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说课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674644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说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说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第二课时罗斯福新政,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教材主要讲述了两方面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2、教材的地位本课与其前后知识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它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长远。学好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本课内容不但具有承上启下作用,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3

2、、教材的处理(1)学情分析:这节课的理论性较强,而对于我所教的普通高中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普遍存有着基础知识比较差,分析理解问题的水平有限等特点,所以理解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2)处理特点:这节课的现实感很强,相对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学生对罗斯福这位美国唯一的一位残疾人总统本人更感兴趣,所以为了更加便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和理解本节课的知识,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以罗斯福本人的生平事迹为主线,把新政的内容作为罗斯福的一个贡献来讲,这样的处理不但有利于引起学生地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格培养,将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4、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除了在知识与水平目标中按

3、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其设计为1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实质,理解罗斯福新政影响。2了解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过程与方法在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特意精心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1、教师提供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提升学生全面理解历史事物本质的水平。3、通过对“新政”的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水平。情感与价值观1. 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注重现实,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积

4、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协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在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中特意强调了对学生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培养,这是因为当今孩子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难以经受挫折,面对困难的打击一蹶不振,培养孩子的这种精神,无论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是以后的生活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这也正是历史学科的功能之一。5、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实质 (依据课程标准,到底是什么样的新政不但使美国度过危机而且对后来影响长远? 这个问题是学生必须要分析并掌握的重点知识,所以将

5、其设为教学重点。)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依据:教材没有介绍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就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来说,要想理解这个问题比较困难,而对罗斯福新政的全面评价又必须建立在对其实质的理解的基础之上。 )二、教法学法1、教法: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情景教学法(创设“走近罗斯福情景),资料引用法(提供相关的史料,供学生探究),还有问题探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来协助学生分析问题。2、学生使用概括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史料研习法、角色体验法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三、教学过程教学的全过程我是按照“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构建

6、平台学习新知”“课堂延伸学以致用”“归纳小结巩固练习”四个步骤来完成的(一)导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提问:1929-1933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影响。(附板书)2、出示柯立芝、胡佛、罗斯福图片(通过问题和图片的使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一个设问句“危机过后对于上一任总统留下的烂摊子,继任总统罗斯福能成为美国的保护神吗,他又有何德何能能让满目疮痍的美国起死回生,再创美国的辉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罗斯福,一同去感受罗斯福的别样人生!直接过渡到罗斯福的生平简介,一下子就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二)讲授新课: 构建平台学习新知平台一:出示数据,提出问题1、临危受命

7、: 通过选票的数据和一个针对性的问题“罗斯福击败胡佛就任美国总统的原因是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为新政的学习做好铺垫。平台二:精读细找,梳理基础知识。2、实施新政:(1)新政内容:课件展示表格,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分析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阅读教材及教师补充的一些典型事例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表格。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过程中,有效地落实了基础知识,同伴互助互学凸显。领域针对症结采取措施效 果金融工业农业福利平台三:深化认识,突破重难点。(2)新政特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没有直接的叙述,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通过罗列新政的措施,教师的逐

8、步引导,同时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使学生逐步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从而突破教学难点。(3)凯恩斯主义:此处将教材重新整合,让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的关系,即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不会让学生感到很突兀。学生也很好理解。(4)新政影响分析完措施,这部分内容性对比较好理解,出示相关数据,直接提出问题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归纳、概括。3、评价新政:以图片、材料的方式呈现当时的人们看待新政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探讨: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完成问题。最后教师总结,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历史事物和历史人物的

9、方法。通过以上三个平台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并使重点难点得以突破。4、课堂延伸学以致用出示图片,以2008年的经济危机为例,探究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国家和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有益的启示?通过“独立思考 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全班分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三)、归纳小结巩固练习1、屏幕上出示知识结构,在利用板书由学生归纳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包括第一课时的内容。归纳知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再现学习思路,巩固重点。2、结束语:出示图片以罗斯福的生平作结束语(结束语:对于罗斯福的评价褒贬不一,我想作为在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人物,应该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对历史发展做出贡献,又经得住历史考验的人。即便是我们这些来到地球上在历史长河中也留下了足迹的普通人、凡人,如果他不准备虚度一生,而要活的有价值,造福于后人,那么也应该具有这样的人生观!) 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体现历史的育人功能,同时保持与导言的一致,保证课堂的完整性。 3、随堂巩固练习四、教学反思:1以人物生平事迹为主线,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发挥到极致,与学生达成思想上的共鸣。2 抓住关键要素构建有效平台,充分交出了学习主动权,充分调动学生的 “看”“想”“讲”等各种感官,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