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与意义生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629739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与意义生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与意义生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与意义生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与意义生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与意义生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与意义生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与意义生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与意义生成摘 要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指的是诗歌中所存在的语言空缺、叙述的中断和叙事要素的缺席等断裂与不连贯的空间结构。本文结合古今中外经典诗歌,通过文本的陈述形式分析其空白结构的类型与特征,探究空白结构对诗歌意义的影响。空白结构作为一个不完整的叙述序列,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及开放性,它以“有尽之言,无尽之意”的构建方式召唤读者通过联系、想象、感悟等方式对诗歌意义进行解读,促使读者通过对空白结构的填补创造,在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与生活经历的情况下,结合自身经验与感悟,建构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空白结构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培养其人文情怀。关键词:诗歌语言;空白

2、;含蓄;想象;意义SummaryThe blank structure of the poetic language refers to the fragmentation and incoherent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language vacancies, the interruption of narration and the absence of narrative elements in poe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ank structure t

3、hrough the form of the text, and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blank structure on the meaning of the poems. As an incomplete narrative sequence, the blank structure embodies the ambiguity and openness of the poetic language. It calls the reader through the connection, imagination, sentiment and othe

4、r means to the meaning of poetry in the way of exhaustion and endless meaning To make the reader through the filling of the blank structure to creat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s case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to build their own aesthetic experience, b

5、ut also help to stimulate the readers reading interest, causing the readers thinking, Cultivate their human feelings.Key words: poetry language; blank; implicit; imagination; meaning目 录引言1一、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理论1(一)什么是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1(二)诗歌语言空白结构的重要性2二、诗歌语言的空白类型2(一)隐性空白21.淡化背景,意在言外22.文字省略,言尽旨丰33.侧面烘托,旨意深远3(二)显性空白41.

6、成分残缺42.反常搭配43.语言跳跃5(三)修辞空白51.互文空白62.双关空白63.用典空白74.对比空白7三、空白结构的特征7(一)未定性8(二)开放性8(三)隐含性9(四)推动性10四、空白结构与意义生成10(一)实境与虚境10(二)想象与联想11(三)省略与含蓄12五、结语12引言“空白”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在中华民族文化长河的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老子的“有无相生”、庄子的“虚室生白”来看,哲学认识在指引人们追求一种空白之美,虚实结合之美。从绘画角度来看,画家讲求“留白”,山水画尤为注意这一点,画家们在画纸上留下部分空白,在有限的卷幅上使得画意的表达更为丰富,让欣赏者以自己的审美体

7、验去填充空白。刘勰的“余味说”和司空图的“韵味说”表明中国古代美学重视含蓄,追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中国古代诗歌十分注重形式,对字数格式会有严格要求,故诗人在进行创作时,会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传达出深远丰富的意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众多观念的影响与诗歌自身的特点促进了“空白结构”的形成发展。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使得诗歌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的意蕴更为深远,使得意义的表达更为含蓄隽永。1、 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理论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到80年代的朦胧诗,从日本的俳句到英国的十四行诗,空白结构对诗歌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对于诗歌而言,平铺直叙会使诗味大大减弱

8、,故空白营造出的含蓄隽永是诗歌生命所在。(一)何为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指的是诗歌作品中所存在的语言空缺、叙述中断和叙事要素的缺席、断裂与不连贯的空间结构。朱光潜认为空白结构是以有尽的文字传达无尽的意义,他所说的“无尽之意”即诗歌的空白,空白结构是诗歌意义生成之地,汇集了诗歌的潜在信息与深层意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认为诗歌中隐藏的信息,含蓄表达的内容才是诗歌的旨意所在。他认为诗中含蓄不露的描写才能更好的表达深广丰富的内容,隐匿的意义与潜伏的文采令鉴赏者玩味无穷,获得多重层次的美学体验。诗歌语言的空缺与叙述的断裂引起的空白会对读者的解读产生极大影响,空白产生的多义性与未定性会激发审美

9、主体的多重审美体验,生成不同的艺术感觉。司空图所说的“辨于味”便是强调“味外之旨”的实现需要读者学会体会与感悟。唐代诗人王维在鹿柴在这首写景小诗中,诗人运用空白结构创造意境的空灵之美。山中空旷寂静,只听得人语隐隐,空谷传音,不知从何而来,愈发衬得深林幽寂。夕阳的金光直射深林,照射着暗处的青苔。朗朗笑语与夕照下的青苔衬托出山林的空寂幽深,光与影的结合营造出的空寂激发人们进行想象,诗歌的空灵意境中传达出的空白蕴含丰富的意蕴,饱含对自然之景的咏叹,修禅过程的宁静与豁然开朗等等,“象外之象”传达出的“言外之意”韵味无穷,令读者在声色具备的情况下倍感空寂。极具代表性的还有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的夏夜,从表面

10、来看在写夜晚的景象,但实际则是,诗人借助夜里的河流与黑色的河滩来表达他所处时代知识分子的迷茫与苦闷。(二)诗歌语言空白结构的重要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1中曰:“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言,终不能于第一流作者也。”王国维以“言外之味”来衡量是否成为第一流作者,说明了空白对作者的重要性。一流作者要在诗歌创造过程中,通过语言的空缺、叙事要素的缺席等方法表述其思想内容。可见诗歌文本若要获得较高价值,就需要通过修辞、结构、意境等多个方面的空白来实现。伊瑟尔在隐含的读者2中说:“如果读者已被提供了全部故事,没给他留下什么事情可做,那么他的想象就一直进入不了这个领域,结果

11、将是当一切都被现成地设置在我们面前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厌烦。”诗歌语言的空白结构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其想象力与联系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地通过其生活经验与现有想象去填补空白,积极参与诗歌意义构建,陶冶其思想品性。与此同时,诗歌本身也可以向读者展示更为广阔的审美世界。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认为诗文的妙处就在于“空”,诗文的“空”如同人的耳朵与钟,过满则耳聋钟哑,诗歌内容过满则妙处尽失。与袁枚观念相同的还有孙麟趾,他也认为诗词在创作中要努力做到“空”,空白能使诗词更好的表现内容意境。二、诗歌语言的空白类型诗歌语言的空白包括主体创作时旨意上的空白,文本形式上的空白,以及审美层面意象上的空白。主体

12、在创作过程中由于政治、文学修养、创作风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在创作过程中会将思想感情表达的更为含蓄内敛。诗歌格式规则的限制等其它因素会使文本在形式上有所省略。修辞手法的运用会使诗歌在形式上更加华美,内容上更加丰富。所以,此部分从旨意、形式、修辞三个角度来论述诗歌语言的空白类型。(1) 隐性空白隐性空白指诗人在创作时将他要表达的真实意思隐藏在文字之下,读者若要准确解读,需要深入研究文本,联系作者所处时代和人生经历,结合多方面因素,准确把握作品真实意蕴。1.淡化背景,意在言外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谈到梅尧臣曾经对他说:“诗家虽率意,然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含不

13、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舒婷在双桅船这首诗中淡化了时代背景, 题目是双桅船,但作者不仅仅写船,而是借双桅船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诗中没有描述船的形态,没有描写周遭环境,仅仅是通过意象之间的组合促使读者通过想象与联想来组建画面。在这幅动态的画面之下,诗人没有直接言明她所要表达的情感,读者可以通过对“岸”“风”“灯”“双桅”等意象的解读,来体会诗人面对理想与爱情的复杂情感。与此同时,读者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去对画面进行填充想象,尽可能地解读诗歌意义。诗人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及诗人创作风格等皆是造成诗歌意在言外的一些原因。2.文字省略,言尽旨丰诗歌背景的淡化使得诗歌意义的表达更为含蓄,读者在解读时也会产生不同的体悟。背景的淡化多通过文字的省略来实现。文字的省略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简洁凝练,有限文字传达出无限意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辞约而旨丰”,认为文章以“约”为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全诗遣词通俗简约,通过问答的形式写出了寻者的焦灼。诗歌省略了来客的问,文字的省略造成的空白使得读者通过童子的回答进行联想,对隐者的行踪及品质有所认识。第一问:“你师父去哪里了?”童子回答采药,与古代追求长生不老相反,隐者更注重自身的养生修炼,而青松也表现出隐者的生活环境,体现出隐者以松为友的高逸品质。第二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