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实体检验技术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625410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实体检验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结构实体检验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结构实体检验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结构实体检验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结构实体检验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实体检验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实体检验技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广东省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技术导则(试行)1 总 则1.0.1为统一我省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体检验方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根据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及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本省新建、扩建、改建、续建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及预制混凝土结构实体的检验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建筑结构性能的检测可参照本导则。1.0.3 我省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遵守本导则。2 基本规定2.0.1 本导则所称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数量、钢筋直径、钢筋间距和构件尺寸的检验。检测数据和结论应真实、可靠、有效,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质

2、量评价、设计复核验算以及建筑结构性能鉴定等采用。2.0.2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非破损、局部破损和非破损辅以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所用的检测仪器应通过计量检定,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规定。2.0.3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应根据检测目的确定检测方案。在建工程的验证性检测方案,由检测单位会同监理(建设)、施工等有关各方共同审定,并由建设单位报本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备案。3 混凝土强度检验3.0.1 对在建工程的结构混凝土强度评定,应以混凝土标准试件强度和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未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要求留置试件或对其结果有怀疑时,应采用非破损或

3、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进行检验。3.0.2 混凝土强度检验应根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采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后装拔出法等方法检测。3.0.3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批的抽样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2 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和龄期相近;3 构件类别相同;4 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3.0.4 结构构件抽样检测方案的最小样本容量应符合表3.0.4的限定值。表3.0.4 结构构件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检测批的容量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检测批的容量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ABCABC28223501120032801259152351201320050125200162

4、535832011000080200315265058131000135000125315500519051320350011500002005008009115082032150001500000315800125015128013325050000050012502000281500205080注:检测类别A适用于一般施工质量的检测,检测类别B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检测,检测类别C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严格检测或复检。3.0.5 抽样检测批具有95%保证率的标准强度(0.05分位值)推定区间上限值和下限值可按式(3.0.5)计算: (3.0.5)检测批混凝土标准强度推定区间上限值;检测批混

5、凝土标准强度推定区间下限值;试件换算抗压强度样本的算术平均值;试件换算抗压强度样本的标准差;、系数,见表3.0.5。样本容量(0.05分位值)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系数样本容量(0.05分位值)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系数k1(0.05)k2(0.05)k1(0.05)k2(0.05)56789100.817780.874770.920370.958030.989871.017304.202683.707683.399473.187293.031242.9109636373839401.280041.284411.288611.292661.296572.157682.149062.140852

6、.133002.1254911121314151.041271.062471.081411.098481.113972.814992.736342.670502.614432.5660041424344451.300351.303991.307521.310941.314252.118312.111422.104812.098462.0923516171819201.128121.141121.153111.164231.174582.523662.486262.452952.423042.3960046474849501.317461.320581.323601.326531.329392.

7、086482.080812.075352.070082.0649921222324251.184251.193301.201811.209821.217392.371422.348962.328322.309292.29167607080901001.354121.373641.389591.402941.414332.022161.989871.964441.943761.9265426272829301.224551.231351.237801.243951.249812.275302.260052.245782.232412.219841101201.424211.432891.9119

8、11.8992931323334351.255401.260751.265881.270791.275512.208002.196822.186252.176232.16672表3.0.5 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系数3.0.6 抽样检测结果的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之差不宜大于5.0MPa和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算术平均值的10%两者中的较大值。不满足推定区间限制要求时,可提供单个检测结果,单个检测结果的推定应符合相应的检测标准。3.0.7 抽样检验批的判定以推定区间上限值作为检测批混凝土标准强度推定值。3.0.8 采用钻芯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下列要求进行:1 采用芯样试件换算抗压强度样本

9、计算确定推定值时,钻取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20个,按表3.0.4最小样本容量抽样的芯样试件数量超过20个时,按最小样本容量抽取芯样试件。当混凝土骨料的最大粒径为2025mm时,可用直径为7075mm的芯样替代标准芯样试件。2 检验批的判定以推定区间上限值作为检测批混凝土标准强度推定值。3 混凝土强度检测批不满足推定区间时,可提供单个构件的检测结果。需对某一构件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时,构件钻取芯样数量应满足CECS 03要求。3.0.9 建筑结构混凝土龄期超过1000d,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可按下列要求进行:1 建筑结构混凝土龄期超过1000d应采用钻芯法对回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2 建筑结

10、构混凝土龄期已超过1000d,且由于结构构造等原因无法采用钻芯法对回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时,宜按下列的龄期修正系数对回弹法得到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进行修正,龄期修正系数应符合下列条件:(1) 龄期已超过1000d,但处于干燥状态的普通混凝土;(2) 混凝土外观质量正常,未受环境介质作用的侵蚀;(3) 经超声波或其他探测法检测结果表明,混凝土内部无明显的不密实区和蜂窝状局部缺陷;(4) 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在C20级C50级之间,且实测的碳化深度已大于6mm。3 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可乘以表3.0.9的修正系数n予以修正。表3.0.9 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龄期修正系数龄期d10002000

11、400060008000100001500002000030000修正系数n1.000.980.960.940.930.920.890.860.824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4.0.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重点对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有耐久性要求的结构构件检测,还要对非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另一侧钢筋和其他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4.0.2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构件抽样、允许偏差和合格点率判定应不少于表4.0.2的规定。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两次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仍应

12、判为合格;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表4.0.2 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构件抽样、允许偏差和合格点率判定构件名称抽检数量允许偏差(mm)合格点率判定合 计其中悬挑构件梁类2%,且5个占抽检数量的50%+10,-790%板类2%,且5个占抽检数量的50%+8,-590%4.0.3 对选定的梁构件,应对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的全部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每根钢筋测量1点。4.0.4 对选定的板构件,可对板底或板面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应抽取不少于1米范围且不少于6根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每根钢筋测量1点。对双向受力

13、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应分别检验两个方向的保护层厚度,此时,位于上面的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应考虑底面钢筋的直径的影响。4.0.5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应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进行校准时,同一批次的破损检测点不少于6个。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定。计算时,非破损测点的检测值应乘以校准系数。校准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4.0.4)修正系数,精确到0.01;分别在不同构件,对应于第个非破损测点用局部破损方法检测的厚度,精确至1mm;第个非破损测点的厚度,精确至1mm;局部破损检测点数。5 钢筋检验5.0.1 对结构中的钢筋有怀疑时,可在构件中截取钢筋进行力学性能或化学成份分析。力学性能或化学成份分析的试验方法及评定指标按相关钢材产品标准确定。5.0.2 钢筋配置的检验包括钢筋位置、直径、数量等,可结合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项目同时进行。钢筋位置、数量的检验宜采用非破损的方法进行检测;钢筋直径的检验宜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验证。5.0.3 钢筋配置验证性检验的构件抽检数量可按照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项目的数量进行检验;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或结构性能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可按照表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