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六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65744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六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六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六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六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六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六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六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六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一、文言基础专练(选择题每小题3分,默写题6分,共15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胡骑凭陵杂风雨凭陵:侵凌B连山到海隅 海隅:海边,海角C山围故国周遭在 故国:过去的国家D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盛年解析:选CC项,故国:过去的都城。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男儿本自重横行 B天子非常赐颜色C李凭中国弹箜篌 D只是当时已惘然解析:选DA项,古义,纵横驰骋,勇战疆场;今义,行动蛮横,依仗势力做坏事。B项,古义,荣耀、褒奖、面子;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项,古义,国

2、中,此指京城长安;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3对下列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组是 ()A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这一联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来描写进入终南山所见到的奇妙景象。B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连用两个“汉”字开头,有些重复。不如将“汉将”改为“大将”或“战将”。C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D山围故国周遭在:一个“在”字,反衬出六代豪华早已消歇,见得人事不修,则地形之险实不足恃。解析:选BB项,用两个“汉”字开头,形成一种连贯的气势,很好地体现了汉家将士急国家之难,挺身破贼的英雄气概,也烘托出了战事紧急的气氛。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3、空缺部分。(1)锦瑟中运用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迷惘、伤感之情的诗句是“,”。(2)锦瑟中“,”两句刻画出了一种凄冷朦胧的美妙意境,表达了一种十分复杂的情怀。(3)王维的终南山中描绘云气蒙蒙的名句是“,”。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二、阅读理解专练(3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56题。(11分)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5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

4、作简要分析。(5分)答: 参考答案:“空”,徒然。晚年的王维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局面,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又无能为力,理想破灭只好归隐,“空”深刻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苦闷及内心深处的隐痛与感慨。(意思对即可)6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6分)答: 参考答案:颈联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作者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襟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松风”“山月”均有高洁之意,这幅画面表现了作者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由自在、舒心惬意的隐逸生活的追求。(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完成78题。(11分)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5、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春夜别友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注春秋时魏绛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7第一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技巧?请简要分析。(5分)答: 解析: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应着眼于主要的艺术技巧。结合注释,可知用了魏绛和窦宪的典故,而“匈奴犹未灭”“言追六郡雄”显然也另有出处,据此可知本诗最为突出的艺术技巧是用典。在作答时首先指明所用典故,然后分析用典的意义,即指明所用典

6、故的表意作用。参考答案:用典,(1分)全诗用霍去病、魏绛、六郡豪杰、窦宪等四个典故,(2分)肯定了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扬名塞外。(2分)8陈子昂的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作答本题,既要指明两诗感情上的差别,又要点明表达情感的方法上的不同。就感情而言,前一首慷慨激昂,奋发向上,后一首情深意挚,哀而不作。就表达情感的方法而言,前一首着眼大处,后一首着眼景物描写。参考答案:送魏大从军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全诗语气慷慨雄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3分)春夜别友人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朋友间的深挚情意,离情缠绵

7、而不过分哀伤。(3分)(意思对即可给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11分)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9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5分)答: 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收到这种表达效果。10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

8、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秋、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三、语言表达专练(15分)11在古诗词中,同一意象所表现出的意境往往不尽相同。请你从“风”“花”“雪”“月”等意象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段话。70字左右即可。(5分)同样是写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表达的是喜悦之情;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表达的是闲适之情;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的是思亲之情;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达的是报国之情。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