹性、粗直的血管,以在光洁、无 瘢痕的皮肤处进针为宜。选择上肢静脉时,尽量选择桡侧血管,因尺 侧神经末梢更丰富,痛觉更强。尽量选择较平坦的位置,这样固定较 好,患者轻微活动不易外渗。在抢救时则需争分夺秒,应尽量选择离 心脏较近的大静脉给药。对于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则要从远心端到近心 端,从细血管开始,合理安排。对于那些血管极不

9、好找的患者切忌用 手拍打血管,那样容易使凝血功能不好患者的针眼再次出血,我们可 以让患者的手热敷或下垂几分钟,也可以借助血压计:按照常规测血 压的方法绑上袖带,充气后很快可以发现血管暴露出来。小儿的血管细,表浅,固定,皮肤娇嫩。与成人输液相比,小儿 静脉输液就有不同特点。1个月2岁组患儿输液首选头皮静脉,穿 刺前应刮去血管周围头发、擦干汗液,以利胶布粘贴。在进行备皮时, 应尽量将血管周围备宽些,便于固定和拔针,同时要特别注意固定好小儿的双手和头部,以免意外损伤皮肤而引起感染。36岁组患儿输 液,可以选择手背或足背静脉,但最好避开关节位置。2. 门诊急诊病人的输液护理与观察作为一名护士必须掌握常

10、用药的药理知识,注意配伍禁忌,尽可能 避免过多药物联合静脉输注,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有条件的医院, 护士应在计算机输入每组组合输液药物,运用计算机系统对该组输液药 物有无配伍禁忌自动查验,确保用药安全性。为病人实施“输液前输液 中输液后”连贯性、程序化、全程护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输液中 的心理、生理护理以及输液中的健康教育。(1)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正确选择穿刺静脉,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成功率,是减少病 人疼痛和心理顾虑的关键。目前药物使用经常推出新短期频繁更换而 且药物名称多样,护士应对新药的规格、剂量、性质和应用等完全掌 握,按性质、病人特殊情况调节滴速。护士在输液时在病人床边通过询

11、问病人的治疗、护理及生活情况等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在穿刺时,灵 活运用希望法、注意转移法、遮挡法、开导法和鼓励法,使病人放松 紧情绪,消除恐惧心理。切忌拿起针才开始做心理护理。穿刺成功后 调节好滴速,并且应主动向病人解释药物输液时间、间隔时间以及滴 速快慢的影响,使病人或家属配合输液。(2)加强巡视,解决隐患输液过程中要经常巡视,对于婴幼儿及心力衰竭患儿要严格控制输 液速度(8 gtt/min10 gtt/min),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对 症处理,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整体护理,对输入青霉素类药物的 病人及无家属陪伴的老年人应重点巡视。由于个人爱好,有些老年人 喜欢坐着输液,时间久了

12、容易入睡,因此护士在巡视过程中应提醒老 年人保暖,以防着凉,减少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病情较重的病人治 疗护士应给予全程监护,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有无病情反应;对 于输入抗生素类药物的病人,治疗护士必须在床边观察30 min,确定 无异常情况方可定时观察。(3)减少输液渗漏首先应注重输液渗漏的预防,通过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新拔针法, 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熟悉注射速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技术,密切观察病人输液情况,对输液渗漏者力争早发现、早治疗。 其次,输液渗漏一旦发生,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根据引起的原因 药物的性质对血管组织损伤的程度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冷敷、 封闭疗法等。(4)意

13、外应急处理输液时应避免液面过高或过低,过高不利于确定滴速,过低空气 易入输液管。当发现局部红肿并有疼痛感或注射处静脉走向出现红色 索线,应停止局部输液或更换肢体,也可用中药金黄散外敷。输液后 不明原因的发冷、发热,体温升高,严重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主治医生,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3. 健康教育护士可以通过示法或集体讨论法向病人传达一些输液的注意事 项、所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常见病(主要结合病人所患疾病) 的病因、预防、治疗、康复知识,也可在巡视病人、个别交谈时使病 人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有效地参与自己的 治疗、护理活动以及增强自我保健意

14、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门诊输液病人的健康教育虽然时间短但积少成多,对病人的 治疗和康复都有增效作用。4. 小结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然而病人容易对输液产生恐 惧和情绪紧,因此门诊护理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同 时也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语言亲切、表情和蔼地与病人沟通,最 大限度地减少心理或生理伤害。加强门诊健康知识宣教,普及健康知 识,是“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的具体体现。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1 .穿刺部位出血、淤血的原因1.1按压时间穿刺后,患者经常因有其它检查,按压时间较短,尤 其冬季更因温度低,为求保暖,往往按压时间更短。1.2按

15、压部位进行静脉穿刺时,多数情况下,先进入皮下,然后向 前穿刺一小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因此,有两个穿刺点。患者按压时 只按压住皮肤处的穿刺点,使血管穿刺处出血、淤血。1.3按压物品临床上用于按压的物品有棉球、棉签、输液贴。棉球 各输液贴按压围较大,柔软舒适,易被患者接受。棉球按压围较小, 质地较硬,可引起患者不适。1.4其它疾病如血液病人、严重肝病患者,因凝血机制障碍,血小板 凝集时间延长,容易出血。1.5穿刺情况由于患者血管条件不好或穿刺失败。在操作过程中,针 尖刺破血管壁而未进入血管或将血管穿透,造成穿刺失败以致出血、 淤血。1.6健康宣教许多患者医疗卫生知识缺乏,造成按压止血效果不好。2.

16、 避免穿刺处出血、淤血的方法2.1延长按压时间一般按压510min,血液系统疾病的病人按压时 间程度延长。2.2扩大按压围按压止血时,用食指或拇指沿血管方向纵向按压, 即将两个穿刺点同时按压住,可增加止血效果。2.3选好按压物品静脉穿刺按压时使用棉球或输液贴,因其按压面 积大,柔软舒适,易被患者接受,还可间接延长按压时间。2.4提高穿刺技术加强静脉穿刺技术训练,提高一针见血率,减少给 患者造成的痛苦。如果穿刺失败应按压时间足够长,并更换穿刺部位。2.5加强健康宣教对每一位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健康宣教都是必 不可少的,细致、耐心的解说注意事项也是减少出血、淤血的必要环 节。综上所述,提高穿刺技术,并在静脉穿刺后,采用棉球或输液贴 延长按压时间,加在按压围,同时进行具体、细致的宣教,是避免患 者穿刺处出血、淤血的重要环节,同时还可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