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及其含义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632646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及其含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及其含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及其含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及其含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及其含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及其含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及其含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及其含义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 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其深刻的原因。从教育内部说,是由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不能成为课程改革的积极的推动力量。从外部说,是社会发展对新课程提出的要求,即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掌握知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课程改革理念下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教育自身和社会发展在课程中反映。 1. 教育自身的需求是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所施行的是传统的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接受传递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单纯地教,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很少顾及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过于接受的学习

2、方式使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学习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教师为改变这种状态,不得不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外在的方式促使学生学习,结果教师疲于应付,学生学得很苦,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没有兴趣的地方。这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利于新课程的推及和实施。因此,改革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2. 社会发展对学习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人类社会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的浪潮便以不可抵御的态势席卷全球,信息化社会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量的膨胀,诚如布朗教授所说:“我们正遭遇到信息的狂轰滥炸,每时每刻我们都正遇见前所未见的

3、事物,每时每刻,听到前所未闻的观点。”1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知识,重新思考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知识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不得不在知识的内容、价值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重新作出选择。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人类最需要的是学会掌握信息,掌握有用的知识,“求知”的意义已经从能够记忆和复述信息转向能够发展和使用信息。2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人们必须通过教育,通过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技能和技巧,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而在我国教育中形成的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缺乏主动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是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 课程改革目标下学习方式变革的含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

4、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从课程变革和实施的角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于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中至少包含下面三个方面的含义: 1 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传统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容易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丧失。从学校层面上看,它导致教师和学生对课堂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课堂生活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学校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工厂。从社会的角度上看,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创造力,难于适应社会

5、生活的需要,难于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转变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学习观的变革,即学习不再被看成是一种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积极的、主动的过程,任何外在的、被动的,不与学生内在主动性结合的学习,很少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基于这样学习观念,从教育的价值观念上看,教育不再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产生外在的强加的手段,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的过程,从而使教育真正发挥促进人发展的功能。也正是基于此,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的理念是以弘扬人的主体

6、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2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可分为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方式中,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听,把知识纳入到头脑中。在发现学习方式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接受者,是知识的发现者。 有的学者在对学生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人的生命表现形态,是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学生”一词可以从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三个层面来解读:学生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

7、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学生学习遵从生活的律则和规范,以便和谐与人相处;学生学习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间。1(此处链接一篇文章,在文尾黑体部分) 以这种方式来解读学生,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在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凸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活动,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教育强调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 3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以及对应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敢于超越教师,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以及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教学中,也要通过构建富有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注重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