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623998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自贡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自贡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自贡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四川省自贡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满分l50分。考试时间1 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并分别密封装订。试题卷由学生自己保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答题卡必须使用2B铅笔填写,答题卷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2第1卷(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1I卷必须答在答题卷上,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

2、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保持卷面清洁、字体工整、笔迹清楚。第卷本卷共1 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 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门闩( shn) 疫(y)病 昏厥(ju) 胼(pin)手胝足B愣( lng)怔 汲(x)取 黏(nin)稠 光风霁(j)月C伉( kng)俪 怃(f)然 蹉(cu)跎 万劫(ji)不复D撂(1 io)下 痼(g)疾 焦灼(zhu) 温柔缱绻(ju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战栗 出言无状 拨弄 飞短流长B唐突 老骥伏枥 殆惰 汪洋恣肆C殉情

3、 无暇顾及 程式 清风夜唳D赢弱 手屈一指 迷惘 视若草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电脑是否会超越人脑并终结人脑一直是一个令人饶有兴致又担心的问题。最近的一个事件表明,电脑在战胜人脑的进程中又向前跨出了一步。B透明国际所提供的信息不仅大致反映了各国的腐败状况,更重要的是它还揭露了腐败发生的温床,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政经情势信息。C国土资源部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质灾害数量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这些地质灾害同时表现了隐蔽性强、突发性强和破坏性强三大特点。D中国丹霞地貌区往往也是文化景观的富集区,如东南丹霞与书院遗址和摩崖石刻休戚相关,呈现出“佛给丹霞添彩、丹霞因佛扬名”这

4、种相辅相成的局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公众的怀疑甚至恐慌不仅仅缘于政府和权威部门的语焉不详和遮遮掩掩,也缘于有关专家和研究人员向社会和公众的科学普及宣传。B古往今来,在蜀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沉淀为难以统计的文化遗产,凝结成灿若星河的文化景观。C为了不让那些信口雌黄的“养生大师”们继续误导公众,需要的是从社会现象中查找原因,下功夫进行科学的宣传、引导和监管。D秋天好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秋季之所以降温快,是由于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所致。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哈尼梯田无旱灾2009年秋至20

5、10年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席卷西南大地。然而,在旱魔肆掠的干旱之地,却有一个地方的人们居然有热水可以沐浴,有清水可以洗衣,有泉水可以泡茶,有溪水可以灌溉。这方宝地就是已被中国政府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具有国家级湿地公园称号的哈尼梯田:哈尼梯田是镶嵌在云南省元阳县哀牢山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哈尼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梯田的杰出代表,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哈尼梯田大旱不干的奥秘在于,哈尼人成功地建立了森林一一村寨一一梯田一一江河四素共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哈尼人首先是在靠近水源的半山上森林的边缘把大山拦腰一切,挖出长长短短的大沟,把

6、从森林里流出的山水全部截到沟中,然后在水沟下面开梯田。在森林和梯田之间,哈尼人修建了自己美丽的村寨。靠近森林,靠近水源,这就是哈尼人选择在半山居住的原因。由于山水终年不断,哈尼人的梯田一年四季都注满了水(除秋收后放干田水晒田的短时间外),这水从上一层梯田流到下一层梯田,层层下注,流归到江河中。哀牢山河坝地区蒸发旺盛,水蒸气徐徐上升,在高山区遇冷而凝结成浓雾并形成充沛的降水,水又重新回到了森林里,储存在土壤中。如此周而复始,永不中断。山顶上片片森林,山腰中座座村落,山脚下层层梯田。森林里流出的溪水先供村里生活之用,剩下的水流经村庄后用来灌溉梯田,这就是哈尼梯田灌溉体系的奥妙。森林村寨梯田江河生态

7、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森林!在山高坡陡的哀牢山区,如果没有森林涵养水源,所开之田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哈尼人把森林视为哈尼梯田的保护神,将林木细分为神树林、村寨林、水源林,这些树林决不允许破坏,一旦有人违规,惩罚严厉。数个世纪以来,哈尼人铭记“人护林,林养水,水浇田”这朴素而又严谨的科学原理,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的森林。哈尼人一方面保护原生态森林,另一方面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大造人工林。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的绿色水库,为哈尼梯田源源不断地提供了灌溉之水。正是由于多年来哈尼人对森林的完好保护,使得哈尼梯田产生了对干旱的“免疫力”。千余年来虽然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大旱,但哈尼梯田仍

8、然安然无恙。哀牢山的森林不但涵养了水源,还有效地解决了水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众多令人头疼的环境问题。哈尼人保护了自然生态,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资源,出色地构建了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人居生态环境。(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七期)5下列关于“最关键的一环是森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山高坡陡的哀牢山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护梯田的作用。B森林被哈尼人视为哈尼梯田的保护神,受到了小心翼翼的呵护。C森林是“绿色水库”,为哈尼梯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灌溉之水。D森林有效解决了哀牢山的水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旱魔肆虐,哈尼梯田却大旱不干,因而被中国政府

9、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B成功地建立了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生态关系,哈尼梯田成为了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C哈尼人选择在半山居住,因为这样靠近森林,可以获得充足的水源,便于生产生活。D在很早以前,哈尼人就己懂得运用“人护林,林养水,水浇田”的这一科学原理了。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哀牢山河坝地区蒸发旺盛,哀牢山区的地形是哈尼梯田生态体系形成的重要因素。B森林能涵养水源,解决水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诸多环境问题,应予大力保护。C保护自然生态,学会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许多令人头疼的环境问题就能有效解决。D哈尼梯田的生态模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普遍推广实行。三

10、、(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城字亢宗,北平人,代为官族。好学,贫不能得书,乃求入集贤为书写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经六年,遂无所不通。乃去沧州中条山下,远近慕其德行,来学者相继于道,闾里有争者,不诣官府,诣城以决之。李泌为相,举为谏议大夫,拜官不辞。未至京师,人皆想望风采,云“城山人,能自苦刻,不乐名利,必谏诤死职下”,咸畏惮之。既至:诸谏官纷纷言事,细碎无不闻达,天子益厌苦之。而城方与其二弟牟、容连夜痛饮,人莫能窥其意。有怀刺造城而问者,城揣知其意,辄疆与酒客或时先醉,仆席上;或时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至裴延龄谗毁陆贽等坐贬黜,德宗怒不解,在朝无救者,城闻而

11、起日:“吾谏官也,不可今天子杀无罪之人而信用奸臣。”即率拾遗王仲舒数人守延英门,上疏论延龄奸佞、贽等无罪状。德宗大怒,召宰相入语,将加城等罪,良久乃解,令宰相谕遣之。金吾将军张万福闻谏官伏阁谏,趋往,至延英门,大言贺曰:“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矣!”遂遍拜城与仲舒等曰:“诸谏议能如此言事,天下安得不太平也!”已而连呼:“太平万岁!太平万岁!”万福武人,时年八十余。自此名重天下。时朝夕相延龄,城日:“脱以延龄为相,当取白麻坏之!”恸哭于庭。竞坐延龄事改国子司业。出为道州刺史。在州,以家人礼待吏人,宜罚者罚之,宜赏者赏之,一不以簿书介意。赋税不登,观察使数诮让。上考功第,城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征

12、科政拙,考下下。”观察使尝使判官督其赋,至州,怪城不出迎,以问州吏。吏曰:“刺史闻判官来,以为己有罪,自囚于狱,不敢出”判官大惊,驰入谒城于狱,曰:“使君何罪?某奉命来候安否耳。”留一两日未去,城固不复归馆,馆门外有故门扇横地,城昼夜坐卧其上,判官不自安,辞去。其后又遣他判官崔某往按之,崔承命不辞,载妻子一行中道而逃。城孝友,不忍与其弟异处,皆不娶,给侍终身。有寡妹依城以居。卒时年六十余。(节选自韩愈文选阳城)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宰相谕遣之 遣:遣散。 B时朝夕相延龄 相:辅助。C一不以簿书介意一:完全。 D城自署第曰 第:等级。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

13、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求入集贤为书写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城闻而起日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日C宜罚者罚之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D有寡妹依城以居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城好学勤奋,家里贫穷没有书,就到集贤殿偷官家的书来读,终于无所不通。B阳城刚到京城做谏官,并没有像人们想望的那样,而是用饮酒掩饰自己的内心。C在裴延龄谗毁陆贽等的事件中阳城带头勇敢直谏,受到老将张万福的高度赞誉。D观察使派人来督促阳城缴税,阳城感到害怕,就把自己关在监狱里,不敢出来。第卷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四、(23分

14、)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远近慕其德行,来学者相继于道,闾里有争者,不诣官府,诣城以决之。(2)其后又遣他判官崔某往按之,崔承命不辞,载妻子一行中道而逃。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途中赵汝鐩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2)这首诗描写景物富有情趣、层次分明,请简要赏析。(6分)13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 (李密陈情表)杜甫客至中表现出闲居寂寞的诗句是: ,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李白将进酒中悲叹人生短促、徒呼奈何的诗句是: ,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