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范本(9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674916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范本(9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范本(9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范本(9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范本(9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范本(9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范本(9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范本(9篇)(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范本一、门诊部具体负责本院门诊病人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并对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_管理。传染病门诊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二、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传染病门诊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三、各科室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四、在接到_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

2、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六、不具备某种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七、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八、传染病门诊工作人员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从事传染病预

3、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九、公共卫生科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范本(二)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我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如下。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处,落实医务人员负责就诊患者的初步分诊工作,凡发热患者先分到发热门诊就诊,由发热门诊医生初步诊断

4、排除传染病后再转入相应专科门诊就诊。2、各科室的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的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转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诊,同时对诊室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3、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对体温超过37.5,伴有呼吸道症状的呼吸道发热病人,要首先为其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交叉感染。4、在接到卫生局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

5、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5、不具备某种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6、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及各诊室要采取标准防护,按规范要求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7、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要求。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_年_月_日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范本(三)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我院传染病预检

6、分诊制度如下。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处,落实医务人员负责就诊患者的初步分诊工作,凡发热患者先分到发热门诊就诊,由发热门诊医生初步诊断排除传染病后再转入相应专科门诊就诊。2、各科室的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的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转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诊,同时对诊室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3、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对体温超过37.5,伴有呼吸道症状的呼吸道发热病人,要首先为其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交叉感染。4、在接到卫生局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

7、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5、不具备某种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6、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及各诊室要采取标准防护,按规范要求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7、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要求。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_年_月_日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1、设立预检、分诊处,选派责任心强的护士负责该项工作。

8、2、分诊时及时发现危重病人并做出相应处理。3、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有专人引导到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就诊。需转院者,工作人员应将患者的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相应医院。4、准确、快速地从就诊病人中预检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转送到感染性疾病科,做到早就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5、预检、分诊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按分诊流程工作,熟练掌握分诊业务,做到合理分诊。6、预检、分诊护士,要服务热情,询问病史详细,并做好登记工作。若发现有流行性疾病倾向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7、加强预检、分诊人员的个人防护,加强对工作环境进行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8、在预检、分诊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积极开展卫生防病知识的

9、健康教育的宣传。传染病预检分诊人员工作制度为有效安全地做好流行病、传染病预检、分检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流行病、传染病的监测、控制、诊疗工作,特制定本院工作制度:1、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并做好接诊记录。2、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及时进行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3、对病情严重不适合在本院隔离治疗的患者,医师应及时报告,按传染病人转诊要求向附近传染专科就近转诊。4、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

10、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5、医务人员应自觉做好个人的防护安全,增强防护安全意识,轮换工作,工作后注意休息,对工作中的不足、疏漏,相互提醒、监督。6、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传染病一般防护知识,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做好公众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出现社会恐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范本(四)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

11、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三、按照_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

12、病病人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

13、卡。大邑县王泗镇公立卫生院_.01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一、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二、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三、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报告卡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四、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一)责任报告人发现_、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_、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_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通过传染病

14、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二)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三)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五、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一)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二)_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_、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三)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六、每月_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

15、,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七、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大邑县王泗镇公立卫生院_.01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一)配备专用计算机_台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二)配备_名工作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三)有人负责本单位网络直报系统硬件与网络维护,以保障其正常运行;二、责任报告人填卡要求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三、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一)直报人员之一必须为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症状监测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二)直报人员负责每日的收卡、录入、初审工作。常规收卡上、下午各一次;常规录卡应在_点_分前完成;特殊情况立即录入,不得延误;(三)将“现住址国标”下拉框逐级选至乡镇级,以避免红卡的出现;如遇到现住地址不详的卡片,即作为市内、省内和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