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功臣分子克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639585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7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功臣分子克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余功臣分子克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余功臣分子克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余功臣分子克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余功臣分子克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功臣分子克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功臣分子克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子克隆技术实验报告应用生物技术0801 2008304201308余功臣2011年5月22日说明实验是由小组成员集体完成,实验报告以及结果分析由个人完成。小组成员:余功臣、晏星、何一鸣、伍良伟。试验时间由2011年5月8日至5月14日,共完成分子克隆、分子杂交和基因表达检测三大部分的实验。下列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试剂具体成分以及配置方式均未列出,详见分子克隆技术实验手册附录。一将M812载体上的水稻DNA片段亚克隆于pUC19载体上摘要运用碱裂解法抽提质粒载体pUC19和带有水稻目的DNA片段M812的质粒pU1301,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提取的质粒DNA的质量,用限制性内切酶BamI和Kpn

2、I处理pU1301和pUC19,将纯化的载体pUC19与回收的水稻DNA 片段M812连接后,将重组的DNA分子导入感受态细胞大肠杆菌菌株DH5a并在培养皿上培养。关键词碱裂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亚克隆 感受态细胞 重组子的转化1 前言亚克隆,即是将已经获得的目的片段进行进一步分析,或者进行重组改造等过程。其基本过程包括:(1)目的片段和载体的制备;(2)目的片段和载体的连接;(3)连接产物的转化;(4)重组子筛选。本实验中的目的片段和载体均来自细菌质粒,因此细菌质粒的抽提是目的片段和载体制备的核心步骤。本实验中以碱裂解法为例,介绍质粒的抽提过程。碱裂解法,是1979年由Birnboim和D

3、oly设计并发表的经典质粒DNA提取方法。其核心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线状DNA发生变性,质粒DNA维持环状。在高盐条件下作复性处理,变性的染色体会沉淀,从而将质粒DNA与染色体DNA分开。在pH值为8.08.3时,核酸分子带负电,在电泳时由负极向正极移动。采用适当浓度的凝胶介质作为电泳支持物,在分子筛的作用下,分子大小和构像不同的核酸分子泳动率出现较大的差异。核酸分子中嵌入荧光染料(如EB)后,在紫外灯下可观察到核酸片段所在的位置。琼脂糖凝胶电泳由于其操作简单、快速、灵敏等优点,已成为分离和鉴定核酸的常用方法。所抽提的质粒即用电琼脂糖凝胶电泳来检测。一般所抽提的质粒在琼脂糖胶上能够呈现三条带,因

4、为质粒有三种构型,即线状、环状、开环状。将所获得的载体质粒与带有目标片段的质粒进行重组,其包括载体及外源DNA片段的双酶切消化、目的片段的回收和载体的纯化、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体外连接、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等内容。DNA片段的克隆技术是分子操作的核心部分。将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一般有两种方法CaCl2法和电转化法,本实验中采用CaCl2法。本实验采用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利用冰冷的CaCl2处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可以诱导其产生短暂的“感受态”,易于摄取外源DNA。转化效率为106 107转化子/mg DNA。2 材料和方法2.1用碱裂解法抽提质粒2.1.1实验材料2.1.1.1菌液

5、携带pUC19质粒载体的大肠杆菌菌液携带含有水稻DNA片段的pU1301载体的大肠杆菌菌液。2.1.1.2培养基携带pUC19质粒载体的大肠杆菌和携带含有水稻DNA片段的pU1301载体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先采用含相应抗生素的LA培养基,后采用LB培养基。大肠杆菌菌株DH5a采用LB培养基。大肠杆菌在37培养。抗生素的使用浓度:氨苄青霉素,100g/ml;卡那霉素,50g/ml。2.1.1.3实验试剂Solution I; SolutionII; SolutionIII; 苯酚/氯仿; 异丙醇;ddH2O22.1.2两种载体的抽提步骤1. 取含有所需载体的大肠杆菌菌液于含有相应抗生素的LA培养基上

6、涂布或划线分离单菌落,37过夜培养;2. 用无菌牙签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含有相应抗生素的LB培养基中,37摇床250 r/min过夜培养;3. 吸取1.5ml菌液,12000r/min离心1分钟,倒掉菌液;吸取1.5 ml菌液,再次12000r/min离心1分钟收集菌体,尽量将菌液倒干净;4. 加入300ml 溶液 I,振荡打匀,重新悬浮细胞,震荡混匀(注意:应彻底打匀沉淀或碎块); 5. 加入300ml 溶液II,轻柔颠倒混匀,放置至清亮,一般不超过5分钟(最好不超过2分钟); 6. 加入300ml 溶液III颠倒混匀,放置于冰上10分钟,使杂质充分沉淀;7. 12000 g离心10分钟;8.

7、 吸取800ml 上清液(注意:不要吸取到飘浮的杂质)至另一Eppendorf管中,加入2/3体积的异丙醇,室温下放置5分钟;9. 12000 g 常温离心15分钟;10. 倒尽上清,加500 ml 75乙醇浸洗除盐,(放置片刻后倒去上清;或离心5分钟)11. 加40ml 灭菌超纯水溶解;12. 质粒的质量检测,-20保存。2.1.3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步骤 1.将洗净、干燥的制胶板放入制胶槽中,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调整好梳子的高度;2.称取0.24 g琼脂糖于30 ml 0.5TBE中,在微波炉中使琼脂糖颗粒完全溶解,冷却至温热时倒胶;3.凝胶凝固后,小心拔去梳子;4.将DNA样品与上样

8、缓冲液混合后将样品依次加入点样孔中(上样缓冲液含甘油或蔗糖,利于DNA样品沉入点样孔中;含有电泳指示剂,以指示电泳的进程);5.将制胶板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液,打开电泳仪,使核酸样品向正极泳动(注意点样孔在电泳槽的负极一端);6.电泳完成后切断电源,取出凝胶,放入0.5 g/ml的溴化乙锭(EB)中浸泡1015 min,在紫外透射仪上观察电泳结果并照相记录;(上样缓冲液含甘油或蔗糖,利于DNA样品沉入点样孔中;含有电泳指示剂,以指示电泳的进程。)2.2外源DNA片段在质粒载体中的克隆2.2.1实验材料所抽提的载体质粒pUC19和携带外源片段M812的载体pU1301;限制性内切酶:BamH

9、I和Kpn I;2.2.2 载体pUC19和外源DNA的限制性酶切及酶切效应检测(50 ml反应体系,用1.5ml tube,冰上操作) DNA 30 mlBamH I (10u/l) 1 mlKpn I (10u/l) 1 ml 10buffer 5 mlddH2O 13 ml分别取5 ml 酶切产物用0.81.2%凝胶检测酶切效果; 2.2.3 酶切产物pUC19的纯化步骤 1. 加入ddH2O 150 ml (扩大体积),加入200l氯仿/异戊醇(24:1),颠倒混匀后离心10 min; 2. 吸出上清,加1/10体积3M NaAc和两倍体积乙醇,-20放置15分钟以上;3. 12000

10、 rpm 4冷冻离心15分钟;4. 倒去上清,用75乙醇浸洗沉淀,风干后BAC DNA溶于10 ml ddH2O,pUC18 DNA溶于20 ml ddH2O(1.5ml tube中);2.2.4外源DNA片段M812挖胶回收步骤(上海生工公司生产的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 1. 通过琼脂糖凝胶将目的DNA 带与载体带分开;2. 紫外灯下用干净的刀片切下含目的DNA 带的胶块放入1.5ml离心管中;(注意:不含DNA 的胶尽可能切除,在长波长的紫外灯下切胶,并尽量缩短DNA 暴露在紫外光下的时间)3. 按400l/100mg 胶的比例加入Binding Buffer II , 50-60C 水

11、浴中10分钟,使胶融化,每2-3分钟混匀一次;(注意若胶的浓度较大需增加Binding Buffer II 的比例、增加融胶的时间,若胶块体积较大也需增加融胶的时间)4. 将融化的胶溶液转移到套放在2ml收集管内的UNIQ-10 柱中,放置2分钟,8000rpm离心1分钟;5. 取下UNIQ-10 柱,倒掉收集管内的废液,将UNIQ-10 柱放入同一个收集管内,加入500l Wash Solution ,8000rpm 室温离心1分钟;6. 重复5步一次;7. 取下UNIQ-10 柱,倒掉收集管内的废液,将UNIQ-10 柱放入同一个收集管内,12000rpm 室温离心15秒;8. 将UNIQ

12、-10 柱放入一个新的1.5ml 离心管内,在柱子膜中央加40l Elution Buffer 或水(pH7.0),室温或37C 放置2分钟;(提高洗脱温度到55C-80C有利于提高DNA 的洗脱效率);9. 12000rpm室温离心1分钟,离心管中的溶液即为回收的DNA 片段。2.2.5 连接反应(10l体系): 外源DNA 4 ml目的载体DNA 4 ml10 buffer 1 mlT4 ligase (1U/ml) 1 ml 16 C 水浴保温过夜2.2.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的转化2.2.6.1 CaCl2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步骤1. 前夜接种受体菌(DH5a),挑取单菌落于LB培养基

13、中37摇床培养过夜(约16小时);2. 取1ml过夜培养物于100ml添加有20mM MgCl2的LB培养基中,在37摇床上剧烈振荡培养约2.5-3小时(300rpm);3. 将0.1M CaCl2溶液置于冰上预冷;以下步骤需在超净工作台和冰上操作4. 吸取1.5ml培养好的菌液至1.5ml离心管中,在冰上冷却10分钟;5. 4下4000rpm冷冻离心10分钟;6. 再吸取1.5ml菌液,重复操作4、5;7. 弃去上清,加入100ml预冷0.1M CaCl2溶液,用移液枪轻轻上下吸动打匀,使细胞重新悬浮,在冰放置20分钟;8. 4下4000 rpm冷冻离心10分钟;9. 弃去上清,加入100m

14、l预冷0.1M CaCl2溶液,用移液枪轻轻上下吸动打匀,使细胞重新悬浮; 10. 细胞悬浮液可立即用于转化实验或添加冷冻保护剂(15%20%甘油)后超低温冷冻贮存备用(70)。3 结果和讨论3.1.质粒DNA质量检测3.1.1结果图1.质粒DNA质量检测图图1是质粒DNA提取后的凝胶电泳检测的图片,图中的各条带均可见表示所需质粒抽提成功,质粒DNA提取的质量一般。图片中1号为Puc19载体,图中可看到4条带,最靠近胶孔的为杂带,下边的3条带由胶孔至胶底依次为开环状质粒、线状质粒和超螺旋状质粒。图中2号为携带目标片段M812的载体pU1301,靠近胶孔有拖带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部分D

15、NA被降解。3.1.2结果讨论抽提质粒过程中,吸取上清时可能混入杂质,导致了1号泳道的情况,而2号泳道的降解可能是因为溶水后放置了太长时间导致,以后需要注意。3.2质粒酶切后凝胶电泳3.2.1结果 1 2 3 4 图2.质粒酶切后凝胶电泳图(1为puc19,3为pu1301)图2是质粒经BamH I和Kpn I酶切后凝胶电泳的照片,可以看出质粒的酶切都比较理想。32.2结果讨论本组在双酶切实验中质粒切割较完全,可能原因是注入酶时较谨慎,未带入多余的酶,因此酶用量事宜,未引起星星活性。此外,当底物和酶等成分均加入完全后,本组在实验中将其弹均,并进行短暂离心使其充分混匀,因此酶切结果较为理想。3.3大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