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考核总结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633686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考核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考核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考核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考核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考核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考核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考核总结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考核总结报告(20042006年度)考核评审专家组(2007年12月12日)本次校级重点学科的周期考核是我校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专家组受学校委托,遵照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期满考核工作方案,于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对全校21个校级重点学科20042006年度周期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核评审。兹将情况报告如下。一、考核评审的依据考核评审工作必须有所遵循。此次考核评审工作的依据是学校正式发文“有言在先”的有关规定,主要是下列四个文件:2003年9月9日绍学院发200384号文件学科建设规划(2003-2010年);2003年11月28日绍学院发2003115号文件绍兴文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与管

2、理暂行办法2003年10月20日绍学院发2003102号文件各层次重点学科、重点扶植学科的科研考核标准;2003年10月20日绍学院发2003101号文件绍兴文理学院校级学科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四个文件可供凭借和对照的主要内容如下:1学科建设规划提出的相关要求(绍学院发200384号文件)学科建设目标:到2010年,努力使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计算数学等学科进入省级重点学科(A类);争取有学科进入教育部重点学科行列,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学科。其他校级重点学科争取有3-5个进入省级重点学科(B类)。启动新一轮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使校级以上重点学科达到15-20个。以硕士学位点的要求建好重点

3、学科。第一层次重点学科六个,争取在2006年前达到硕士学位点的要求。具体学科是:中国古代文学、计算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细胞生物学、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有机化学。第二层次重点学科六个,争取在2006年前达到硕士学位点的要求。具体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三层次重点学科九个,争取在2010年前达到硕士学位点的要求。具体学科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应用数学、岩土工程、环境科学、基础数学、理论物理、汉语言文字学、民商法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队伍建设目标:第一层次的重点学科,争取在2006年前达到:60岁以下,在国

4、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学术地位与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1名以上;60岁以下教授8名、博士8名以上,学科梯队合理。第二层次的重点学科,争取在2006年前达到:60岁以下,在省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学术地位与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1名以上;60岁以下教授5名、博士5名以上,学科梯队合理。第三层次的重点学科,争取在2006年前达到:60岁以下,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具有学术潜力与发展前途的学科带头人1名以上;60岁以下教授3名、博士3名以上,学科梯队合理。重点学科每三年评定一次,实施动态管理。以必备条件和科研量化条例为依据,进行目标管理。对三个层次的重点学科每年进行考核,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科将予以提升层次奖

5、励,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警告、降级直至淘汰处理。2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绍学院发2003115号文件)第十五条 建立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制度,分别按照重点学科三个层次的考核要求进行考核。第十七条 重点学科建设期满后,由校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重点学科,可继续申报下一周期校级重点学科;对建设成效不明显的学科,取消下一周期重点学科的申报资格。3各层次重点学科、重点扶植学科的科研考核标准(绍学院发2003102号文件)第一层次重点学科:(1) 平均科研分达到要求的300%以上。(2)科研项目: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项/年(第一位)(3)科研经费:人文社科类:15万元

6、/年;经济、理科类:30万元/年;工科类:60万元/年。(4)论文专著:人文社科类:一级以上刊物论文(含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5篇(部)/年,(其中SSCI收录1篇/年);经济、理科类:一级以上刊物论文(含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4篇(部)/年,(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1篇/年);工科类:一级以上刊物论文(含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2篇(部)/年,(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1篇/年)。(5)获奖:三年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理、工科类含专利和省级及以上鉴定成果)。(6)人才培养: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第二层次重点学科:(1)平均科研分达到要求的200%以上。(2)科研项目: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年(

7、第一位)。(3)科研经费:人文社科类:10万元/年;经济、理科类:20万元/年;工科类:40万元/年。(4)论文专著:人文社科类:一级以上刊物论文(含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3篇(部)/年;经济、理科类:一级以上刊物论文(含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2篇(部)/年;工科类:一级以上刊物论文(含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1篇(部)/年。(5)获奖:三年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理、工科类含专利和省级及以上鉴定成果)。(6)人才培养:开展研究生班培养工作。第三层次重点扶植学科:(1)平均科研分达到要求的150%以上。(2)科研项目: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0.5项/年(第一位)。(3)科研经费:人文社科类:5万元/

8、年;经济、理科类:10万元/年;工科类:20万元/年。(4)论文专著:人文社科:一级以上刊物论文(含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2篇(部)/年;经济、理科类:一级以上刊物论文(含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1篇(部)/年;工科类:一级以上刊物论文(含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0.5篇(部)/年。(5)获奖:三年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理、工科类含专利和省级及以上鉴定成果)。(6)人才培养:参与研究生班培养工作。考核等级:(1)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2)凡达到相应层次要求五条及以上者为优秀,四条为合格,三条及以下者为不合格。4学科带头人考核基本要求本次是对重点学科进行周期考核,而并非对所有校级学科带

9、头人进行周期考核。但考核重点学科势必涉及学科负责人,因此在学科周期考核中,作为校级学科带头人的学科负责人,自然同时需要接受考察。考察的依据是学校校级学科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绍学院发2003101号文件)。相关内容有:考核:学校按“严格考核,优胜劣汰”的原则,对学科带头人进行考核。期满考核在任期结束时进行。期满考核不合格者,取消校级学科带头人资格。期满考核目标:其中期中考核的后两年考核按期中考核基本要求执行,同时使所在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或省级重点扶植学科,或达到硕士点建设的要求。期中考核基本要求:(1)学科建设规划起点高、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学科建设计划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并能根

10、据发展需要及时修订计划。(2)培养或引进优秀人才,并确保骨干队伍的稳定,高级职务比例、研究生比例逐年上升,学科梯队结构合理。(3)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重大横向课题)研究1项以上。(4)校级学科带头人须在国内一级刊物或国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排名一)以上,或在权威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以上,或获省部级奖励(排名一、排名二)1项以上,或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通过省厅级以上鉴定、验收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转让2项以上,并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学科梯队总量上须在国内一级刊物或国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5)组织开展教学研究与教改工作,所在学科获得校级优秀教学

11、成果奖1项以上或发表教研论文2篇以上或编写教材1部。梯队成员教学工作质、量达到教务部门规定要求。(6)图书资料、信息网络逐步完善,实验条件明显改善,结合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开展实验基地建设。(7)在本学科的国家和省级有关评估中达到合格以上等级。(8)完成学科建设计划中的各项工作任务。二、考核工作的思路此次考核工作的思路,既与中期检查保持一致性,又从建设期满的实际出发,具体确定为“就事论理,惩前毖后;达标育点,分层过关;内实外优,优胜劣汰”。(一) 就事论理考核的原则就事,让事实说话,定量对照检查,凭借数据支撑。论理,作理论思考,定性分析评估,进行科学论证。(二) 惩前毖后考核的目的惩前,总

12、结以往经验教训,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毖后,提出今后改进意见,推动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三)达标育点考核的导向达标,以学校提出的学科建设规划和重点学科考核指标为依据,考察各学科的达标情况。育点,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导向,通过考核,推进培育申报硕士学位点的重点学科的建设。(二)分层过关考核的方法分层,即按学校所规定的三个不同层次的重点学科分层进行考核。分层不是分等,各层都有优劣。过关,即对照学校规定的各个不同层次重点学科的要求进行考核。过关不能过场,要有整改措施。(三)内实外优考核的重点内实,考核各学科是否把内部的工作做实,做到纵向加速提升,实现“软硬兼备”:软件建设显现亮点,硬件建设日趋完善。外

13、优,考核各学科是否高瞻远瞩,宏观把握,面向全国乃至国际,做到横向日益知名,努力“造物强人”:造物就是出丰硕的物质成果,有一流的科研产出,有知名的研究特色;强人就是出优秀的学术人才,有强大的学术队伍,有著名的学者专家。(四)优胜劣汰考核的预后优胜,对周期建设考核合格的重点学科建议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些学科经重新申请和确认,可进入第二批校级重点学科继续建设;其中具备条件的学科,可推荐申报硕士学位点,并建议学校加大投入,重点扶植。劣汰,对未达到周期建设要求的重点学科,建议不再列入第二批校级重点学科。对这些学科应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三、考核评审的概况(一)考核结果凭借上述文件的相关规定,按照上述考核工作

14、思路,专家组确定了相应的考核项目,在学科建设处汇集和核实相关材料的同时,听取了21个重点学科负责人的汇报,并与各学科核对了有关数据,然后对照指标,将考核结果汇成了以下一览表: (见下表20042006年度校级重点学科周期考核结果及建议)20042006年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考核结果及建议学科名称所在部门学科层次负责人考核结果现有基础不足建议学术队伍科研(达标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人文学院省重点A、校第一层次叶 岗未达标合格123461.有学科带头人和多名有影响的教授2.有较强研究实力3.多项指标较中期检查有大幅度提升4.方向特色明显5.工作条件较好1.梯队规模尚小2.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等级偏低,

15、数量偏少3.缺乏省部级以上教改项3目和教学成果奖4.教材建设力度不够1.充实学术梯队,扩大规模2.引进知名学术带头人,巩固省A类重点学科的地位3.提升科研获奖的等级和数量4.积极争取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和教学获奖5.按申硕要求建设学科,争取进入首批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人文学院省重点B、校第一层次寿永明教授达标/博士未达标合格124561.有学科带头人2.主要方向具有优势3.学科建设较为全面, 较中期检查又有进展4.工作条件较好5.学科负责人考核达标,并富有战略思考1.学术队伍中博士不足2.有影响人员正在减少3.标志性成果关联度欠强4.成果宜进一步提高档次,并做到集约型、系列化5.经费未达标1.进一步整合学科力量,增加博士,完善学术梯队2.强化研究成果与学科的关联度3.进一步争取高档次项目、高层次获奖4.多出有影响的集约型、系列化成果5.按申硕要求建设学科,争取进入首批硕士点计算数学数理信息学院省重点B、校第一层次王建力未达标合格13461.有学科带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