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86)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618979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8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8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8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8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8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8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8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8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86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2绘画艺术:是一门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3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审美与教育的交融。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活动既是一种教育活动,又是一种审美活

2、动。 二、填空题I每空1分,共15分 4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5审美文化有三种主要行为方式,即审美消费、审美调节、审美消费 6后现代文化的两大重要特征是“消解”与“复制”。 7现代西方早期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有移情说、内模拟说、间隔 说和直觉说。 8从表现内容上分类,喜剧可分为否认型喜剧、肯定型喜剧、含泪喜剧三种。 三、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10分 9表情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待征。 对。音乐中有组织的乐音,通过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幅度和能量的大小等多种方式,来表现人们繁

3、复多样、深入细腻的内心情感。 10.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美已经存在。 不对。自然美是人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评价,自然美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理论亲密联络在一起的。人类产生以期自然的物质属性虽然存在,但自然是自在之物,不能自觉为美。只有在人类开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理论中改造了人类自己时,自然美才产生了。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应该怎样学习美学。 答:(1)自觉联络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论理解美学理论。 (2)掌握正确的哲学考虑方法。 (3)结合人类历史尤其是审美理论的历史和美学的历史学习。 (4)边学习边考虑,擅长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 12简述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答:(1

4、)丰富的情感性。 (2)意义的象征性。 (3)形象的模糊性。 五、阐述题共30分 13试述审美“心理间隔 说”的根本内容。 答:(1)原籍瑞士、后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布洛(1880-1934)在作为一种艺术要素和美学原理的“心理间隔 ”(1912)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心理间隔 说”,在各国美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5分) (2)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间隔 ,即审美主体必须抛开实用目的与功利需要,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由实用的变为欣赏的,由功利的变为审美的,才可以真正获得审美感受。10分,需举例说明或阐述 (3)布洛的“间隔 说”是从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关

5、系与黑格尔关于审美要保持自由欣赏态度开展而来,其核心是强调了审美活动必须摒弃实用功利目的,用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来讲,就是“虚静”。 布洛进一步指出,在审美活动中,这种“心理间隔 ”必须适中,间隔 过远或间隔 过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美感。所谓间隔 太远,是指一种实用功利的态度或科学认知的态度,根本就没有进入审美的心境,没有建立审美的态度。所谓“间隔 太近”,是指审美活动与艺术欣赏固然需要共鸣和移情,但是,心理间隔 也不能太近甚至于消失,假如完全把剧中的故事当作生活的真实,甚至把剧中的人物当作生活中的自我,那也同样不可能得到美感。(10分,需举例说明或阐述)(4)布洛的“间隔 说”指出了审美心理的一些重要规律,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受到广泛的重视,而且至今仍有较大影响。但是,布洛的“间隔 说”完全否认审美主客体是在人类漫长理论活动中才最终形成的这一历史进程,过分夸张了心理间隔 在美感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未免以偏概全,把复杂的问题过分简单化了。尤其是布洛将美与美感混淆起来,把美单纯归结为主观心理的产物,使他最终落入主观唯心的泥潭之中。5分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