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浙江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62308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浙江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浅析浙江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浅析浙江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浅析浙江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浅析浙江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浙江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浙江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浙江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浅析浙江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浙江茶产业从发现利用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茶叶几乎成为了中国的符号。浙江作为产茶大省,对中国的茶产业来说,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年来,浙江茶产业发展迅速,无论是产量,还是效益都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也应看到,该产业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面前,怎样趋利避害,促进浙江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浙江茶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1.1浙江茶产业发展历史 浙江产茶有史料可稽考始于汉代。唐时,浙江茶叶不论是

2、产品种类,还是加工制作,或是运销贸易,以及品饮艺术,都已相当发达。据唐朝陆羽茶经八之出所记,浙江已有10州55县产茶,与现今全省有65个市县产茶相较,其时已基本形成了茶叶生产分布区。唐时贡品名茶迭出,据李肇唐国史补记载,当时全国贡品名茶有14品目,其中浙江有湖州顾渚紫笋茶、婺州东白茶、睦州鸠坑茶3目。宋代是浙江茶叶的繁荣时期,除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品种增加外,最为突出的是发明绿茶的炒青法制作,茶市、茶肆迅速发展,品饮游艺之风盛行,“径山茶宴”走出国门,传播到日本。明清是浙江茶叶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技术更趋成熟与定型,尤其是普及炒青制茶工艺,散茶独盛,带来了饮茶方式的大变革。名茶

3、新品不断崛起,几乎所有产茶区都有名品崭露,其中以西湖龙井茶最令人瞩目。浙江茶叶源源输往国外。从1843年到1894年的50年间,为平水珠茶出口的全盛期,年最高额曾达40万箱(约计20万担)进入民国时期,浙江茶叶走向衰落,由于印度、锡兰、印尼等国红茶兴起,国际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浙江茶叶出口下跌,到抗日战争前后,茶园大批荒芜,产量锐减,广大茶区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前夕全省茶叶产量仅6600吨。新中国成立后,浙江茶叶进入一个振兴时期,全省茶园面积,1950年为3.01万公顷,到1994年增加到14.34万公顷,增幅达3.76倍,平均每年增8.5个百分点。最高年份1984年面积达17.84万公顷。

4、从50年代开始,茶叶生产稳步上升,1957年的年产量2.33万吨,已接近历史最高纪录。后曾遭受短期挫折。70年代起又持续发展,呈现一片兴旺景象。据1988年统计,中国茶叶的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浙江茶占14。浙江茶叶常年的出口量占全国绿茶出口量的一半。全省茶叶产量,1950年为1.22万吨,到1994年增加到10.69万吨,增幅达7.76倍,平均每年增19.9个百分点。最高年份1988年达12.82万吨。1.2浙江茶产业发展现状 最新数据显示,浙江用占全国10%的茶地,做出了全国20%的茶产量、30%的茶产值。2009年,浙江全省茶叶产量达16.6万吨,产值突破70亿元大关,达到77.5亿元

5、,同比增17.7%。全球绿茶消费日渐升温,给浙江绿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最新数据显示,浙江用占全国10%的茶地,做出了全国20%的茶产量、30%的茶产值。2009年,浙江全省茶叶产量达16.6万吨,产值突破70亿元大关,达到77.5亿元,同比增17.7%。其中,名优茶产量6.7万吨,产值68.0亿元,分别增15.5%和24.5%;茶业出口则占全国的60%。 1.2.1茶园面积稳中有升,区域优势凸现。 浙江茶园面积长期居国内省(市、区)前列,最高时曾达到18.3万公顷。近年来,通过实施茶树良种工程,无性系良种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2008年全省无性系良种面积达到139.3万亩,无性系良种率52.

6、0%,比2000年的12.8%提高了39.2个百分点。随着省、市、县茶叶优势区域规划的实施,浙江绿茶产业的区域优势开始凸现。全省茶叶优势区域分三块,即浙西产区、浙东产区、浙南产区,涉及22个县(市、区),其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全省的65%、60%、80%。其中,绍兴、杭州为最大产区,二市的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全省的40%、45%与55%。丽水则为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地区,5年内茶园面积增长50%。1.2.2茶类结构逐渐优化,主导产品日趋突出。 通过把茶叶产销指导思想定位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畅销、经济效益好的名优茶,目前,一个主导产品突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

7、产明显的浙江绿茶产业已基本成型,造就了龙井茶、珠茶、蒸青茶等若干区域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主导产品。如绍兴市年加工、出口珠茶达7万多吨(其中嵊州市5万吨),占全国珠茶出口总量的6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珠茶加工、出口集散地。杭州市余杭区拥有蒸青茶企业21家,生产流水线38条,年加工能力5000余吨,产品全部出口日本,成为我国最大的蒸青茶加工基地。以绍兴、杭州两市为主体的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内,年产龙井茶2万吨,产值20亿元,分别占全省茶叶总量的12%和32%。本文导读:全球绿茶消费日渐升温,给浙江绿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最新数据显示,浙江用占全国10%的茶地,做出了全国20%的茶产量、30%的茶产

8、值。2009年,浙江全省茶叶产量达16.6万吨,产值突破70亿元大关,达到77.5亿元,同比增17.7%。 1.2.3产地市场网络日趋完善,内销、外销两个市场同步发展。 浙江绿茶内销以名优绿茶为主,市场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分布在沪、京、苏、鲁等地,其中我国北方市场近年来销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外销以珠茶、眉茶、蒸青茶为主,年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0左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茶生产、加工和出口集散地。随着外贸体制的完善与国际市场绿茶需求量的增长,通过外拓基地,充分发挥精加工技术优势,出口绿茶(珠茶、眉茶、蒸青)数量连年增长,畅销摩洛哥、俄罗斯、塞内加尔、日本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浙江

9、出口茶类加工渐趋集中。如绍兴市年加工、出口珠茶达7万多吨,其中嵊州市5万吨,占全国珠茶出口总量的6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珠茶加工、出口集散地。杭州市余杭区拥有蒸青茶企业21家,生产流水线38条,年加工能力5000余吨,产品全部出口日本,成为我国最大的蒸青茶加工基地。以绍兴、杭州两市为主体的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内,年产龙井茶1.6万吨,产值13.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名茶产区。国内市场购销两旺,茶叶国内销售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销量略有增长,价格基本保持上年水平。全省有产地茶叶市场149家,茶叶交易量9.8万吨,比上年增加1.7万吨,交易额71.6亿元,比上年增加17.9亿元。国际市场保持稳定

10、,我省出口茶叶16.22万吨,同比减少2.84%;出口额3.82亿美元,同比增长4.86%,分别占全国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的53.55%和54.18%;其中绿茶出口量15.68万吨,出口额3.6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绿茶出口总量和总额的68.38和68.95,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茶叶出口平均价为每吨2354美元,略高于全国平均价每吨2327美元的水平。1.2.4质量意识全面增强,品牌建设驶入快车道。 为应对国际“绿色壁垒”和国内“市场准入制度”,我省及时将工作重心“从量的增长调整到质的提高”上来。目前,全省无公害生产面积达205万亩,有机茶认证面积20.9万亩。根据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11、和我省各级检验机构近几年对全省10个产茶市一千多批次产品的抽样检测,合格率在95.0%以上。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全省茶叶企业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质量普遍提高,全年抽检品牌茶叶270批次,合格率达到99.3。2009年底,全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茶叶企业已超过一千家。自2001年实施精品战略、名牌战略以来,浙江涌现出贡牌西湖龙井茶、安吉白茶二个“中国名牌农产品”,安吉白茶、乌牛早、绿剑、瀑布仙茗、惠明、御牌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龙井茶、瀑布仙茗、安吉白茶、径山茶、大佛茶、雪水云绿、开化龙顶等10余个茶叶品牌被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此外,还产生了一批浙江省著名商标”和“浙江名牌产品

12、“。2004年产生了“浙江省十大名茶”,2006年提出“浙江绿茶”品牌概念,2007年省政府把“实施浙江绿茶全球化推广工程,全力打造浙江绿茶品牌”列入今后茶叶产业的工作重点。2009年开展了第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评选。1.2.5茶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茶机、茶包装、茶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茶文化设施的建设与旅游的兴起。据初步统计,浙江现有茶机厂500多家,茶机产值5亿多元;仅杭州一地的茶馆已超过700家,产值达10亿元;各种茶艺茶礼及相关文艺作品层出不穷,茶旅游线路不断增加,品茗休闲、茶文化旅游已成为我省旅游业新的亮点。1.2.6合作组织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

13、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茶农和企业在走向市场的同时,已经深刻地体会到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茶叶专业合作社、产销协会等各类茶叶中介服务组织应运而生。通过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大大提高了茶农进入市场和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及时进行了引导和扶持,目前全省已有茶叶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84个,并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其中永嘉乌牛早茶叶协会、绍兴会稽龙井茶叶合作社、温州茶叶产业协会、安吉白茶协会、新昌十九峰茶业合作社、义乌越然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开化龙顶名茶协会等,由于成效显著,被授予“省级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社”称号。2、 浙江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2.1无性系

14、良种普及率低,茶叶质量隐患仍然存在 良种是茶叶生产的基础。浙江省现有茶园90%以上是80年代以前发展起来的,品种以有性系鸠坑种或地方群体种为主,种性混杂。尽管90年代以来全省新发展了无性系良种茶园1万余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在茶园总面积中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3%上升到1998年的8%,但远远低于肯尼亚(100%)、日本(78%)等主要产茶国,也远低于我国福建省(70%)和全国(16%)的平均水平。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低已成为制约浙江茶叶产业发展的瓶颈。 虽然农业部已禁止21种农药在茶叶上使用,但在检测中发现,极少数地区的个别生产者仍在使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茶用农资经销点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农药、

15、肥料混放,有机茶专用农药、肥料未获认证;农药商品名繁多,主要成分标识不清,易使茶农误用。茶叶加工小企业过多,设备比较陈旧,厂房简陋破旧,在加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卫生较差、技术落后、质量意识淡薄、管理粗放等状况,造成再次污染的隐患仍然存在。2.2采茶劳力短缺,用工矛盾突出,失采现象严重 茶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采茶与制茶,约占茶叶生产用工量的80%,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目前,我省90%的大宗茶采摘、100%的名优茶采摘和75%的名优茶加工是靠手工作业。茶叶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季节性劳动力,加上春茶季节短,采摘时间集中,用工量大,目前的劳动力紧张局势已严重影响到名优茶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省采茶劳

16、力紧缺的情况已从杭州、宁波、绍兴向全省扩延,特别是余杭、新昌、嵊州、淳安、松阳、武义等重点产区因采茶工不足而造成茶叶失采的比重已占春茶产量的5%以上,严重的一些企业已上升到15%以上,这既是对茶叶资源的一种浪费,对广大的茶农来说,也是很大的一笔损失。2.3经营主体偏弱,规模化程度较低 茶叶产业总规模扩张较快,但生产经营主体壮大不明显,过于分散、弱小,一家一户种茶做茶卖茶仍很普遍,龙头企业不多、不强。尽管浙江茶业进入市场较早,政府也积极倡导产业化经营,但受自然资源和经营机制的影响,“小而散”、“档次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上规模上档次的少,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仍是目前生产和经营主流,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竞争力不强。也由于茶叶品牌战略实施主体分散,力量不集中,难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全省除省茶叶公司的“骆驼”牌、华发出口茶厂的“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