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63855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工业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工业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工业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工业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工业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工业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工业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感觉的适应B.联觉C.感觉的对比D.味觉3、下列哪个选项是根据动机对活动作用大小划分的。()A.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B.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C.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4、”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5、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A.社会心理B.社会知觉C.社会态度D.社会归因6、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得B.罗杰斯C.威特海默D.斯金纳7、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象安徽工业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

2、0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得分评卷入一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美国的心理学家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2、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 ,又称注意的 。3、思维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 和 的反映。4、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 和 两大部分。5、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把它分为 和。6、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和内化。7、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 和。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

3、于 的客观事物的 的反映。9、表象具有 和 特点,它是介于感知和思维的中间环节过度阶段。10、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和 功能。得分口评卷人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C.社会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现象是()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8、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A.人际沟通B.人际交往C.亲和行为D.人际关系9、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

4、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10、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A.道德认识B.道德意识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11、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现成方案与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A.常规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C.直觉性思维D.分析性思维12、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A.选择性B.显着性C.投射性D.两极性13、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14、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

5、恒常性15、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A.都是好的B.都是坏的C.有好有坏D.无好坏之分16、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出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A.知觉B.重现C.表象D.想象17、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广度18、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A.全体性B.科学性C.主体性D.发展性19、“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20、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得分评卷人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

6、、()印度狼孩“卡玛拉”事件说明了社会现实与生活实践在人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2、()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正迁移。3、()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4、()在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5、()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弱。6、()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7、()无意识水平,指个体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对外环境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态。8、()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9、()情绪是人和动物都有的。10、()神分析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得分1评卷入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试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其培养。2、启发式策略包括哪

7、些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3、意识有哪些特征?得分评卷入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而 .2、感觉:3、性格的情绪特征:4、息志:5、特殊能力:6、注意的范围:7、倒摄记忆:8、有意想象:4、马斯洛是怎样划分需要层次的?5、培养创造思维的具体方法。6、动机有哪些分类?什么是生理性动机?什么是社会性动机?得分评卷入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动机的内涵及功能,举例说明动机强度与工作、学习效率的关系。并结合个人经验,阐 述个体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与作用。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加德纳2、广度 范围3、间接概括4、心理过程 个性过程

8、5、集中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6、服从、同化7、保持 再现(或回忆和再认)8、感觉器官个别属性9、直观形象性 概括性一10、适应环境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信息传递的功能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A2、A3、A4、A5、A6、 B7、C8、A11、A12、C13、A14、D15、D16、C17、B18、B19、C20、C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

9、心境等方面的特征。4、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 目的的心理过程。5、特殊能力:是指为完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它是在特殊的专门领域内必须的能力。6、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广的注意 特征。7、倒摄记忆:是指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一8、有意想象:又称为随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对2、错3、错4、错7、对8、错9、对10、错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特征:1、

10、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的答案;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4、灵感状态;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相象的参与。_2、答:启发式策略包括如下一些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1、搜索策略2-目的一一手段分析3、爬山法4、逆向推理法5、类似法6、其它的一些方法3、人类意识概括起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意识的觉知性,它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指人对外界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件的了解。件的变化而发展的.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2)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需要的五种层次:从

11、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 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 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5、( 1)要让学生了解关于创造思维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规律,掌握创造思维特点和构成要素。(2)要引导学生对照自身的思维特点,找出优缺点,扬长避短,认准努力方向。(3)要在学习上自觉地训练,开发自己的创造思维,消除思维惯性,克服思维惰性,不人 云亦云,不唯名人言论是从,不局限于一家之言,独立思考,创造性的去学习。一(4)要让学

12、生学会科学用脑,充分利用思想高潮。6、根据与动机相关的需要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将动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生理性动机起源与生理性需要,它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机。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起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比较高级 的动机。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1、答:动机的内涵:动机是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 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例如,热时寻找比较凉爽的地方;饿时寻找食物并奔向有食物的场所; 渴时寻找水源等。这

13、时,需要就成为人的活动的动机了。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很多学生为 了出国参加“新梦想”的英语培训班,最后参加托福考试、签证面试等。对于更好的学习英语 知识,是这些学生的需要,目标就是通过考试,通过签证面试,这就是他们参加英语培训班的 动机。动机的功能:一)激活功能 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 向活动状态。如为了获得妈妈的赞扬而听话的小孩儿。_(二)指向功能 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 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三)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

14、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偏离目标时,动机 就会将其调整回目标中来。6月份的高考,考生们想要考上目标大学,这就是动机的激发功能;为了制定详细的学习计 划,按部就班地复习,这就是动机的指向功能;当觉得自己很疲倦,想要放弃的时候,想到自 己的目标大学,就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坚持下去,直到完成高考,表现出了动机的维持和调整 功能。人的性格和主要和遗传和环境有关,其中又以后天的因素为主,所谓遗传其实也是和环境联系的,我们有的时候和父母很象,是因为我们和我们的父母从小一起生活不自觉的模仿了他们 的言行,还有父母和我的关系,我们家庭的气氛是否融洽,是否独生子女,出生顺序,家庭模 式,父亲在性别分化上最重要的作用,还有学校对人的性格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啊, 生活的集体啊,老师的言语啊,最后我们的社会对人的性格也有影响,社会道德啊,风气等等自我意识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1)家庭环境 家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它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家庭自然结构状况(2)学习环境 包括教师的教育态度、思想教育、校风、班风、体育锻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