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639255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计24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热忱颠沛流离彭湃(bi)锲而不舍(q)B.侮辱微不足道污秽(hu)迥乎不同(jing)C.斑斓惟吾德磬徘徊(hui) 悲天悯人(mn)D.修茸鞠躬尽瘁 倔强(ju) 鲜为人知(xin)2.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尽管老师一再强调校园安全问题,有些学生却总是不以为然。B.在中国,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C.有些同学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口出脏话,实在让人深恶痛绝。D. 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3.下面句子

2、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说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B.一个好的比喻,或形似,或神似,或形神兼似,总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C.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D.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热情。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南水北调将给郑州的水系发展带来新契机 , 。 , 。 。而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节约保护、水生态综合治理等措施,更利于打造“河湖通、清水流、满岸美”的美丽郑州。另一方面,节约下来的黄河水用水指标也有一部分转换为生态用水、解决郑州市

3、生态水系缺水的问题这对于郑州的生态水系发展是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每年分配给郑州市5.4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其中建成区分到3亿立方米左右这些水一方面极大缓解了城市用水紧张局面A. B. C. D.5.古诗文填空。(8分)(1)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恋之情的句子是: ,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的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句子是: ,。(3)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6.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认同

4、甲乙两位同学谁的观点,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甲:祥子是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3分)7.遂平中学决定开展“孝心文化进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5分)(1)活动形式我设计请你根据示例,另外设计两项活动形式。(2分)示例:开展“孝文化”知识竞赛。12(2)主题班会我主持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孝行天下”主题班会,你被推举为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计30分)(一)阅读下文,做8-11题。(共16分)儿子的礼物琦君一位好友的女儿,寄来她在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给我看。内容是写她十几

5、岁的儿子在幼年时亲手雕了一对烛台送给她,做母亲的当然是万分珍爱。儿子渐渐长大了,有一天,他发脾气,顺手拿起一只烛台扔向母亲。母亲于吃惊与盛怒之下,拾起地上的烛台,竟连同柜子上的另一只一起扔进垃圾桶。儿子怔在那里,怨怒的眼神仿佛在说:“你扔吧,给你的东西,你爱怎么扔就怎么扔。”第二天一早,她后悔了,去垃圾桶边想把烛台拾回来,却已被清洁工收拾走了。她心头感到无比的刺痛,尤其是想起儿子当时雕刻的那番心意和所花的工夫。她叹息道:“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在失去之后才觉得格外可爱?”看着她的文章,我止不住泪水涔涔而下。我感触于母心之苦涩,也悔恨自己既不是一个孝顺体贴的女儿,又不曾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如今垂暮

6、之年,任纵横老泪也冲不去心头的伤痛。和作者一样,我也有一件儿子送的礼物,那是他在童年时用火柴棒搭起来的立体“快乐”二字。那真是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我是那么珍惜它,把它放在玻璃橱最妥帖最显眼的地方。年复一年,火柴棒的红蒂头褪色,骨架因胶水渐渐脱落而松散了,它已不能竖起放,我只好把它小心地收在一只盒子里。几度搬迁,我总是小心地带着它。现在,它就放在床边书架上,我常常端起盒子细看,真不能相信这是儿子的杰作。悠悠二十年岁月的痕迹,都刻在那一根根带有微尘的暗淡火柴棒上,而它所给予我的是一份诚挚的“快乐”。我心里有太多的感激,也有太多的感慨。记得那个深夜,他把房门关得紧紧的,亮着灯不睡。我以为他在偷看从摊

7、上借来的脏兮兮的“小人书”,几次敲门催他睡,他只是不理,我气得一夜未睡好。次日早晨他上学了,却见书桌上端端正正摆着这件精致的手工,边上一张卡片上写着:“妈妈,给你快乐。”我的感动无法名状,我真是快乐了好多时日啊!他渐渐长大了,我们母子时有争吵,他曾愤怒地出走,数日不归,我守着虚掩的大门,通宵达旦,看着“快乐”二字泫然而泣。固然儿子并没像这位朋友的孩子那样,拿起自己做的手工扔向我,但他对我珍惜这件礼物所表现的无动于衷,却使我心酸。每次央求他修补一下火柴棒的骨架,他总是漫不经心地一再拖延。我了解这是无法勉强的,时光不会倒流,童稚亲情不复可得。儿子成人了,我已老了。当年母亲说得对,“一代归一代,茄子

8、拔掉种芥菜”,母亲那时已知代沟无法逾越了。我再想想这篇文章的作者,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她在初中时,每周两次放学后,带了两个弟弟,背着书包到我家来读古文。他们专注的神情都还在眼前,一下子他们也将近中年了。她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尝到了做母亲的滋味。但在给我的信中,她仍幽默地说:“母亲来时,总是事事看我不顺眼。”这就是两代的不同吧。她在文章结尾时说:“希望儿子成长为一个有用而快乐的人。”足见母心尽管苦涩,却是永远满怀希望的。她道出了天下父母心,也给了我一份温暖与启示。我也不再为儿子送我的那一对骨架松散的“快乐”二字而感触万千了。8.请简要谈谈你对本文题目的含义及作用。(4分)9.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9、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4分)10.文章第段提到了“她”的母亲,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分11.文中“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二)阅读下文,做12-15题。(共14分)1000次赞扬他执着地坐在地铁站里,胡琴是他的全部。路上尽是行色匆匆的人,人们无暇关注他的演出,尽管他十分卖力,却只换来少得可怜的回头与驻足。想起家庭,他不由黯然,他与继母关系很僵。母亲走后,父亲和继母曾经找过他,恳求他回家,但他不肯,他从心底厌恶父亲与继母以及他们的家。从此,他的生活里只剩下了胡琴,他从小喜欢拉胡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靠胡

10、琴养活自己,甚至出人头地。他曾经在音乐学院的门口逡巡过,但昂贵的学费让他望而却步。他能做的只是在每天樱花路地铁站口拉胡琴给路人,这儿,成了他全部的希望。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走近了他,驻足片刻,认真地倾听着,然后笑着告诉他:“真不错。”一个陌生人的赞扬,让他麻木的神经为之一震,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油然而生,这是他卖艺以来第一次听到的赞扬,虽然出自一个陌生人,却让他泪流满面。他换了支曲子重新拉了起来,而那个女孩,则一步三回头地进了地铁站。接着,令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原来行色匆匆的人,有好几个都停下来听他的演奏,从三两个到十来八个,逐渐聚成了一个小圈。他们有的放下一两枚硬币,有的走到他的身边,告诉他:“不错

11、,继续坚持。”那个出现奇迹的晚上,他回到出租房里,第一次怀着兴奋与满足安然入睡。曾经消失殆尽的自信重新回到了身上。此前,他几乎要放弃,沮丧与失望让他差点摔了胡琴,但现在,他决定坚持下去。还是那个地铁站口,他还是会听到许多鼓励和赞扬,有些老年人,自备了小板凳,竟然坐在他的身边,长久地倾听着他的表演。因此,他格外地卖力,悠扬的琴声在肆虐的寒风中进入了人们的耳朵,振作了让人们麻木疲惫的精神,也进入了人们的心里,在这样一个凄冷的寒冬,为无数人带去了希望。半个月后,一个中年人路过他的身边,驻足了片刻,然后进入了地铁站,可是,仅仅一会儿,他又折了回来,待一曲终了,他问:“你愿意到我的茶馆里去吗?我开了家茶

12、馆,想加点传统音乐表演,正缺人。”第二天,地铁站里少了那个沉浸在音乐里的卖艺少年。他在茶馆里上了班,工作十分快乐,在台上表演不正是他的梦想吗?这儿幽静典雅的氛围也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继母过来看望他,为他带来了爱吃的饺子,他对继母没有好脸色,冷冷地拒绝了她,也让她以后不要再来。继母一脸难堪和无奈,却仍旧坐着没动。继母还不走,他发了火,茶馆老板这时却走了过来,十分热情地招呼继母。他呆住了,继母看着他的脸色,慌忙告别了。继母走后,老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有这样一位母亲,应该好好对她才是啊。你知道吗?你在地铁口拉琴,而你的母亲,则在去地铁必经的各条路上为你送宣传单,并且请求每一位接传单的行人,能够在她

13、的儿子身边驻足片刻,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笑,鼓励一下你,正是你母亲的这份恳切感动了我。人的才华固然重要,但情感比才华更重要,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他这才知晓:继母的无数恳求,让他得到了1000次甚至更多陌生的赞扬,重新点燃了他人生的希望之火。让他赢得赞扬的不仅仅是他的琴艺,更是一位母亲恳切的心。1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13.文章第段交代少年的家庭背景有何用意? (3 分)14.文章第(15)段中茶馆老板的话有什么作用? (4 分)15.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拉胡琴的少年,有人则认为主人公是少年的继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 (4分)三、古诗文阅读

14、。(共计16分)(一)阅读卖油翁,回答16-19题。(12分)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6.解释下面划线词语。(2分)(1)陈康肃公善射 善射:(2)但手熟尔 尔:17.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18.本文的主要写法是什么?试举例加以分析(3分)19.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做题20-21题。(4分)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所展现的画面。(2分)21.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四、作文。(50分)22.以“伴我远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作文。 (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