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小学二年级班美术学科学生自信心变化调查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65751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桥小学二年级班美术学科学生自信心变化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桥小学二年级班美术学科学生自信心变化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桥小学二年级班美术学科学生自信心变化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桥小学二年级班美术学科学生自信心变化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桥小学二年级班美术学科学生自信心变化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桥小学二年级班美术学科学生自信心变化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桥小学二年级班美术学科学生自信心变化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桥小学二年级(3)班美术学科学生自信心变化调查报告徐 兰一、背景分析自2008年3月起,本人有幸成为我校学、做、研系统教学法体系成果推广课题组成员,全面学习和运用系统教学法体系理论,从中了解到系统教学法体系的精髓是“以教法的有序变化,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机会,提供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经历,提升学习行为水平和相应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逐渐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它是对“学习准备、上课和作业”等三类学习行为和“自心、责任、意志及交往”等心理品质进行有序引导的养成教育。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作自信心测试研究,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加强良好的学习准备习惯、上课习惯、作业习惯

2、等方面的常规教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二、对象选定和调查内容为了提升学习心理品质,更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故对所任教的二(3)班全体学生进行了二次学生自信心的测试。第一次是在美术学科系统教学法体系实践之前,时间是2008年9月4日,第二次是数学学科系统教学法体系实践4个月后的2009年1月6日。测试采用团体自信心量表。前后两次被测试的人为30人,测试内容均相同。测试内容由系统教学法体系推广项目组制定,测试主试由本人承担,测试时间为15分钟。由于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不理解问卷内容,因此在测试过程中,主试根据规定要求,边读题边解释内容,请学生选择答案。三、测试的数据资料表一 第一次自信心测

3、试数据统计表自信心等级丙级(111)乙级(1224)甲级(2530)111516192024人 数0.121530百分数0.0%40.0%50.0%10.0%0.0%统计结果显示二(3)班100%的学生为乙级自信程度(得分为1224),其中1115分为12人,占全班40%,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心,但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长处、才能和成就,相反,看自己的弱点、不足有余,对行为所能达到的结果缺乏自信的判断;1619分为15人,占全班50%,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心,但常常对自己产生怀疑,信心不足;2024分为3人占全班10%,这些学生对自己行为和结果颇有自信心。表2 第二次自信心测试数据

4、统计表自信心等级丙级(111)乙级(1224)甲级(2530)121516192024人 数149151百分数3.3%13.3%30%50%3.3%第二次统计结果显示二(3)班3.3%的学生为丙级自信程度(得分为111), 说明被试对自己显然不太有信心。被试常过于谦虚和自我压抑,常常过分看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几乎看不到自己的才能和成绩,因此经常受人支配。93.4%的学生为乙级自信程度(得分为1224),其中1215分为4人,占全班13.3%,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心,但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长处、才能和成就,相反,看自己的弱点、不足有余,对行为所能达到的结果缺乏自信的判断;1619分为9人

5、,占全班30%,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心,但常常对自己产生怀疑,信心不足;2024分为15人占全班50%,这些学生对自己行为和结果颇有自信心。3.3%的学生为甲级自信程度(得分为2530),说明被试对自己信心十足,明白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清楚自己的缺点。表3 前、后期中等水平自信心的X2检验双向表 rc乙级(1224)r总和121516192024前期(2008.09.04)12(8.276)15(12.414)3(9.310)nr1=30后期(2009.01.06)4(7.724)9(11.586)15(8.690)nr 2=28c总和nc1=16nc2=24nc3=18N=58因为X2=

6、14.672 X2(2)0.01=9.21,故P0.01,所以二(3)班学生的自信心在中等水平上极其显著地向高等水平变化的趋势。X2=1.156+3.467+0.446+0.743+4.277+4.583=14.672df=2查X2(2)0.05=5.99 X2(2)0.01=9.21故X2=14.672 X2(2)0.01=9.21因为P0.01,所以两次调查的结果说明二(3)班学生的自信心在中等水平上极其显著地向高等水平变化的趋势。四、结论与分析(一)结论二(3)班学生的自信心在中等水平上有极其显著地向高等变化的趋势。本人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结合“机会与成功原理” 修改)

7、1适当降低学困生学习准备的难度。学生在准备学习新任务时必定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学生缺少先决认知行为时,可以告诫学生暂时不要学习下一个任务,或降低学习任务的难度,或改变学习任务。此外,为那些缺少先决认知行为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性帮助,使他们能获得成功,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和热情,使他们看到希望,进而激发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2.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直接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爱听的、爱看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故事、游戏、比赛、调查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自主探索的

8、欲望,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理品质。3.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自信心,就轻易获得成功。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先体验到成功感,才轻易形成自信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给予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经常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自信心。当学生获得成功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表扬,比如:“我真棒”、“我能行”。即使学生失败了,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再试一试,使他们知道通过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五、对策与建议(可从五条教学原理找依据写)1根据机会与成功原理,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成功的学习机会。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辅导学生,多给后进生锻炼的机会;用赞

9、赏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学生。2多给予孩子以肯定、鼓励的评价。布卢姆指出,前一个学习任务结束时的情感因素,对后一个任务的学习有重大影响,因而教师在情感方面去激励、促动学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价值能得到肯定的承认,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绩并得到公认,学生就会相信自己是能够胜任学习的。教师在这方面给予必要的激励,会使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中一直充满信心的。教师通过适时适度的肯定成绩,表扬进步,不断激励学生自尊,促进自信心心理的发展是学习准备变量的重要内容,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教学实践和研究证明,每一个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10、各种因素的不同,在认识方式、认识发展和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标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那么会使一些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同学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失去自信心。故在上课时应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如课堂练习的设计可以分易、中、难三层,让学困生只练习基础题,一些较难的拓展题可以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练习。4.利用评语激发自信心恰当的评语,不仅能给学生指导学习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以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对一些作业完成较好的作业本,不妨写上“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真聪明!你肯定还有高招,因

11、为你是老师的骄傲!”表扬优生但也不能责骂较差的学生,相反,应抓住其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如“好样的,有进步,继续努力!”“看到你在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付出了劳动”“你准行,老师相信你!”这样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自信,促进形成习惯。5、因材施评,科学评价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致认为传统的评价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同样一句表扬的话,用在不同学生的身上,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因此,评价也是一门艺术。例如:“你真勇敢”用于性格怯懦的学生,可能会树立他的自信心;而用于性格活泼的学生,可能不

12、会产生这么强烈的反应。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回答,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对优生,教师可以简单地一句话“很好”、“不错”予以肯定就行了,对学困生,则不妨多鼓励几句,或者全班掌声鼓励。同一次作业,差异可能就更加明显。对优生,批改评定要事实求是,对学困生,如果有较大进步,即使有少许差错,订正后也可以破格评“优”。这样做,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此外,评价时还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对低年级学生我们以教师的评价为主,而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则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评价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力,更是学生思维的一次飞跃。所以,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品质,并不是靠一朝一夕锻炼出来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培养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在学习准备、上课、作业三方面不断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学会自己鼓励自己,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009.3.29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