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67096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拆除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作业范围拆除范围:结构楼梯、顶板、墙体等,室内现有楼地面、墙面、吊顶等室内设施基本全部拆除;安装方面需要拆除电气、采暖相应需要重新做的部位,概括为本项目的建筑、装修、采暖、给排水专业的拆除。二、主要机具机械:电锯、切割机、垃圾清运卡车。手动工具:大锤、铁锹、铁钳、垃圾袋、手动推车、扫帚、拖布、墨汁、毛刷。三、作业条件1、需要进行拆除的部分已经标识完成。2、拆除进行前应请监理单位确认。3、进场作业工人安全设施准备齐全,使用工具检测完成,符合施工要求。4、拆除区域和所涉及的管线,必须切断水源、电源、信号等,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保证施工安全。四、关

2、键质量要点4.1质量关键要求拆除过程,必须保证主体结构、消防设施、外幕墙窗以及各区域运输通道的完好。4.2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1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2施工过程中防止粉尘污染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4。3环境关键要求1在施工过程中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定GB503252001。2在施工过程中应防止噪音污染,在施工场界噪音敏感区域宜选择使用低噪音的设备,也可以采取其它降低噪音的措施。五、施工工艺5.1工艺流程:标识拆除部分成品保护吊顶拆除、回收墙、地面拆除垃圾袋整装理垃圾清运5。2操作工艺1、 标识拆除部分: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上报拆除施工作业内容,得到

3、业主、监理确认后,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现场需拆除的部分用墨汁进行标识.2、 保护成品:(1) 在进行拆除施工之前,先对施工现场的电梯厅门框、门扇、消火栓、石材地面进行成品保护。电梯门框包夹板,地面铺旧地毯保护.(2) 拆除施工之前,消防探头、信号放大器等,用塑料保护膜进行成品保护。(3) 拆除施工过程中,对现场临水接驳点、临电二级箱设施注意保护。3、 门窗拆除、回收:(1)门窗拆除工作开始前,技术人员对操作工人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一施工人员都能掌握门拆除施工中应注意的各种注意事项.(2)门窗拆除施工中,应先用螺丝刀等工具将门窗扇先卸下来,再用螺丝刀和手锤等工具将门卸下,门拆卸过程中,要

4、一人拆卸,一人负责门窗的稳定。在门拆除过程中,要用錾子和手锤轻轻的将门窗口四周的抹灰层剔凿干净要特别注意不要用大锤猛砸,这样对墙和结构都会造成破坏,并且用力过大还容易将门窗砸掉伤人和对原有建筑物造成破坏,加大不必要的浪费,增加工程的成本。(3)拆除门窗时,要设置专业安全人员负责安全。并设安全指示标志。所以在门窗拆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同时还要加强对原有成品的保护工作.在拆除门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得大声喧哗,严禁用大锤敲打门窗或其他物件,门拆除后要轻放,严禁高空推倒。(4)拆除后的门窗要放到指定地点,并分类分规格码放。4、 地面拆除:本工程的楼地面、卫生间、楼梯位置的现有地面要破除。

5、采用大锤、小型风镐进行垫层拆除,注意事项如下:组织人工用手锤、小型风镐,水平方向对地面进行拆除,工具不得呈垂直角度施工,以免伤及主体。地面拆除时分别由东西两翼向中间进行,依次将地面面砖及装修层剔除。楼层地面拆除严禁使用电锤、冲击钻等中型以上机具进行拆除。5、 墙面拆除:(1)砖砌墙体拆除:拆除顺序:由上向下逐皮拆除砌块,严禁由下向上“掏拆”。拆除前先搭好施工架,并做好防护工作。使用4磅手锤配以錾子,由上向下逐皮拆除砌块。拆除中辅以洒水降尘措施。拆墙作业小组之间保持一定作业距离,避免溅落的渣土伤人,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拆除区。(2)玻璃隔断拆除:用壁纸刀将玻璃四周胶缝划开,手持切割机将不锈钢竖边框

6、切断、剥离,组织工人在隔段两侧,用吸盘将玻璃提起、卸下,运输至指定地点。6、 垃圾装袋整理:所有墙体拆除完成后,将大块的垃圾用大锤敲碎,将所有的垃圾用垃圾袋装运成袋,用电梯运至四楼北区。保持拆除墙体范围内无垃圾,并用扫帚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用拖布清理地面。7、 垃圾清运:将所有的垃圾用垃圾清运卡车,定期运至垃圾场。六、质量标准1、 拆除内容必须是业主、监理确认的部分。2、 施工现场设备必须保存完好。3、 其他建筑物完好无损。七、安全环保措施1、施工现场所用的设备必须符合施工安全规范要求。2工人操作应戴安全帽。3、施工现场必须工完场清。设专人洒水、打扫,不能扬尘污染环境。4、有噪音的电动工具应在

7、规定的作业时间内施工,防止噪音污染、扰民。5、机电器具必须安装触电保安器。发现问题立即修理.6、遵守操作规程,非操作人员决不准乱动机具,以防伤人。7、现场保护良好通风.8、每层施工作业面均设置一名安全员。9、拆除墙体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墙上施工,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10、临时架搭设完毕,须经安全员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操作层的脚手架必须满铺跳板,严禁搭设有探头板.11、拆除中的落地灰及碎砌块应及时清理成堆,装车或装袋运输,严禁从架上抛下来.2。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2。1施工测量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相对狭小,控制点位不易布置,给施工测量带来了难度.本工程将在业主提供的原始平面控制点、高程控

8、制点的基础上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本工程将成立专业测量小组,由两名专业测量员和四名测量工组成,专业测量员要求具有高级测量技工证,所有测量人员必须具有5年以上现场测量工作经验,具有类似工程的测量经历。所有的计算结果均由两名专业测量员复核计算。由四名测量工进行拉尺、对点、校核、弹线等工作. 施工测量放线内容及责任划分见下表:序号工作内容负责单位使用仪器、工具1建筑红线、轴线定位、引标高规划院全站仪2轴线投测测量组全站仪和激光经纬仪3高程投测测量组水准仪和钢尺4各层轴线控制测量组准直仪5结构尺寸线测量组钢卷尺6沉降观测测量组水准仪2.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2。2。1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 平面

9、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3) 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 桩点必须砌保护池,设钢管围栏,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2.2.2 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桩点或用地红线桩点进行复测.利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复测,并将复测点位误差成果同调整方案报业主及监理单位. 2。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测设复测结果符合规范及点位限差要求后,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的需要,进行平面控制网布设,工程平面控制纵、横轴线布设不少于2条作为首级控制,其中一条纵、横轴线交点为建筑物主轴线的交点,平面控

10、制点测设后,必须经业主所交的另一控制柱进行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平面轴线控制点必须位于开挖线以外安全的地方并加以保护。2。4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 为保证建筑物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0.3mm级精度的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3) 场区内设三个永久性水准点,水准点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小于15m。2.5轴线平面控制首级控

11、制网布设完成后,应依据平面图上有关轴线的详细位置关系建立各轴线平面控制。建筑物轴线控制悬挂于首级平面控制网上,为了便于控制及其施工,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都布设成偏轴线1m. 2.6 轴线控制桩的测设(1) 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2) 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 2.7轴线投测方法(1) 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超过2mm。(2) 复核场区土方开挖边线,放出基础边线和轴线。待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

12、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用钢尺进行各轴线间距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测放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3) 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每当墙、柱体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在墙柱体侧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柱侧面抄测出结构1m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4) 当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5) 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5 mm。2。8竖向标高的测量2。8。1建

13、立场区高程控制网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采用往返闭合水准测量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经检查、复核进行闭合差调整后将标高基准桩妥善保护起来,以此高程控制网作为日后施工时标高的测量依据。2.8.2高程的竖向传递地下结构高程控制,在基坑边找一处可垂直传递高程的地方,在托尺上面架设一台水准仪将托尺上的高程传递至施工面上,如此测量三次取中间值,对于基底均以23m设控制桩带水平线来控制开挖平整度。上部结构施工时,为了避免标高传递出现上、下层标高超差,必须经常对控制点进行联测、复测、平差、检查校对后方可进行向上的标高传递,在适当位置设标高控制点,精度在3mm内,总高15mm内调整闭合差,结构标高主要采取测设+50

14、标高控制线,作为高程的依据,用两台水准仪进行高程传递,引测到建筑施工面上,详见上部水准点高程传递示意图。2.8.3测量复核(1) 本工程的测量复验主要采用互检,复查,复验。轴线及水准控制(1米线)主要由每段测量负责人组织测放,由测量主管组织各段测量负责人复查,两次误差应控制在3mm以内。每段的细部测量由各段技术测量人员配合测量负责人测放,由每段测量负责人复测,误差也不应超过3mm。全部放测完成后,由技术主管,质检员,测量主管检查验收,合格后报请监理复验。以确保无误。(2) 工程测量定位、基础层、主体每层报请公司测量班复核.3.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3.1土方施工特点(1) 本工程基坑较多,

15、分布较广,面积比较小,分部工程多,工序复杂,土方工程交叉施工,施工组织难度较大,应合理设置工程进度里程碑控制点.(2) 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规划场区地下障碍物情况,施工时应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对地下管线予以保护或拆移.(3) 为保证工程按期、有序地完成,施工现场应合理设置出入口及临时施工道路.做到既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又将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2出土马道及相关设置(1) 马道设置:根据现场条件,在基坑设置马道,马道宽10m,坡度1:10,边坡放坡比例1:1 。(2) 土方开挖使用反铲挖掘机,主要采用沟端开挖法进行挖掘,并且将基坑土方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3。3土方开挖技术要求(1) 土方开挖采取分步开挖,基坑开挖到基底以上20cm,采用人工检底至设计标高。(2) 土方开挖使用反铲挖掘机,主要采用沟端开挖法进行挖掘,并且将基坑土方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依次进行。土方施工必须经过周密的部署,提前办好车辆出入证,保证车流量有序流动,做到忙而不乱,井井有条.(3) 土方机械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要密切配合,加强复核,保证基坑平面位置及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