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6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63128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6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6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6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6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6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6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6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学业分层测评(六)(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该地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据此完成12题。1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裂缝中的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于地球内部的()A地幔B地核C地壳 D岩石圈2裂缝从1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可能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A岩石圈 B大气圈C生物圈 D水圈【解析】第1题,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是岩浆,其来自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且到达地表后温度降低,冷却形成岩石。第

2、2题,由材料可知裂缝存在于地壳中,而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答案】1.A2.A下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导学号:32980054】A都是P波速度始终大于S波B都在月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C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D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4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B月球内部结构中没有“软流层”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解析】第3题,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第4题,月

3、球表面附近没有气体、液体存在,所以无法找到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软流层”从图中地震波变化上无法显示出来,从题干可知,这只是表示月壳与月幔。【答案】3.C4.D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56题。5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BCD6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层顶部 B层底部C层中部 D层【解析】第5题,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高;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上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高。故B正确。第6题,层为高层大气,在该层中有一电离层(海拔大约85千米处),其带电粒子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答案】5.B6.D 对流层中的

4、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甲、乙、丙、丁四幅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78题。7图甲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A3 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B3 0006 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C6 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D6 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8飞机可以在5 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7题,对流层一般情况下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每上升1 000米,气温下降6 。图甲3 000米以下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10 /千米,高于气温垂直递减率。3 0006 000米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6.

5、6 /千米。6 000米以下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8.3 /千米。第8题,上层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时,对流层上升气流减弱,飞机可以平稳飞行。甲、乙、丙三幅图中 5 000 米高度的实际气温低于理论值,只有图丁中5 000 米的实际气温高于理论值。【答案】7.B8.D9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问题。(1)结合上图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B为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为_,DE为_,FG为_。 【导学号:32980055】(3)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4)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解析】第(1)(2)题,结合地

6、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图示各字母的位置可判断各字母代表的名称,明确B界面为古登堡面,进而判断地震波通过此界面时的波速变化特征。第(3)题,设计好图例后,根据岩石圈范围画出。第(4)题,依据纵波和横波的特点分析。【答案】(1)莫霍面古登堡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2)地壳地幔地核(3)岩石圈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画图略。(4)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外核可能为液态。能力提升10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

7、、地幔、软流层【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答案】D11岩石圈是指()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地壳和上地幔【解析】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整个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答案】C12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矿产资源,据下图A处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信息看,在A处最有可能储藏的矿产为()A铁矿 B有色金属C石油 D煤【解析】图中A处纵波的传播速度明显下降,横波不能通过,故A处最有可能储藏的矿产为非固态物质。【答案】C13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问题。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1)图中地震波E是_

8、,F是_。 【导学号:32980056】(2)图中分界面A是_,B是_。(3)图中圈层C是_,D是_,H是_。(4)简述E波在地下2 900千米的地方突然消失的原因。【解析】第(1)题,横波速度慢,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图中E波速度慢,在2 900 km处突然消失,可判断E波为横波。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F波为纵波。第(2)题,横波和纵波在地下平均33 km处都明显加快,对应图中分界面A是莫霍面;地下2 900 km处横波消失,纵波减速,B是古登堡面。第(3)题,图中圈层C是地幔,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D 是外地核,H是内地核,在古登堡面以下。第(4)题,E波是横波,只通过固体物质传播;2 900千米的地方可能是由熔融态物质构成。【答案】(1) 横波纵波(2) 莫霍面古登堡面(3)地幔外地核 内地核(4)E波是横波,只通过固体物质传播;2 900千米的地方可能是由熔融态物质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