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省情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641281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省情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六年级省情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学六年级省情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学六年级省情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学六年级省情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省情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省情教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学筹划一、学期教学的指引思想: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各地要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行和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克服单一知识灌输式的接受学习的弊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措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二、学期教学的目的规定:.使学生理解河南省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作懂礼貌、身

2、心健康的少年。2.对中小学生从坐立行语、体态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演习,使学生尽快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3协助学生结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增长智慧,懂得生活,体验幸福,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本。4着重发展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负责人的生活态度,增进学生在复杂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身心发展。三、学期改善教学的具体措施:1、让学生多看多说。在课堂中尽量的收集某些图片,让学生多理解我们河南的历史、地理知识。并说一说在她们心中尚有哪些喜欢的地方。2、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增长了知识,又获得了能力

3、。、加强小组合伙的能力,多给小组合伙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合伙,学会与同窗相处,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4.鼓励学生进行研究、讨论、调查、考察、参观、服务等具体活动。四、学期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周次教学内容周次教学内容上学期1省情课省情2课3省情3课4省情4课5省情5课6省情6课7省情课礼仪1、课9礼仪3、4课1礼仪、6课11礼仪7、8课1礼仪、10课13心理健康1课14心理健康2课5心理健康3课16心理健康课17心理健康5课1心理健康6课下学期1心理健康7课2心理健康课3心理健康9课心理健康1课心理健康11课6心理健康课安全教育1课安全教育、3课安全教育4课环境教育1、2课11环境教育3、课1法制教

4、育1、2课3禁毒教育1、2课14人口教育1课15人口教育2课五、学时安排:每周一学时。第一部分 省情第一课 中原崛起绘蓝图教学目的:、8月,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制定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拟定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的、基本途径、发展布局和战略举措,会就了全省21世纪头的宏伟目的。让学生理解这一远景规划。2、让学生理解、展望家乡美好的明天,坚信中原崛起、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励学生要为曾辉中原而不懈努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教学过程:一、 导课设疑:如果让你以我为家乡绘蓝图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怎么写呢?引出:必须先理解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

5、规划。二、 学习新知、学生读课文,初步理解纲要。2、报告交流如下问题:()、纲要是由谁在什么时间指定的?(2)、纲要的指定有什么重要意义?()、纲要中所规划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的是什么?(4)、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有哪些?3、教师重点知识点的解说:(1)、纲要的重要性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绘制的河南省到的发展规划,是指引河南经济发展、引领全省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大纲性文献,明确了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的与基本途径。(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的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000元。(3)、判断与否进入小康社会的指标

6、一方面是看城乡居民和农民的收入与否达到目的;一方面看与否有一班人都居住在都市市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0。(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三化: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城乡化步伐。最后实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老式农业现代农业、农民市民。三、课内交流1、想象一下: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你的家庭生活又会如何?2、如何实现自己家庭的小康生活目的?四、课堂小结1、河南省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同窗积极参与进来,而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从自身做起,从我们每个同窗的家庭做起,每个小家庭的小康目的的实现才可以真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2、回家后和父母交流,制定出家庭的奋斗目的,在河南省全面实现小康社

7、会的同步实现自己家庭的小康生活。3、课下作业:收集资料理解史来贺、吴金印、任长霞、吴玲第二课 红旗渠水万年长教学目的:1、 通过让学生理解红旗渠的故事,理解集中体现河南人精神的突出人物事迹,使学生结识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既是红旗渠精神,也是河南人的精神。2、 通过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更深刻的结识,培养学生热爱河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红旗渠精神,理解河南突出人物事迹教学过程:一、 导课调查:有谁去过红旗渠?理解学生对红旗渠的初步感知。 二、理解红旗渠精神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一段,初步理解红旗渠。、充足发挥你的想象力,让我们回到1960年,从如下几种

8、方面说一说红旗渠修筑的故事:(1)、修筑时间与当时的修筑工具联系起来,你有什么感想?(2)、红旗渠修筑的位置山腰,你会想到什么?(3)、你对“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一美誉如何理解?(4)、修筑时长,你怎么结识?3、讨论交流我们对红旗渠的修筑故事已经理解,懂得了修筑红旗渠是为理解决红旗渠人吃水问题,是造福子孙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你在林州人身上发现了什么精神?从哪看出来的?4、小结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三、 理解河南先进人物事迹1、 再入课题红旗渠水万年长,引出红旗渠精神要发扬光大,红旗渠精神也是河南人的精神。2、 交流河南名人的先进事迹及其身上的好品质学生

9、在班内交流史来贺、吴金印、任长霞、吴玲的先进事迹,发现她们身上的高贵品质。根据学生的交流状况,教师再做合适的补充。 四、说一说1、你身边或你熟悉的人中有这样具有崇高品质的河南人吗?、为什么会有人歧视河南人?五、课堂小结1、我们该如何从自身做起维护河南人的形象?2、查阅资料,理解河南突出的科技成就及科学家。第三课 绚丽的科技园教学目的:1、 让学生懂得河南突出的科技成就及科学家。2、 使学生结识到河南的科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了长足的发展。教学重点:懂得河南突出的科技成就及科学家。教学过程: 一、导课河南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领,河南有哪些突出的科学技术呢?学习绚丽的科技园。二、 学生

10、读课文,理解河南的科技三、 学生报告交流、科技成就展示五笔字型输入法河南南阳人王永民大豆纤维技术全球“第八大纤维”河南滑县农民李官奇2、科技明星当选的“两院”院士吴养洁、邬江兴、张铁岗 四、拓展学习教师简介王永民、李官奇、吴养洁、邬江兴、张铁岗等的先进事迹材料,理解她们的科研精神。 五、课内交流你有过小发明吗?你参与过某些科技创新(科幻画)活动吗? 六、课堂小结科技的创新才干带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但愿人们可以积极学习科学知识,争做创新型人才,为河南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第四课 可持续发展在河南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逐渐树立对的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发展观。2、让学生增强社会责

11、任感,并自觉地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去。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树立对的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发展观。教学过程: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由成语“杀鸡取卵”的理解引入可持续发展:把鸡杀了就不能再得到鸡蛋,地球遭到了破坏,不能再给我们提供资源,我们人类还能发展吗? 二、学生阅读课文 三、学生报告交流、河南发展中面临哪些突出问题?、如何实现河南的可持续发展? 四、集中解说、影响河南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1)、人口众多,人口增长快,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环境污染严重。(3)、生态遭到破坏。()、资源供应局限性。(5)、资源挥霍严重。、实现河南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问题入手

12、,针对问题谋求重要途径:(1)、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合理运用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3)、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步,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4)、尊重和关怀生物群落,注意保持生态平衡,避免物种减少、生态失调、环境恶化。 五、说一说为了河南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 六、课堂小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控制污染和挥霍,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从目前做起,从我们平常的点点滴滴做起,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你的家庭以你为领导,号召家庭所有成员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来。第五课 小康路上教学目的:1、 懂得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

13、理解河南农村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初步理解我省的小康村建设。2、 明白通过辛勤快动才干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增强学生发奋成才、建设家乡、振兴河南的信心。教学重点: 对农村劳动致富奔小康的结识。教学过程: 一、导课由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的引入,农村人如何提高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奔小康? 二、学习新课1、学生初读课文2、说一说(1)、你对“小康”、“小康户”、“小康村”的理解。(2)、改革开放后来,农民如何脱贫致富的?3、想一想(1)、自己的家庭与总目的中的距离有多远?是贫困户、富裕户还是小康户?(2)、你的父母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有什么打算?如果还没有什么打算,学了本课后你能对父母有

14、什么合理化的建议?4、交流把自己对将来我家的想法说给同桌听。5、理解河南有名的小康村(1)、学生初读课文后的结识交流(2)、教师补充解说河南四朵金花:漯河临颍的南街村、新乡的刘庄村、新乡的小冀镇、巩义的竹林镇的补充简介。 三、讨论你向往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 四、课堂小结实现小康生活是需要付出辛勤快动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小康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你们的家庭也绘好了蓝图,回家之后和父母沟通,指定出切实可行的家庭奔小康的规划来,早日实现小康户目的。第六课 中原都市大发展教学目的:1、 使学生理解河南省都市化的有关知识:都市化的基本含义,明白都市的发展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理解河南都市发展的大体进程,理解中原都市群建设的战略设想。2、 激发学生作为河南人的自豪感。教学重点: 中原都市群建设教学过程: 一、导课由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的引入,实现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快城乡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