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天潼路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64027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8.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天潼路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土建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天潼路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土建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天潼路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土建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天潼路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土建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天潼路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土建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天潼路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土建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天潼路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土建施工组织设计(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天潼路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土建施组1 工程概况51.1编制依据51.2 工程简介51.3 工程地质71.4 工程重点及难点111.4.1 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111.4.2 控制基坑变形与地面沉降,确保周边环境安全121.4.3 场区复杂地质条件与承压水降水121.4.4 12号线穿越段施工122 工程总体筹划122.1 施工目标122.2 施工总体安排132.3 施工计划安排152.3.1 工程进度计划152.3.2 材料供应计划152.3.3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162.3.4 劳动力组织计划193 施工总平面布置213.1 工程现场分阶段平面布置213.2 临时工程213.3 交

2、通组织253.3.1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253.3.2 交通组织措施254 深基坑施工方案264.1 方案综述264.2 围护结构施工264.2.1 地下连续墙围护264.2.2 SMW方案294.2.3 立柱桩施工方案304.3 地基加固方案354.3.1 方案概况354.3.2 施工工艺流程364.3.3主要技术参数374.3.4质量保证措施394.4 基坑降水方案404.4.1 降水目的404.4.2 布井思路与方案414.4.3 井结构设计444.4.4 成井施工方法454.5 基坑开挖与支撑方案464.5.1 方案概况464.5.2 开挖与支撑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84.6 结构施工

3、方案554.6.1 方案概况554.6.2 结构施工流程554.6.3 结构施工方法554.6.4 结构施工技术措施564.6.5 防水层及基坑回填施工584.7 施工测量604.7.1地面控制测量604.7.2 地下墙围护结构施工测量604.7.3 基坑开挖施工测量604.7.3主体结构施工测量614.8 施工监测方案614.8.1 编制要点、原则及依据614.8.2 监测内容和项目634.8.3 监测点布设634.8.4 观测频率及报警值645. 工程管理665.1 组织机构665.2 管理网络675.2.1行政管理网络675.2.2 安全管理网络685.2.3 质量管理网络685.2.4

4、 文明施工管理网络695.2.5 治安消防管理网络695.2.6 效能监察管理网络706. 质量保证措施706.1工程质量承诺与奖罚标准706.2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06.2.1工程质量目标706.2.2 质量检验标准706.2.3 质量保证措施716.2.4 确保车站工程质量的技术要求和措施757. 环境保护措施847.1 全面运行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847.2 环境保护方针857.3 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857.4 对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858. 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管线和建构筑物、交通配合、市容环卫和文明施工、消防、治安等各项措施及方案968.1 现场安全与文明施工968.1.

5、1 安全生产施工措施968.1.2 文明施工措施、消防、市容环卫、社会治安等各项措施1028.2保护管线和建构筑物措施1058.2.1 管线保护1058.2.2 建构筑保护1079 应急预案1079.1应急准备及响应程序1079.2事故信息报告1099.3 预警预防行动1109.4 事故分级1109.5 风险的规避和预防措施1119.6 不同类型突发事故预防及应急抢险措施1119.6.1槽段壁面不稳定,大量坍方1119.6.2地下墙接缝夹泥,导致基坑开挖阶段渗漏水甚至涌土、喷砂1129.6.3 边坡纵向失稳滑坡1139.6.4 支撑失稳,基坑崩塌1139.6.5坑底隆起1139.6.6围护结构

6、位移过大,周围构筑物管线沉降超标1139.6.7 降水引起周围地面沉降1139.6.8 防台、防汛措施1139.7 应急物资材料1149.8 应急演练和预案的评价及修改1141 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1、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天潼路工作井围护结构施工图(一)2、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隧道工程北段围护结构施工图(一)3、 外滩通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4、 外滩通道(北段)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初稿)5、 施工参照的主要技术规范见表(不限于):序号编 号名 称1GB50299-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GB50205-2001钢结构

7、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DBJ08-40-94地基处理技术规范6SZ-08-2000上海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7DGJ08-61-97基坑工程设计规程8DGJ08-236-2006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9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0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11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2DGJ08-11-1999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3GB500308-19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14CTJ49-9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15GB/T50326-2

8、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16DBJ08-202-92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17JGJ109-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18TB10203-2002J162-200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19地铁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车站、隧道1.2 工程简介上海外滩通道工程位于黄浦区、虹口区,为地下两层机动车通道,是上海中心城区规划的三条南北向主干道之一的东线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工程南起老太平弄及中山南路交叉口南侧,沿中山南路、中山东二路、中山东一路向北,至外白渡桥下穿越吴淞江、再穿越天潼路后向北转入吴淞路,在吴淞路东侧设吴淞路出入口即转为地面道路,终点位于武进路和吴淞路交叉口。另在延安东路和长治路各设一出入口匝道。线

9、路总体呈南北走向。在福州路、天潼路附近各设一工作井,其间为盾构隧道段。工程以福州路工作井为界,大体分为南北两个标段,福州路井向南,为南段;福州路井(不包括福州路井)向北,为北段。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北段)与工程有关单位如下:建设单位:上海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设计单位: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上海申诚隧道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监测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施工组织设计范围为:天潼路工作井、主线至武昌路端封墙,以及部分东长治路出入口匝道暗埋段,至武昌路端封墙。本段工程主线起讫里程为天潼路工作井至主线段端封墙NXK

10、1+120NXK1+220.2,全长100m;东长治路出入口匝道起讫里程为CK0+143.02CK0+220.5.0,全长约77.55m,其中CK0+143.02CK0+197.05与主线并线。 1、天潼路工作井:设计里程为NXK1+120.00 NXK1+142.00位于天潼路以南的东大名路、长治路交汇处,工作井的平面外包尺寸取为22.5m22.0m,;底板埋深26.5m;2、主线暗埋段BD1BD3:本段设计里程桩号NXK1+143.00NXK1+217.20,全长74m;3、东长治路匝道暗埋段CD1:里程桩号CK0+191.65CK0+219.5,全长27.85m;根据周边环境保护要求,本

11、段的基坑保护等级为一级,即坑外地面最大沉降量1H0,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量1.4H0(H0为基坑开挖深度)。根据规划要求,外滩隧道建成后,规划轨道交通12号线区间隧道将于主线暗埋段BD3、匝道段CD1CD3底板下穿越。1.3 工程地质1、地形、地貌特征和地面标高工程沿线场地属长江三角洲下游滨海平原地貌,拟建线路基本沿现有道路行进,周边已有高层、多层住宅及商业用房。线路地面起伏不大,实测陆域地面标高在3.303.50m之间。2、地基土层特征经勘察沿线场地标高-74.64m范围内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至上更新统沉积地层组成。根据野外钻探鉴别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结合静力触探及标贯试验成果,按其成因类型、土

12、层结构及其性状特征可划分为9层。本工程天潼路工作井底板位于1灰色粘土层,地下连续墙插入1草黄青灰色砂质粉土层,详情见附图1.3-01:工作井BD3地质剖面图。工程沿线各土层的土性描述与特征详见下表:地层特性表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层号土层名称层底标高(m)揭示层厚(m)土层描述Q431人工填土2.66-5.011.108.60陆域均有分布,土质松散。表层多为混凝土地坪,上部以杂填土为主,含碎石、砖块、煤渣、建筑垃圾等;下部局部为素填土,含小石子、植物根茎及贝壳碎片等。2江底淤泥-2.36-3.192.703.00吴淞江有分布,土质松散。以黑色淤泥为主,含较多黑色有机质、腐植物及少量小石子、垃圾等。

13、黄浦江新近沉积0江滩土(粘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1.91-14.711.0014.60吴淞江以南基本有分布,饱和,松散,欠均匀,含云母、有机质,偶夹腐芦苇根茎及螺壳片,夹较多粘性土,局部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有时为砂质粉土,中高压缩性。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滨海河口1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0.77-0.910.602.20仅少数孔有分布,可软塑,尚均匀,含少量氧化铁锈斑及铁锰质结核,夹少量团状粉土,土质从上至下变软,局部为粘土或淤泥质粉质粘土,高中压缩性。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3-1灰色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2.24-9.581.6010.00在吴淞江以北及延安东路有分布,饱和,松散稍密,欠均匀,含云母及少量贝壳碎屑,夹较多薄层粘性土,局部以粉质粘土为主,有时呈砂质粉土,中压缩性。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3-2灰色砂质粉土-7.67-17.350.9014.80在里程约K0+930WT以南及K3+180WT以北基本有分布,饱和,松散稍密,欠均匀,含云母、有机质及少量贝壳碎屑,夹薄层粘性土,局部为粘质粉土或粉砂,中压缩性。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Q42滨海浅海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4.84-8.100.706.80在里程约K1+550WTK2+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