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试题资料汇总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663604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试题资料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大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试题资料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大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试题资料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大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试题资料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大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试题资料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试题资料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试题资料汇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代号:1250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文论专题 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情感特征。( ) A模仿 B表现 C审美 D认知 2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 A“天籁” B“物籁” C“神籁” D“灵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

2、”、“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诗体 B诗辨 C诗法 D诗评4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下面( )属于创作对象论范畴。A“理、事、情”说B“才、胆、识、力”说C“师法自然”说D“妙造自然”说 5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 )”说著名。 A滋味 B品味 C食味 D气味 6李渔论及戏曲时说到:“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重机趣)。这里“机趣”所指的是( )。A。格局 B结构

3、 C情节 D词采 7在美学中,黑格尔将艺术看作是属于诗的门类下“戏剧体诗”的一个具体类别。“戏剧体诗”除了悲剧之外还有正剧和喜剧,被看作是时间上最早出现的剧种。 A悲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喜剧 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形象 B画面 C声音 D历史 -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 A泰纳 B伊瑟尔 C孔德 D拉封丹 10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

4、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 A理性意识 B无意识 C感性意识 D潜意识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简单概括金圣叹小说理论关于人物论的主要思想。 2在诗学中亚里土多德这样描述到:作为一个整体,诗艺的产生似乎有两个原因,都与人的天性有关。首先,从孩提时候起人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人最善摹仿,并通过摹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其次,每个人都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可资证明的是,尽管我们在生活中讨厌看到某些实物,比如最讨人嫌的动物形体和尸体,但当我们观看此类物体的极其逼真的艺术再现时,如会产生一种快感。这是因为求知不仅于哲学家,而且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件最快乐

5、的事,尽管后者领略此类感觉的能力差一些。因此,人们乐于观看艺术形象,因为通过对作品的观察,他们可以学到东西,并可就每个具体形象进行推论,比如认出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是某人。由此,我们怎样看待亚里土多德关于文艺所具有的价值,请简要说明。3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有哪些内容?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从下面三段王国维的相关著述,简单分析境界说的理论内涵。 境界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 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日:有境界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

6、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宋元戏曲考) 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已,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叉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人间词乙稿叙)2请阐释精神分析说对文艺研究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2A3B4A5A6D7A8C9A10D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答题要点: 1简单概括金圣叹小说理论关于人物论

7、的主要思想。 首先,成功塑造人物性格是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和取得艺术成就的根本标志。 其次,小说人物还应该是个性化、性格鲜明的。再次,小说还应注意如何去表现人物性格的问题。 2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关于文艺所具有的价值,请简要说明。 首先,文艺可以给人以知识。其次,文艺可以给人以快感。第三,文艺可以陶冶人的心灵。 3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有哪些内容?第一,包容性或多样性。第二,连惯性。第三,建立在经验事实上的世界观。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1(1)“境界”之本质在“情景交融”。“境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中国传统诗学所一贯强调的一个核心话题:情景相生及情景交融。(2)“境界”之特征在

8、“真”,审美效果在于“不隔”。“境界”不仅是要情景交融,而且必须是“真”情“真”景的交融与表现,而要能写“真”景物“真”感情,作者必须“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不隔”的含义,那就是指诗人之言情写景能令读者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作品之“境界”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审美效果,根源在于诗人面对生活而能“入”能“出”,故此“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因而能够写出“真景物”、“真感情”。总之,正是由于“境界”生成的基本特征在于“真”,从根本上决定了“境界”的审美效果必定在于“不隔”。2请阐释精神分析说对文艺研究的意义。 一方面,其对于艺术家创作动机的研究,潜意识的探讨,对于艺术作品的心理分析,拓宽和丰

9、富了人们对艺术的发生、艺术创作中的“受动”作用和艺术的意义的理解认识,并且有力地推动了浪漫主义批评或传记批评的发展。后来在西方出现的“原型批评”、“神话批评”亦与之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其提出的“症候”论,可谓是在“反映”论和“表现”论之外的一种新见,开启了人们分析艺术作品、艺术形象的新思路。兴起于西方的“新历史主义批评”,无不能说是将其推广和运用于对社会生活、历史运动的观照认识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这一理论的偏颇、荒诞和乖谬之处也是明显可见韵:其将艺术创造一律看作是艺术家的白日梦,将一切艺术家统统视为受原始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支配和控制的人,这不仅是无视艺术家具有在后天环境中生成的百不相同的个

10、性存在,把他们从心理上抽象化了,而且更是否定了艺术家(以及一切社会的人)具有相对独立于其肉体欲望的精神追求将他们还原为了森林动物,或在本质上是极端自私、仇视社会伦理道德的心理罪犯。试卷代号:1250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文论专题 试题2008年7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情感特征。( ) A模仿 B表现 C审美 D认

11、知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诗体 B诗辨 C诗法 D诗评 4叶燮所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是“才胆识力”中的( )。 A“识” B“胆

12、” C“才” D“力” 5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 )”说著名。 A滋味 B品味 C食味 D气味 6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直觉的( )、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 B诗意的 C意象的 D概念的 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A科学性 B理性 C感性 D目的性 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形象 B画面 C声音 D历史 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

13、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 A,泰纳 B伊瑟尔 C孔德 D拉封丹 10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 ( )。A理性意识 B无意识 C感性意识 D潜意识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简单概括金圣叹小说理论关于人物论的主要思想。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3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有哪些内容?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从下面三段王国维的相关著述,简单分析境界说的理论内涵。 境界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 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日:有境界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宋元戏曲考) 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已,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