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课程教学大纲05级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656921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供电》课程教学大纲05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厂供电》课程教学大纲05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厂供电》课程教学大纲05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厂供电》课程教学大纲05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厂供电》课程教学大纲05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厂供电》课程教学大纲05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供电》课程教学大纲05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厂供电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和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以企业供配电系统的一次部分为主,讲述一般企业内部的电力供应和分配的问题。掌握主要一次电气设备的功能、结构、原理,并初步掌握使用、安装、检修、试验的基本技能。掌握企业的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一次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和校验。掌握企业变配电所的结线、所址、布置及安装图。掌握一般企业供配电系统的初步设计。同时了解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企业供配电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电力系统及发电厂的基本知识。掌握一般企业内部的电力供应和分配的问题。包括电源的引接,

2、企业变配电所的结线、所址、布置、结构及安装图。2、掌握主要一次电气设备的功能、结构、原理,并初步掌握使用、安装、检修、试验的基本技能。3、掌握企业的电力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一次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和校验,能完成企业供配电系统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一)概论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1)工厂供电的意义、要求及课程任务。(2)工厂供电系统及发电厂、电力系统与工厂的自备电源。(3)电力系统的电压与电能质量。(4)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及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教学要求:(1)了解发电厂、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2)理解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及电力系统的电压与电能质量。(3)掌握

3、工厂供电系统的组成、变配电所的任务、自备电源。重点难点:工厂供电系统的组成、变配电所的任务、自备电源、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及电力系统的电压与电能质量。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读解工厂供电系统图、平面布线图的技能,逐步培养同学们根据工厂规模合理选择供电电压等级、供电配电方式、供配电系统布局的能力。(二)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1) 电气设备概述(2) 电气设备中的电弧问题及对触头的要求(3) 高压一次设备(4) 低压一次设备(5) 电力变压器(6)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7) 无功补偿设备和成套配电装置教学要求:(1)了解电气设备的分

4、类。(2)理解电气设备中的电弧问题及对触头的要求。(3)掌握高低压一次设备、电力变压器、互感器、无功补偿设备和成套配电装置的功能、结构、原理、安装、使用。重点难点:电气设备中的电弧问题、高低压一次设备、电力变压器、互感器、无功补偿设备和成套配电装置的功能、结构、原理、安装、使用。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认知各种常用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技能,逐步培养同学们安装、使用、检修、试验的能力。(三)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1)工厂的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2)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3)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4)工厂的计算负荷及年耗电

5、量的计算(5)尖峰电流及其计算教学要求:(1)了解工厂电力负荷的分级和分类。(2)理解电力负荷曲线及有关重要概念。(3)掌握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工厂的计算负荷及年耗电量的计算、尖峰电流及其计算。重点难点: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工厂的计算负荷及年耗电量的计算、尖峰电流及其计算。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工厂供电系统运行分析和设计计算的基本技能,逐步培养同学们工厂供电系统运行分析和设计计算的能力。(四)短路电流计算及设备的选择和校验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1)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其形式(2)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的

6、物理过程和物理量。(3)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计算(4)短路电流的效应和校验(5)高低压电器的选择和校验教学要求:(1)了解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其形式短路电流的效应和校验(2)理解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物理过程和物理量。(3)掌握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电流的效应和校验、高低压电器的选择和校验。重点难点: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电流的效应和校验、高低压电器的选择和校验。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工厂供电系统运行分析特别是短路事故分析和判断的技能,逐步培养同学们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的能力。(五)工厂供配电

7、所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1)工厂供配电所的任务和类型(2)工厂供配电所的主接线图(3)工厂供配电所的所址、布置、结构及安装图(4)工厂供配电所的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教学要求:(1)了解工厂供配电所的任务和类型(2)理解工厂供配电所的所址、布置、结构及安装图(3)掌握工厂供配电所的主接线图、工厂供配电所的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重点难点:工厂供配电所的主接线图、所址、布置、结构及安装图;工厂供配电所的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工厂供配电所运行、维护、检修试验的技能,逐步培养同学们从事工厂供配电所设计、施工的能力。(六)工厂电力线路1、教学内容和教

8、学要求教学内容:(1)工厂电力线路及其接线方式(2)工厂电力线路的结构和敷设(3)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计算(4) 车间动力电气平面布线图(5)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教学要求:(1)理解工厂电力线路及其接线方式、工厂电力线路的结构和敷设(2)掌握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计算、车间动力电气平面布线图、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 重点难点: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计算、车间动力电气平面布线图、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工厂电力线路的敷设、运行、维护、检修、试验的技能,逐步培养同学们从事工厂电力线路的设计、施工的能力。三、课内实训项目 实训一 高压电器的认识实

9、验1、 内容: 1)观察各种高压电器(包括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性能、使用操作要求。2)观察高压熔断器(包括跌开式熔断器)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保护性能、使用方法。1) 观察各种高压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2) 观察高压开关柜的结构,了解其主结线方案和主要设备布置,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其运行操作方法。对“防误型”开关柜,了解其如何实现“五防”要求。2、 目的:1)通过对各种常用的高电压电器的研究,了解他们的基础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主要技术性能等。2) 通过对有关高压开关柜的观察研究,了解它们的基础结构、主接线方

10、案、主要设备的布置及开关的操作方法等。3、 要求:认真观察,完成实验报告。实训二 低压电器的认识实验1、内容: 1)观察各种低压开关(包括刀开关、刀熔开关、负荷开关、断路器)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性能、使用操作要求。2)观察高压熔断器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保护性能、使用方法。3)观察各种低压电流互感器和 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4)观察低压配电屏的结构,了解其主结线方案和主要设备布置,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其运行操作方法。 2、目的:1)通过对各种常用的高电压电器的研究,了解他们的基础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主要技术性能等。2)通过对低压配电屏的观察研究,了解它们的基础结构、主

11、接线方案、主要设备的布置及开关的操作方法等。3、要求:认真观察,完成实验报告。实训三 高压少油断路器的拆装和调整 1、内容:1)观察高压少油断路器的外形结构,记录其铭牌型号和规格。2)拆开断路器的油筒,拆出其中的导电杆(动触头)、固定插座(静触头)和灭弧室等,了解它们的结构和装配关系,着重了解其灭弧工作原理。3)组装复原断路器,并进行三相合闸同时性的检查。采用手动合闸,观察三只灯泡是否同时亮,以判断三相合闸接触是否同时。如不同时,则需对导电杆的行程进行调整2、目的: 1) 了解高压少油断路器的结构、原理、灭弧方式2) 掌握高压少油断路器拆装和调整3、要求:认真观察,做好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实训

12、四 工厂电力线路的试验1、内容: 1)观察电力电缆的结构。2)完成电力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3)完成三相电路的定相的确定2、目的:1) 了解电力电缆的结构。2)掌握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3)掌握三相电路的定相方法3、要求:认真观察,做好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四、学时分配建议学时分配建议表序号教学内容学 时 分 配作业题数备注讲课课内实训小计概论101082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14620133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161654短路电流计算及设备的选择和校验2020115工厂供配电所8846工厂电力线路1021267机动448合计8289047注: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计算可提到第4部分五、说明1、本课程为3学分;2、本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学制为三年的专业。完成课程教学的总学时数为 90学时,其中讲课82学时,课内实训 8学时,另有一周的电气设备安装、检修试验;一周的课程设计。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和分工与课程有联系的课程有:电机、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本课程完成工厂供配电技术的一次部分,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完成二次部分。六、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推荐教材:供配电技术 刘介才编 机械出版社 第1版 2000、工厂供电 刘介才编 机械出版社 第4版 2004参考资料: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张华编 机械出版社 第1版 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