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因素探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63802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因素探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因素探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因素探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因素探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因素探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因素探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因素探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因素探新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效益逐步提升。到2011 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 9431 户,投资人16983人,雇佣人员 93157人,注册资本210亿元,非公有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占比达75%。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市场主体 ( 包括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 ) 达 10 万户,比上年增长8%;注册资本200亿元,比上年增长44 3%。全市新增驰名商标 1 件,著名商标23 件,注册商标258 件。全市已有33 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已有汉森制药、太阳鸟游艇两家公司成功上市,艾华集团等 10 多家企业准备上市。拥有45 家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 家国家级“守合

2、同重信用”企业。以上数据充分说明,非公有制经济无论从生产规模、经营效益、从业人数来看,还是经济规模所占比重、税收贡献率来看,都已成为益阳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活力日益增强,主导地位得到体现。益阳市在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发挥着十分重要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2011 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50 亿元,同比增长13%;全市33 个行业大类中,有27 个行业产值过亿元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90 家,其中有90 家产值过亿元,有5 家过 10 亿元。为数很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比如艾华电子集团、口味王槟榔、洞庭辣妹子公司、克明面业、东方水泥、口口香米业等企业,在推动该

3、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力得到提升。近年来,益阳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规模持续扩大、效益持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愈来愈高,竞争实力越来越强,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型能源、新型材料、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建材、化工、造纸、纺织等支柱产业,产业集群雏形初显,产业链条有效拉长,已经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体。 2011 年,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值 12 亿元,有色金属冶炼业实现产值40 亿元,建材业实现产值30亿元,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00 亿元,等等,非公有制经济在这些支柱产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随着农业生产信息化、机械化、集

4、约化和社会化水准的持续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加快,农业市场越来越大,农业的商品化率也越来越高, 2011 年全市农产品商品率达 73%。 2011 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60 亿元,非公有制经济所作的贡献占到一半以上。 (四) 发展领域有效拓宽,覆盖越来越广泛。益阳市非公有制经济随着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改善,发展领域快速拓宽,覆盖范围迅速扩大,已经由传统的服务、种植、建筑业等向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等工业领域发展,并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产品质量明显提升,产值明显增强,效益明显转好。益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企业规模不

5、大,总量较小,应对市场变化的水平弱。当前,益阳非公有制企业中,绝绝大多数个体私营户都是手工作坊式的小本经营,缺乏规模优势,存有散、小、弱的问题。私营工业企业户均注册资金、雇工人数、产值、利税等主要指标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仅2009年,益阳十大产业平均每家企业的产值8092 万元,增加值2042 万元。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108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19 家,完成增加值164 41 亿元,分别占全省的 5 8%和 3 9%;户均销售收入7371 万元,户均利税 399 万元,户均利润 208 万元,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3 9%、 35 8%和 45 1%。益阳虽然初步形成了一批非公有制龙

6、头企业,但其自身的整体实力和创新水平较弱,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水平有限,与其他中小企业协作关系又不太紧密,普遍存有“自顾自家”、“闭门造车”、“各自为政”的现象。( 二)产业集群度较低,市场拓展水平不强。市县工业园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关联度不高,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而且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集中在园区内的企业仅仅仅仅空间地理上的聚集,数量上的简单汇集,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园区产业特色不明显。各地都确定了自己的主导产业,有的园区主导产业有四、五个,协作水平不强,产业雷同现象比较普遍。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产品生产配套水平不强,整体市场竞争优势缺乏。企业生产大多集中在产业链的低、

7、中端节点,产品比较单一,结构趋于雷同,系列化产品 偏少,创新性产品更是难得一见,产业链条延伸得不够长。比如,益 阳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事机械制造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为外地企业提 供零部件生产,有色冶金行业主要是为他人提供原材料,木业产业基 本停留在原料采购到单板初级加工的环节。即使有些企业生产面向市 场的终端产品,如科力远、纳爱斯、沅江纸业等,他们生产所需的主 要原辅料,也还有相当部分需要从外地采购。( 三)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水平比较弱。益阳近年来虽然培养 并涌现出了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但从整体来看,全市非公有制工业 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依然普遍偏低。一是企 业技术装备

8、水平整体依然落后。全市竹木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 企业生产设备简陋,设备精度很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水平欠缺。很多生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少, 创新不够,产品升级换代进程缓慢。比如传统的纺织业,当前主打产 品还是以初加工、低档次的粗支纱、白坯布为主,有一定科技含量、 附加值较高的高档纺织产品比重小。三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少。当 前,益阳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的很多企业仍以贴牌和加工为主, 有的即使拥有一批拳头产品,但在市场上真正叫得响、走得开的产品 和商标不多。四是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的产品少。据调查,某县的 加工型非公有制企业几乎全是资源消耗型企业,特别是一

9、些采矿企业, 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给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导致企业的发展前景堪忧。( 四)企业人才缺乏,管理决策水平不强。益阳的非公有制工业经济起 步于改革开放之初,大多是从办“父子店”、“夫妻店”、“兄弟店” 和“朋友店”开始,基本是靠以亲情、友情为纽带的家族式、合伙式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企业。在企业发展初期的原始积累阶段,这种管理模式应该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的加快发展、规模的持续扩大,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一是名义上产权清晰, 实际上权属不明。很多非公有制企业是亲戚朋友合伙创办的,有的出了钱,有的出了力,到底各占多少股份、利润怎么分配,没有严格的制度规

10、范。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合伙人之间的财产份额难以分清,引发一系列产权纠纷,很多企业所以解散、解体甚至倒闭。二是部分企业因要承担财产上的无限责任,使企业主面临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压力。据调查,益阳非公有制企业虽然绝大多数实行了公司制或者实行了公司制改造,但仍有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是独资和合伙制企业,企业主及其家庭对企业债务要承担连带的无限责任。三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家长式管理为主,难以作出科学决策。一部分经营者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凭经验闯天下、看胆略撞财运,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实行资本运作的水平,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的观点根深蒂固。绝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管理决策和生产经营

11、完全是个人说了算,决策论证不够、程序简单,因而常常出现决策失误。四是企业主自身素质不高,又不注意引进管理人才。有相当一部分业主受教育水准普遍较低,文化素质不高,而且又不太注意参加学习培训提升自我。受经营者知识水平、结构的限制,难以适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在实践中出现部分民营企业经营者的企业管理方式落后,完全凭经验管理企业,有的经营不善,造成亏损,致使不能正常发放工资、不能正常办理社保、医保,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导致民营企业的社会信誉度不高。很多企业在人才问题上舍不得花钱,人才引不进来。有的即使来了,也容易跳槽。( 五) 发展环境欠优,持续快速发展水平不强。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比,非公有制企

12、业在准入门槛、审批环节、税费标准、资金融通等方面缺乏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待遇,前置审批环节众多、手续繁杂、关卡重重 ; 税费负担较重,建设、土地、环保、水利、税收等方面费用的收取标准,相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偏高 ; 融资渠道比较窄,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更多地注重和青睐大客户、大公司、大企业,不愿也不敢放贷给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使得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受到极大的制约。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方面,有的政策出台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政策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操作性不强,基层难以落实到位,出现执行部门之间扯皮推诿,政策束之高阁甚至失效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有的部门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不强,

13、没有即时转变观点,习惯于惯性思维和传统做法,不同水准地存有“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的现象,政策落实过程中“中梗阻”现象比较普遍。经营环境欠宽松。政务公开不彻底,隐瞒相关政策或政策执行不力的现象不同水准地存有。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导致“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服务非公有制企业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不健全、不完善。索拿卡要现象在执纪执法部门中依然存有,变相收费的问题比较突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堪忧。益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思想观点转变不够。与广东、浙江、福建等沿

14、海经济发达地区历史悠久的重商传统不同,益阳地处湖南的西北部,属典型的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耕文化”根深蒂固,“官本位”文化比较浓厚,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难以形成,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重国企、轻民企”的传统狭隘思维仍然不同水准地存有,一些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不能也不敢理直气壮地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害怕有“傍大款”、搞权钱交易之嫌。有的金融机构担心非公有制企业没靠山,贷款风险大,不敢贷款给他们。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主过于看重近期利益,而忽视企业长远持续发展,致使企业发展出现先天不足、后天难为,容易在竞争激烈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淘汰。还有的企业对外开放意识不强,缺乏国际视野,更不善于利用国际国内

15、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谋求企业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 环境条件客观制约。基础条件欠佳。有些县市还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发展有差别 ; 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山区县相对来说,资源丰富一些,湖区相对贫瘠一些; 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相关产业带动水平弱。发展环境不优。相关政策的落实和配套不力,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一些部门仍然存有政务信息不透明、服务观点不够强、甚至与企业争利的现象,非公有制企业享受的权利待遇和公平竞争机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有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企业设立前置审批环节多,手续杂,关卡多,增加了民间投资创业的难度; 税费不公,负担偏重,税收、土地、环保、水利等方面的税费收取标准,相对国有、外资企业来说偏高,影响了非公有制企业的效益;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服务,没有一个权威的主管部门归口,容易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重复收费、效率低下。社会舆论环境也亟待优化。一些媒体热衷于非公有制企业的负面报道,习惯将民营企业家与“黑”、“恶”联系在一起,正面典型宣传做得不够,一定水准上影响了非公有制企业的整体形象。( 三) 融资渠道不够畅通。资金短缺、融资难是益阳市非公有制企业长期存有的老大难问题。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怕担风险,信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