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复位技术基本操作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673283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节脱位复位技术基本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节脱位复位技术基本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节脱位复位技术基本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节脱位复位技术基本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节脱位复位技术基本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节脱位复位技术基本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节脱位复位技术基本操作(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节脱位复位技术根本操作颞下颌关节脱位【病因】颞下颌关节脱位一般为双侧性,老年人多见,多发生于大笑或打呵欠开口过大时易习惯性脱位。 【诊断】 患者呈半X口弹性固定位,唾液不断外流,说话不清,进食 咀嚼 吞咽均有困难。由于下颌髁突滑出,在耳屏前可触及明显凹陷区。 【复位】 1、予每侧关节腔内注入2%普鲁卡因5ml下手法复位。 2、人靠墙低坐头后部紧抵墙壁。术者面对而站,纱布包好两拇指伸进其口,分别按在两侧最后一颗磨牙上,其余手指托住下颌。两拇指向前下方压拖至感到骨端滑动牵开,其余手指逐渐将下颌向后上方托起,可听到“咔嗒一声,迅速双拇指移向两侧颊部以免咬伤。假设病人口能X合咬合关系良好示复位成功

2、。 3、位后宜进饮食,防止X大口,用四头带将下颌适当固定23天,松紧度以能小口进食说话无障碍为限。 肩关节脱位【病因】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盂构成,因肩胛盂小而浅加之外力作用常可脱位。创伤是肩关节脱位主要原因,多为间接暴力所致。临床分前后、上下脱位。前脱位常见,因腋窝部肌力较弱当侧身跃倒或受到撞击,上肢外展、外旋位手掌着地时,间接暴力上达肱骨头推向腋窝部冲破关节囊前臂致前脱位,肱骨头可能位于锁骨下、喙突下、肩前方及关节盂下,以喙突下脱位最常见。 【诊断】 1、明确上肢外展外旋或后伸着地的外伤史,肩部肿痛、畸形、功能障碍。 2、检查时见患者用健手托住患侧前臂、头向患侧倾斜姿势。肩峰突出,下方凹陷

3、,呈现典型的方肩畸形,上臂外展2030弹性固定。应考虑肩关节脱位的可能。 3、肩部触诊关节盂空虚感,在不同位置可触摸到有肱骨头: 盂下型:患侧上肢长于健侧,腋窝可触到圆滑的肱骨头。 喙突下型:在喙突下可触摸到肱骨头。 锁骨下型:锁骨下可触到肱骨头。 后脱位:肩前方变平,喙突及肩峰明显突出,上臂内旋畸形,肩胛 冈骨下可触到肱骨头。 肩关节脱位合并骨折:局部肿痛,肱骨头附近明显压痛,或有淤血斑, 应考虑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需作X线检查。 4、Dugas征阳性 患侧肘部紧贴胸部时,手掌触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又称搭肩试验。 5、X线检查 能证实脱位的类型,还能发现是否

4、合并骨折。 【鉴别诊断】肱骨外科颈骨折: 一样点:伤后肩部肿痛,功能障碍。 不同点:骨折有大片瘀斑,肩峰下可触及大结节饱满,有骨擦音,无 弹性固定,无方肩畸形,患肢比健肢短,Dugas征阴性。 【复位】 1、可予利多卡因局麻或臂丛麻醉。 2、Hippocrates法复位: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双手握患者腕部持续牵引,足跟置于腋下,加大牵引力同时外旋患肢并内收保持35分钟即可复位,常能听到或感到复位的弹响声;再作Dugas征检查,由阳性转为阴性。一般左肩脱位用左足,右肩脱位用右足。又称手拉足蹬法。 3、旋转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助手对抗牵引。术者一手握腕部、屈肘90,另一手握肘部持续牵引,同

5、时使上臂外展,然后外旋内收,肘贴胸壁,内旋上臂将患侧手掌放到健侧肩上,即可复位。 4、固定: 单纯性肩关节脱位可用三角巾悬吊上肢,曲肘90,腋窝垫棉垫固定3周,合并大结节骨折者应延长12周。假设关节囊损伤严重或肩带肌肌力缺乏者,术后摄片会有肩关节半脱位,宜将患者手掌搭在对侧肩部,肘部贴近胸壁,绷带将上臂固定在胸壁,并托住肘部可纠正肩关节半脱位。 5、功能锻炼:早期作腕、手关节活动。解除固定后,练习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 肘关节脱位【病因】 外伤是导致肘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占全身关节脱位第一位,多见于青壮年。间接暴力所致后脱位常因肘关节直立跃倒,手掌着地,暴力上达尺骨鹰嘴撞击鹰嘴窝,产生杠杆作用

6、,肱骨下端突破关节囊滑向前方,尺骨鹰嘴那么滑向前方。肘关节前脱位常由直接暴力造成尺骨鹰嘴骨折引起。 【诊断】 1、典型外伤史。伤后肘部肿痛,功能障碍。 2、肘部后突畸形。 3、前臂处于半屈位120135,并有弹性固定。 4、肘后空虚,可触到凹陷。 5、肘后三角关系发生改变。 6、X线检查肘关节正、侧位可确切脱位的方向及有无合并骨折。侧方脱位可合并神经损伤,应检查手部感觉、运动功能。 7、专有体征: 畸形后脱位:鹰嘴后突,上方凹陷,肘部呈鞋样畸形;在肘后可触及尺骨鹰嘴上窝,肘窝饱满;肘后三角改变;前臂短缩,肘内、外翻畸形;前脱位:肘关节后伸,屈曲受限,肘窝部隆起,可见前臂掌侧变长,肘后触诊可触到

7、尺骨鹰嘴骨折裂隙及骨折端侧方脱位:肘内外径增宽,肘内、外翻畸形,肘内侧或外侧可触及移位的尺骨鹰嘴。前臂处于半屈位120135,并有弹性固定。 【鉴别诊断】肱骨髁上骨折: 一样点:伤后肘部疼痛与靴状畸形; 不同点:本病局部肿胀明显,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有骨摩擦音及异常 活动,无弹性固定,X线显示骨折影像。 【复位】1、治疗原那么 单纯脱位,无严重副损伤的病例,一般手法复位为主。 关节脱位合并重要血管损伤、骨折以及陈旧性关节脱位者应手术治疗。 2、复位方法 可以采用一人复位:术者站病人前面提起病人患肢,环抱术者腰部,使肘关节置于半屈曲位置。一手握住患者腕部,沿前臂纵轴作持续牵引,另一拇指压住尺骨鹰嘴

8、突,亦沿前臂纵轴方向作持续推挤动作直至复位。 患者坐位,助手立于患者背后双手握上臂向后拔伸;术者站在伤侧前面,双手握腕部在前臂旋后位牵引数分钟后,一手继续牵引,一手按在肘部,拇指放在肱骨下端前方后推,四指将鹰嘴向前托提,同时屈肘可复位。 注:完全伸肘位牵引易撕断肱肌、屈肘90位牵引易撕断三头肌,均不宜采用、 3、固定、功能锻炼 用超肘关节夹板或石膏固定肘关节屈曲90并悬吊胸前3周,作肱二头肌收缩,活动手指和腕部。去除固定后及早练习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活动。制止强力拉扯以免引起关节周围骨化性肌炎。 注:手法复位失败常表示关节内有骨块或软组织嵌入,超过3周的陈旧性脱位,或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时切开复

9、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病因】 桡骨头半脱位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男性多于女性,左侧略多于右侧。小儿环状韧带松弛薄弱,绕骨头发育不全,在前臂受到突然牵拉时,绕骨头可从环状韧带中拖出,牵引力去除时,环韧带即可卡于绕骨头与肱骨小头之间,形成半脱位。 【诊断】 1、患儿有腕、手被向上牵拉史。局部患儿有过去脱位病史 2、伤后肘外侧轻度肿痛,患肘功能障碍,患侧拒绝握物。 3、患儿肘部拒绝检查,肘部无明显的畸形,患肘呈半屈曲,前臂旋前位。 4、绕骨头处压痛明显,被动远动或屈肘时哭闹。 5、X线肘关节正、侧位像多无异常。 【鉴别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 一样点:伤后局部肿痛,不能抬举取物。 不同点:多有跃扑外伤

10、史,髁上压痛明显,X线可显示骨折线。 桡骨小头骨折: 一样点:伤后局部肿痛、不能抬举取物。 不同点:多因摔伤所致,有骨擦音,X线可显示有骨折或骨骺别离。 【复位】 手法复位,不必任何麻醉。术者一手握住小儿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90,并作旋前旋后活动,反复几次,可感到轻微的弹响声。肘关节旋转、屈伸活动正常,恢复取物活动是复位成功的标志。 注:复位后不必固定,嘱其家长防止再次牵拉患肢,不可再暴力牵拉。 髋关节脱位【病因】 髋关节不易脱位。当髋关节处于屈曲、内收位,间接暴力、如弯腰劳动时重物压背货坐车膝部受到猛然碰撞,可将股骨头推向后上方而致后脱位;前脱位或中心型脱位

11、即股骨头冲破髋臼穿入盆腔内,均很少见。 【诊断】1、髋关节后脱位的典型变现:患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有明显外伤史,通常暴力很大。 有明显的疼痛,髋关节不能活动。 患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可以再臀部摸到脱出的股骨头,大粗隆上移明显,大转子上缘位于Nelaton线以上。 局部病例有坐骨神经损伤表现,大都为挫伤,23个月后会自行恢复。神经损伤原因为股骨头压迫,持续受压使神经出现不可逆病理变化。 2、髋关节前脱位的典型表现: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3、髋关节中心型脱位的典型表现:患肢缩短情况由股骨头内陷的程度决定;由于后腹膜出血甚多,出现失血性休克。移位明显

12、者肢体短缩、外旋畸形;大转子平坦或内陷。 4、X线检查: 后脱位X线检查:X线髋关节正侧位见股骨头向髋臼后上方移位,停留在髋臼的后上方,局部合并髋臼后上缘骨折者,X线片上可见有骨折线。前脱位的X线检查: 闭孔部脱位:股骨头移位至闭孔部前方,髋关节轻度外展外旋,小转子明显。 耻骨部脱位:股骨头移位至耻骨上支,侧位片股骨头位于髋臼前方。 臼前脱位:股骨头与髋臼重叠,股骨外旋、小转子明显、股骨颈变短、髋关节间隙异常。 【鉴别诊断】 1、股骨颈骨折: 一样点:有外伤史,伤后局部肿痛、畸形、功能障碍、肢体缩短; 不同点:本病有骨擦音,无弹性固定,X线可显示骨折类型。 2、髋部扭挫伤: 本病局部肿胀明显,

13、皮下大片瘀血,功能障碍轻,无弹性固定,关节盂无空虚感,X线检查无异常。 【复位】 髋关节脱位复位时需肌松弛,尽早在全麻老年、小儿或持硬、腰麻青壮下。复位位宜早,最初2448h时复位的黄金时期,最好尽可能24h内复位完毕,4872h后再行复位十分困难,并发症增多,关节功能亦明显减退。 1、Allis法:患者仰卧于地上,一助手蹲下用双手按住髂嵴以固定骨盆。术者面对患者站立,先使髋关节及膝关节各屈曲至90,然后以双手握住患者的腘窝做持续的牵引,也可以前臂的上段套住腘窝做牵引,待肌肉松弛后 ,略作外旋,便可以使股骨头还纳至髋臼内。能感到明显的弹跳和响声,提示复位成功。畸形消失,髋关节活动亦恢复。又称提拉法。屈髋拔伸法 。 2、旋转复位法:患者仰卧位,助手固定患肢踝部,以对侧肘窝部托住 腘 窝部,顺股骨轴线方向作屈膝屈髋90牵引,然后在牵引下,使髋关节内旋、内收,使股骨头与髋臼上缘别离,再作屈髋,尽量使大腿贴及腹部,使股骨头向前下方滑动,再将患肢大腿外展外旋,使股骨头滑至100左右时,即可听到入臼声或感到复位时入臼感,复位成功。注: 一般收入住院部治疗,门诊治疗极少。 .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