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等15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新人教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643630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等15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等15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等15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等15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等15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等15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等15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等15校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我国县级行政单位开始于( )西周秦国秦朝 汉朝、史记中记载:“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讲这番话的应是( )陈胜李斯项羽 刘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下列地区出现统一的国家的先后顺序是(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黄河流域A B C D、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在埃菲尔铁塔建起之前,它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曾经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洲、非洲的军事帝国“它”指的是

2、( )A.古埃及 B.古希腊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第67题图根据右图信息,回答第67题:、一位游客在参观某博物馆时,讲解员指着右边的文物说:“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A.尼罗河流域 B.地中海沿岸 C.两河流域 D.黄河长江流域、游客还看到法典译文内容: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 擅自把不属于自己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有人骗理发师这样做,就要被处以死刑这说明此法典( )A.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 B.不允许给奴隶理发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严禁欺骗理发师的行为、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商鞅

3、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公元前年前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C韩非子的思想主要是“礼”和“法”两部分D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拱卫周王室的作用、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C战国七雄 D秦灭六国、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

4、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做给农民看 C.稳固自己的统治 D.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改新运动”,全盘照搬中华帝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草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A阿拉伯帝国 B雅典 C罗马帝国 D日本 、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的共同之处有( )都位于西欧 祖先都是日耳曼人都由查

5、理曼帝国分裂而来 现在都是发达国家 A B C D、下列文明成就中,与古希腊有关的有( )“热爱智慧” 哲学 掷铁饼者 荷马史诗 十二铜表法 高架引水渠A B C D、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这体现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陶片放逐法限制权力过大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成年男性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管理 D.全体居民均有民主权利二、非选择题、(分)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某班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多数同学认为应把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文化形象。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学说成为中国文化中

6、一大著名学派。 材料二 儒家学说在秦朝几乎遭遇了致命性的打击,但到了汉代却又得到统治者的极力推崇材料三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根据下表信息完成问题:时代人物主要思想主张春秋仁、礼战国孟子秦朝汉朝董仲舒(1)人物是指,的主张是。(分)(2)请你写出(历史事件)名称并作简要的评析?(分)(3)汉朝统治者为推崇儒家学说,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是什么?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分)()材料三说明了什么?你认为21世纪的人类可以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哪些智慧?(3分)、(8分)

7、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昔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西汉初年,刘邦大量分封同姓子弟为王侯,希望以此巩固汉朝的统治。(1)材料一中“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指_制度,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变化发生在哪个朝代?(2分)(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今海内

8、赖陛下神灵一统”中的“陛下”为克服周朝政治制度的弊端,他采取了什么措施,从而巩固了“一统”?(分)(3)材料三中刘邦借鉴周朝制度“以巩固汉朝的统治”,给后继者带来什么不利后果?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成功消除这一不利后果?(分)()就“制度创新”,谈谈你的看法。(分)、(11分)某校八年级8班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老师指导下,进行以比较东西方文明为主题的探究学习,他们找到了三组材料,并设计好了问题,请你帮助回答:材料一 罗马人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宽阔的道路数量众多,素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之说;比罗马早近五个世纪的秦帝国同样以都城咸阳为中心,建有通往各地的交通大道,被称为“驰道”。(1)秦帝国和

9、罗马帝国都十分重视交通发展,试分析其积极作用。(1分)士卿大夫诸侯图二天子图一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制度?两幅图片反映的情形分别出现在什么地区和什么时期?(3分)(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指的是哪幅图片?“我”和“我的附庸”之间确立了什么关系?(2分)材料三 (4)在秦国篆体之前我国已有比较成熟的文字,它是什么文字?秦朝用小篆统一文字对后世有何深远的意义?(2分)(5)古罗马除了数字外,还有哪些文明成就?(1分)(6)图片中第三行的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由此可见,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上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位21世纪的

10、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古代,这里正在进行最杰出人物的评选。下面的几段选词: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B、我统一了两河流域,还制订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C、我是伟大的奥古斯都,我建立了强大的帝国,疆域地跨欧亚非,地中海都成了我们的小澡盆.D、我是春秋时称霸第一人这位学生听了一知半解,亲爱的同学,你能帮他吗?(1)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为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陵墓?(3分) (2) B是谁?你知道他在位时制定的法典叫什么吗? (2分)(3)C是谁?他建立的帝国叫什么?(2分)(4)D是谁?他凭借哪些举措率先称霸?(3分)、(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面是一组三大宗教

11、的代表性建筑景观图:图 三图 二图 一 材料二 A、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B、“人生一切的苦恼,其根源在于人有欲望;要消除痛苦,必须修行,消灭一切欲望。” C、“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1)连线题:(3分)图一 C 古兰经图二 B 圣经图三 A 金刚经、大藏经等(2)请任选一幅图,将相关信息填写完整:(3分)图( ):代表宗教_教;创始人_; 建筑内涵_(3)这三种宗教中,建有教皇国并发展成为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是哪个宗教?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哪个宗教?(2分)(4)三大宗教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请你谈谈对宗教实质的认识。(2分)一、选择题(共分)二、非选择题(共分)、(1)人物是指,的主张是 。(分)(2)(历史事件)是 评析_(分)(3)建议是 还有措施是_(分)()材料三说明了 ,你认为21世纪的人类可以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哪些智慧?(3分) 、(1)材料一指_制度,这个变化发生在朝代(2分)(2)材料二反映了制度“陛下”采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