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整理.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636736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整理.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1、 影响人类健康因素和主要的因素,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增加的原因。影响健康的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健康服务因素(医疗只是其中的一局部)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增加的原因行为方式的改变2、 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和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核心问题。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

2、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和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1促进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环境的健康2预防在生命不同阶段中相关的危险因素3促使个人和社区人群降低因不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所致的危险4降低性别种族、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公平性,特别关注脆弱人群的健康。主要策略: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支持性环境;3强化社区行动;4开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健康教育主要特点:1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2以行为改变为主要目标3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4注重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核心问题:1行为改变: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

3、组织行为的改变。2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自我或互相学习取得经验和技能;有计划、多部门、多学科的社会实践获取经验;包括整个卫生体系和卫生服务的开展。3和卫生宣传不同: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同事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需的条件以促使个体、群体和社会行为的改变。3、 在健康促进中,政府的角色领导工作,多元、全方面领导4、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教的关系1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2健康教育针对的对象是个体,健康促进针对的对象是社会环境,3健康教育的手段是卫生宣传,健康促进的手段是公共政策4健康教育是双向的,具有反响性,健康促进是单向的5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环境因素6健康促进=健康教育+行政手段5

4、、组织管理的一般程序和手段,管理工作的核心核心:目标管理一般程序:计划、组织、用人、指导和控制重点:一、理念开发 二、环境分析 三、目标管理 四、组织协调 五、队伍建设和能力培养 六、评价 七、健康教育的组织原如此6、环境情况明确后,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什么目标管理是管理的核心,环境情况明确后,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制订健康促进的目标。7、理解社会大卫生的理念【摘录PPT】社会大卫生是以当代管理学理论之一“协同论为理论根底。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强调组成伙伴关系(partnership)以适应全球化趋势。在墨西哥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卫生部长宣言认为:“承认促进健康和社会开展是

5、政府的核心义务和职责,并由社会所有部门共同分担。据此,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由多部门、多学科以与群众代表组成的极具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权威机构健康促进委员会。8、健康相关行为的含义,分类,并能区分和理解不同的行为的类型健康相关行为指的是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按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两种。促进健康行为分类(1) 根本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根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等(2) 预警行为,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使用安全带(3) 保健行为,(4) 避开环境危害(5) 戒除不良嗜好危险

6、健康行为分类:(1) 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2) 致病行为模式;A型、C型(3) 不良疾病行为(4) 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9、生命周期的阶段按个体生命周期,行为开展分四个阶段被动开展阶段03岁主动开展阶段312岁自主开展阶段12岁至成年巩固开展阶段成年以后10、 健康相关行为转变理论的三个常用模式,着重掌握健康信念模式,熟悉阶段模式,能分析行为执行者分别处于哪个阶段。1知信行模式: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与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即知识信念行为。 知知识和学习是根底,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以吸烟有害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把吸烟有害健康、

7、吸烟引发的疾病以与与吸烟有关的死亡数字等知识传授给群众;群众承受知识,通过思考,加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烟的健康行为模式。2健康信念模式 基于信念可以改变行为的逻辑推理。人们具有某种知识、意识到某个些与健康有关问题的严重性后,从自身的需要出发,通过权衡利弊,如果利大于弊,那么他就会主动要求承受专业人员的建议而采取某种有益健康的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根本内容:3行为转变阶段模式无转变打算阶段没有准备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对行为转变毫无思想准备,也不知道不健康的行为的危害性,对于行为转变没有兴趣。 转变策略:帮助提高认识,让其从本质上,和自身需求

8、上认识到危险行为的害处,推荐有关读物和提供建议。在这一阶段,如果危险行为执行者本身对危险行为不了解:只要给他传输相应的知识。已经知道一定危害,但不愿意改变的人:很难让危险行为执行者采纳别人的建议,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权威。打算转变阶段犹豫不决阶段 定义: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与其严重性,但下不了决心或者没有信心去改变,把改变不健康行为放到未来去考虑。 转变策略:危险行为执行者没有信心改变,要帮助其确立信心,促进展为转变,协助他们拟定行为转变计划,和转变方法。转变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定义:也称转变准备阶段。开始做出行为转变的承诺并有所行动。 转变策略:提供应他转变的方式,帮之他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9、一般要采取逐步转变行为的步骤。找到在行为转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确定克制的方法等。 转变行为阶段行动阶段 定义:人们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但许多人在行为转变过程中没有计划、具体目标,如没有他人帮助的安排,往往要导致行动的失败。 转变策略:争取社会的支持和环境的支持、替代疗法、增强其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动力等。 行为维持阶段维持阶段 行为已经取得成功,但是如果外环境或者自身毅力不强,那么可能会前功尽弃,所以这一阶段以强化为主。创造支持环境和建立互助。11、 行为危险因素对疾病和死亡的影响比例12、 A型、B型和C型行为模式的特点A型行为:不是单一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表现方式,而是包含以人格为根底

10、,性格和情感元素的一个复合因素群或行为群。是一整套的外显行为,是介于典型的型行为到典型的非A型行为之间的行为连续体。B型行为:是与A型行为相反的一种类型,缺乏竞争性,喜欢不紧X的工作,喜欢过松散的生活,无时间紧迫感,有耐心,无主动的敌意。C型行为:又称癌症易感性行为模式,容易患上癌症或加速癌症的开展的模式。即对愤怒的压抑,可表现为:与别人过分合作,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对别人过分耐心;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不表现负性情绪,特别是愤怒,屈从于权威等。13、 疾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预防保护性行为:预警行为、保健行为、避开环境危害行为、戒除不良嗜好二级预防:求

11、医行为三级预防:遵医行为、病人角色行为14、 传播活动的分类,哪个是人类最根本的传播活动分类:人际传播【最根本的】;大众传播;群体与组织传播;自我传播。15、 建立传播关系的三个根本条件。共同经验域,契约关系,反响。16、 传播的要素,理解传播的模式传播的要素:传者、信息、传播途径、受者、效果健康教育工作者选择传播渠道的原如此:1保证效果原如此:首选原如此、根本原如此2针对性原如此:视具体情况和对象选取传播渠道3速度快原如此:最快的途径传递给受众4准确性原如此:信息能准确地送达受者5经济性原如此:其它条件相当时,考虑经济成分拉斯韦尔5W模式谁? Who?说了什么? Says What?通过什么

12、渠道? In Which Channel?对谁? To Who?取得了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17、 传播的特征n 1、对传播者有特殊的素质要求n 2、要求信息具有科学性n 3、健康传播对象具有多样性与广泛性n 4、健康传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n 5、健康传播强调互动性n 6、健康传播实践活动具有复合性社会性,普遍性,工具性,共享性,互动性,18、 健康传播的出发点。 出发点:“人人健康19、 熟悉人际传播、把关人又称人际交流或亲身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face to face直接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换。它是个体之间相互沟通最根本的传播形式和建立人际关系的根底。把关人 定义:

13、指在信息传递路线上,决定让哪些信息通过的人。 职责:对信息进展选择、取舍、突出处理与删节等。 组成:可以是本行业的一些专家,也可以是行政领导者,也可以是普通工作人员。传者和把关人之间的关系 信源由传者发出,而非把关人发出 传者有时既可以是传者,又可是把关人,但把关人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出现的。把关人把传者制定的信息改变后再传,那么就形成了新的传播活动。20、 熟悉人际传播技巧、非语言传播的内容1人际传播技巧:谈话技巧、非语言技巧、倾听技巧、提问技巧、反响技巧、组织小组讨论技巧2非语言传播技巧1无声的动姿:即动态体语。手势、触摸、眼神与注意力、面部表情等2无声的静姿:又称静态体语,通过体态、姿势

14、、仪表服饰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3有声的类语言:语调、语速、音量的变化、节奏4时空语:利用时间、环境、设施和交往气氛所产生的语义来讲解事物,传递信息。21、 理解5求心理受者的心理特点 :求新心理;求真心理 ;求近心理;求短心理22、 理解各种反响的方法积极性反响:肯定,认同。消极性反响:不赞同。模糊性反响:没有明确明确立场。鞭策性反响:激励健康传播对象树立更高层次的目标,以促使其达到更完善、更健康的境界。情感性反响:对对方的感情流露作出恰当的反响,表示对对方的理解。23、 熟悉剧场测试法、把关人调查法、重点人群调查法24、 健康信息的特点1信息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指导性。2讯息表达形式的设计

15、应根据传播目的和受传者需求。3符号和讯息的抽象层次要适合目标人群。25、 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1知晓健康信息:最低层次,感知信息2健康信念认同:中层次传播效果。受者承受健康信息,并对信息中的健康信念认同3态度转变:改变受众原有的不健康的态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4采纳健康的行为:最高层次;最终目标26、 规划设计的原如此?目标原如此、整体性原如此、前瞻性原如此、灵活性原如此、可行性原如此、参与性原如此、成功性原如此27、 规划设计的三个模式,重点是格林模式,每个阶段主要的工作。社区评估。组成:1诊断阶段和需求评估即PRECEDE阶段 2执行阶段即PROCEED阶段格林模式的具体步骤步骤1:社会学诊断通过估测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为起点,评估他们的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