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和金融》习题册和答案与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668271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和金融》习题册和答案与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财政和金融》习题册和答案与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财政和金融》习题册和答案与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财政和金融》习题册和答案与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财政和金融》习题册和答案与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和金融》习题册和答案与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和金融》习题册和答案与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财政与金融习题册第一讲 财政导论一、名词解释1、财政“国家分配论观点: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局部社会产品进展的集中性分配。2、外部效应:当生产或使用某种产品时,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本身付出一定成本或享受一定好处外,也对其他人产生额外的成本或效益,但生产者或消费者并未进展赔偿或得到报酬。3、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二、填空题1、“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局部社会产品进展的集中性分配。2、“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即公共财政是指公共部门的公共经济行为。3、通过财政分配满足的需要,其性质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4、公共财政学的理论认为,市场失

2、灵决定着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5、公共产品应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6、税收属于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7、社会开展的终极目的被归结为追求效率与公平。三、单项选择题1、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A 国家 B 政府 C 政党 D 民众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C 。A 国民生产总值 B 商品价值 C 一局部社会产品 D 社会总产值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D 。A 增加就业 B 调节社会收入 C 满足经济开展需要 D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一般认为,物价上涨率在 D 以下可视为物价稳定。A 0 B 1% C 3% D 5% 四、多项选择题1、属于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A B E 。 A 卫生保健 B

3、 生态环境保护 C 医疗事业 D 邮政电信 E 公安司法2、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 C E 。A充分就业 B 通货紧缩 C 物价稳定 D 经济滞胀 E 经济增长3、实现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有 B D E 。A “相机抉择 B投资性支出 C “自动稳定器 D财政收入 E转移性支出五、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1、经济稳定是指在经济适度增长中的稳定。 2、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就业。 3、公共产品一般都是无形产品。 4、财政收支活动既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又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六、简答题1、公共财政理论的 基本思路。答:公共财政理论的 基本思路是:社会开展的终极目的被归结为效率与公平,而在

4、追求效率与公平的过程中,假设由社会自发去实现,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即存在着市场失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有一个为公众服务的部门,也就是政府,从社会整体利益和宏观角度出发,去主动地干预,引导企业和个人向着正确的目标迈进,从而产生了公共财政的职能。2、市场失灵主要表现有哪些答:(1)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2)外部效应或称外部性(3)规模效益(4)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失衡(5)人们的主观性(6)收入分配3、财政的职能有哪些每种职能由哪些手段实现答:1资源配置职能 实现手段:投资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财政收入 2收入分配职能 实现手段:税收 转移性支出 投资性支出 3经济稳定职能 实现手段: “相机抉择

5、“自动稳定器 税收和财政投资根基建设和公共服务七、论述题财政的三大职能。答题要点: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是指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构造、产业构造以及技术构造和地区构造,到达优化资源构造的目的。实现手段:1投资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 3财政收入 2、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的分配,即每个人或企业在国家一年所生产的总产品中所获得的份额大小。实现手段:1税收 2转移性支出 3投资性支出 3、经济稳定职能经济稳定的含义是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实现手段:1“相机抉择 2“自动稳定器 3税收和财政投资4根基建设和公共服务具体参考912第二讲 财政支出概述一、填空题1、按支出最终用

6、途不同,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2、按支出的经济性质不同,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购置性支出和补偿性支出。3、按支出的受益范围不同,可将财政支出分为普通支出和特殊支出。4、按支出的目的不同,可将财政支出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5、公平分配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分配的根基。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经济建设费支出的是 A B D 。A 增拨国企流动资金 B 科技三费 C 文物研究费 D 国道建设费 E 医疗经费2、以下属于购置性支出的是 A C D E 。A 文教科卫支出 B 社会救济 C 国企技改资金 D 国道建设费 E 医疗经费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 A

7、B D A 经济因素 B 社会因素 C 法律因素 D 政治因素 E 国际因素三、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1、经济建设支出是我国财政支出中一项最重要的支出。 2、企业流动资金的筹措应以财政拨款为主。 四、简答题1、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进展分类的意义答:1、政府购置性支出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生产与就业,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较强;而转移性支出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国家收入分配;2、政府的购置性支出必须遵守市场的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对政府具有较强的约束;而转移性支出是单方面的支出,没有效益衡量标准,所以对政府的约束则相对较模糊;3、企业想获得购置性支出这局部财政资金就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所以对其效益约束严格;而转移性支

8、出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同政府谈判的能力,对其效益约束不明确。2、财政支出的原则。答:1、量入为出的原则;2、优化支出构造的原则;3、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3、优化支出构造要处理好哪些关系答:1要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2要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3要正确处理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三讲 财政支出的具体形式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政府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时机以及遇到其他不幸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所提供的 基本生活保障。2、财政补贴:一国政府为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及社会经济生活,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方针政策的需要,以直接或间接方式,

9、对微观经济主体所实施的一种经济补偿。3、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日常政务活动的开展或者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购置商品和服务的行为。二、填空题1、从投资性支出的特点上看,它主要是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而不以盈利为目的。2、教育属于混合产品,根基教育应由政府投资,高等教育应由市场投资。3、科研属于混合产品,根基性科研应由政府投资,应用性科研应由市场投资。4、社会保障支出具体形式有四种,分别是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5、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对遭受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城乡居民提供的一次或屡次、短期或长期的物质帮助或资金救助。6、国家

10、和社会按照规定,为保证退休、退伍军人、烈军属一定的生活水平,而向他们提供的资助、就业等服务,是属于优抚安置。7、社会福利是政府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对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根基教育等事业方面的财政支出。8、投资性支出包括两个主要局部,一是根基产业投资,二是根基设施投资。三、单项选择题1、国家物资储藏支出从性质上看属于 C 。 A 消费性支出 B 补偿性支出 C 积累性支出 D 转移性支出2、政府出资建养老院属于社会保障中的 C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 C 社会福利 D 优抚安置四、多项选择题1、政府的投资性支出应主要用于 B C D 。 A 国防费 B 根基设施 C 根基工业

11、D 农业 E 医疗卫生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 A C 。 A 人员经费 B 事业经费 C 公用经费 D 开展经费 E 业务经费3、不应由政府出资提供是 C E 。A 公共卫生B 根基教育 C 高等教育 D 根基性科研 E 应用性科研五、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1、我国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占主要地位。 2、我国养老保险适宜采用现收现付式的筹集资金模式。 3、一般说来,兴旺国家转移支付的比重比开展中国家低。 4、政府采购一般都采取公开竞争性招标方式。 六、简答题1、投资性支出的作用。答:1、投资性支出为国民经济开展建设雄厚的物质根基;2、政府投资可作为市场的补充;3、投资性支出有利于

12、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2、文教科卫支出中哪些必须由政府提供,哪些应由市场提供,哪些应由二者共同提供答: 1教育混合产品 根基教育应由政府投资 高等教育应由市场投资 2科研混合产品 根基性科研应由政府投资 应用性科研应由市场投资 3医疗混合产品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 4卫生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3、什么是社会保障,包含哪些内容答:社会保障是政府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时机以及遇到其他不幸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所提供的 基本生活保障。包括:1社会保险;2社会救济;3社会福利;4优抚安置。4、财政补贴支出的作用。答:1弥补市场缺陷,实现社会效率;2调节需求和供给构造;3促

13、进社会公平的实现。5、我国建设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答 1、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2、有利于国家进展宏观调控;3、有利于我国经济走向世界; 4、有利于提高政府本身的效率。七、论述题政府对农业投资的重要意义。答题参考:3132第四讲 财政收入一、名词解释1、财政收入:政府为履行其职能,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从微观经济主体所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2、税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将资源从微观经济主体向政府部门进展转移的一种手段。3、纳税人: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4、课税对象:指对什么东西或什么行为征税,即课税的目的物。5、税率:国家征税时规定的税额占课税对象的比例。二、填空题1、财政收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定量的货币资金。2、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通常把财政收入分为税收、国债和其他收入三种。3、税收的 基本属性:税收是个分配范畴。4、从税收的特点上看,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5、实际利率是以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