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完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648719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完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完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完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完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完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完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完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山旅游投资价值分析 股票代码6005 股票名称:黄山旅游摘要:通过对证券投资分析的学习,本文以黄山旅游股票为例进一步分析,深化巩固已学知识。对黄山旅游股票的分析,综合运用了多种措施,但受限于知识面,也许诸多方面有局限性,请教师见谅!引言:综合整顿此前的针对黄山旅游的股票分析,个人观点:买进持有,由于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财政部、央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有关大力发展旅游业增进就业的指引意见,明确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并提出了“发展旅游促就业”的具体任务和措施。业内人士估计,在将来七年时间内,旅游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并带动就业问

2、题的有效解决。发展旅游业增进就业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在政策上予以了支持,基本面向好,主张长线持有。一、个股基本状况简介 1、公司简介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资源垄断性旅游公司,主业涉及园林门票、索道、酒店和旅行社等,门票和索道业务做为公司两大利润支柱,此外,公司还拥有黄山山上所有7家酒店,属公司垄断经营。黄山风景区是目前中国唯一、世界仅有同步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桂冠的景区,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做为一家拥有双重文化遗产性质的国家AAAA级景区,其资源价值非常突出; 年,公司继续入选中国服务业公司50 强,被国家旅游局拟定为全国旅游原则化试点单位和全国旅游人才

3、开发示范试点旅游公司。旅行社管理公司直属的黄山市中国旅行社跻身全国百强旅行社。景区游道建设和卫生保洁两项原则纳入国家行业原则工作筹划。“黄山旅游”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安徽省旅游界首件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无形资产进一步增值。 2、历史沿革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如下简称“公司”或“我司”)是由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如下简称“黄山旅游集团”)以其所属单位的净资产以独家发起的方式于996年1月18日在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国有法人股为113,000,00股。196年10月0日公司经批准,于1996年11月18日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0,000,000股。197年4月17

4、日经批准,发行境内上市人民币一般股(股)40,00,00股。1999年1月5日经公司股东大会决策,公司以资本公积按每10股转增3股的比例转增股本69,00,000股(基数为23,300万股)。0月13日经公司股东大会决策,公司以资本公积按每10股转增5股的比例转增股本151,40,000股(基数为30,29万股)。7月13日中国证监会有关核准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告知(证监发行字【】18号)核准我司非公开发行1700万股。至此,我司的注册资本变更为471,35,0000元,股本增长至471,350,00股。公司的A股及B股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黄山旅游,股票代码:

5、A股6000,B股90942。 3、公司业务状况黄山旅游发布了及一季度业绩。,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5%至人民币18.1亿元,净利润和每股赚钱分别下降6%至人民币4亿元/.51元,较我们预测的.78亿元.59元低14%。公司还发布一季度净亏损人民币20万元,较同期的净亏损190万元有所扩大。我们觉得业绩不达预期重要是出于如下两个因素1)短期借款从的人民币3.亿元激增至的人民币6.8亿元,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6%;(2)于4月份开业的昱城皇冠假日酒店亏损人民币800万元。该项目还连累公司整体酒店业务毛利率下滑8个百分点至22%。但是,公司体现也不乏亮点1)游客量同比上升9.6%至0万人次,高于我们

6、6%的预测和9的增幅。我们觉得这表白黄山旅游游客量的增长具有持续性;(2)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长80%至人民币.1亿元,高于我们预测的1.38亿元。 投资影响:我们将-每股赚钱预测下调67%至人民币09/0.66/0.74元,重要反映财务费用的上升和酒店业务利润率的下滑。我们相应地将黄山旅游A股/B股的12个月目的价格(基于EV/CIv.RIWACC措施)分别下调%/6%至人民币1.00元/12美元。鉴于公司的财务费用和昱城皇冠假日酒店扭亏为盈的可预见性较低,我们维持对维持黄山旅游的中性评级。 重要风险:游客量增长低于/高于预期。二、 宏观经济分析 1、货币政策 今年过年以来,央行进行了六次上调存

7、款准备金率和一次上调了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率仅仅在近来有过一次。这就是整个一年的货币政策是从紧的,虽然这个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过度从紧的货币市场来说是几乎没有什么效果的。整个市场上的的流动性减少必然会引起股市上的流动性,这个因素也是今年大盘一路走低的重要因素。 2、财政政策方面 从货币政策上来看,你也懂得这个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对整个经济导致巨大的影响。国务院以及各部门今年重要是对产业进行了某些调节。比较值得人们关注的是,下半年提出的对中小公司和微小公司的政策支持。此外国家财政支出也是重要的一方面,例如高铁的建设。由于财政政策是对点不对面的,因此对整个股市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个股的影响较大,

8、像高铁板块,传媒板块等今年体现过的版块无不透出财政支持的身影。 3、宏观经济状况 今年的1月份之前的通货膨胀的厉害,因此国家多次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西方经济学中,只有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相相应的合适的宽松的财政政策才干维持国家经济的一种稳定的增速。但是今年的财政政策配合的不是较好,所有今年的GDP的增速会有所下降。这对股市的影响是全面的,可以从上证指数上看得出来,今年的指数始终是弱势。三、行业分析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旅游业增进就业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引、坚持可持续发展

9、、坚持改革和创新的原则,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支持实行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到,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00万人增长到1亿人左右。 国家层面上,国务院有关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在“十一五”阶段所奠定基本上,将来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大众消费能力加快提高、各类危机影响减缓、产业地位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发展环境将持续优化,功能将进一步释放,进入战略性发展机遇期。 (一)大众消费能力持续提高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提高,旅游成为国民重要生活方式和“大众消费”重要载体。,中国G

10、DP超过3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到,中国国内旅游人数估计达到33亿人次,国内居民人均出游率将上升到次以上,旅游消费将相称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随着世界经济温和回升和中国经济稳定恢复,以及更加注重消费和民生的战略性构造调节,估计“十二五”期间旅游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二)社会环境和配套条件优化 ,一是城乡化持续推动,旅游环境优化、消费主体壮大。末中国城镇人口达6.22亿,城乡化率为46.6%,到城乡人口比例有望超过60。二是交通基本设施改善,旅游可达性增强。 1979年至,中国交通运送业合计完毕投资7424亿元,年均增长19.%,网络里程从1978年的15万公里增长到的473.18万

11、公里,增长.8倍,目前已基本形成由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三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居民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四是带薪休假制度深化贯彻,工休制度渐趋科学合理。目前已经形成2个“黄金周”加5个小长假的固定假日制度安排,全年节假日达115天,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随着带薪休假制度深化贯彻,国民出游时间将更加富余。 (三)应对危机优势和综合功能凸显 重要体目前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业在经济构造调节和增长方式转变中优势凸显。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调构造、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成为核心战略,旅游以其最后性与发展性、综合性与多层次、可反复可持续以及恢复能力强等消费特点,以其增

12、进就业、均衡财富、增进交流、广惠民生等社会功能,已成为较快恢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重要产业。 二是旅游业成为重大社会事件中的新亮点。在近年“ARS”、“冬季冰雪灾害”、“5.2大地震”、“甲型H1N1”、“青海玉树地震”等公共灾害事件以及“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大型节事活动中,旅游业以其敏感但不脆弱、极具弹性的特点,成为灾后重建的重点产业,成为各大节事活动的重要效益来源。 (四)产业地位提高与政策环境优化 国家层面上,国务院有关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此外,以国务院文献方式拟定的“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

13、”等25个区域性国家战略,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地方层面上,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发展高度注重,如河南推出“旅游立省”战略、云南旅游实行“二次创业”、广东推出“国民休闲筹划”、江浙北京等省市发放旅游消费券鼓励旅游消费等,目前已有2个省或自治区、直辖市把旅游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龙头产业。从协调推动方式看,各地在贯彻旅游业发展的战略过程中,目前国家旅游局已与18个省区市、5个国家部委局签订了旅游战略合伙合同,就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达到共识,形成了增进旅游业发展的合伙机制。(五)旅游业自身发展奠定坚实基本 在经受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地震、新疆“7.5”事

14、件、甲型HN1流感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下,“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总体上仍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初次突破一万亿大关,实现旅游业总收入.09万亿元。中国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初次进入全球前五位。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29万亿元,增长11.%,旅游业竞争力在世界排名位列47,比上升5位,是13个国家和地区中上升最快的国家。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旅游业总收入达1.万亿元。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大众化需求不断发展,发展中大国的大众旅游优势日益凸显,全球旅游大国地位更加突出,为迈向世界旅游强国奠定了基本。 总结“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有如下几种特

15、点。一是速度较快。“十一五”期间(截止究竟),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入境过夜人数年均增长率为0.6%,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4;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90%,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5.7。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544%,旅游就业人数年均增长10.0%,居民出游率年均增长10.86%。二是规模体系较大。截止,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6万余家,各类旅行社2.1万家,旅游景点2万余家,农家乐130万家,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本。具体来说,的旅游业有如下特点:(1)国旅游产业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快于世界上其她重要国家的旅游产业增长速度。旅游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旅游产业支柱作用也更为强化,旅游产业在质和量上将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多向度开发,并且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有。(2)旅游产业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运营良好。市场上的旅游人次、总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都呈上升趋势。旅游产业市场跻身世界前列。世界旅游组织对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出了非常高的预期,其预测为:到时,在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国内将位列第一;在世界旅游客源国中,国内将位列第四;而我 (3)旅游产业的支柱作用得到体现。旅游产业由于在国内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她的发展已经被国内列入了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筹划。国家旅游总局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