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609202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最基础的习惯最重要,培养孩子以爱心为基础待人接物的做人习惯、以创新为核心的学习习惯、以规则为核心的做事习惯,这都是成才所必备的基础。知(传授的知识)、情(情感价值)、意(要明确的道理)、行(通过教学促成幼儿的行为)是个整体。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更要重视对其行为习惯的认知和感情的培养,让他们在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统一种求的行为习惯训练的有效性。各种教育力量必须协调一致。我们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四、二、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个长辈;爸爸、妈妈两个家长及一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如果在行为习惯上,家长彼此之间不作一致要求的话,是很

2、难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平时在与家长交谈中就发现有这种现象:有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自理能力很强,会自己穿衣服、脱裤子,但在家里却截然相反,什么事都要依赖于父母,就连吃饭也要喂。在这里希望我们的家长在家里也能够多给孩子自己动手锻炼的机会,让自己的孩子把这个优势坚持下去。现在他们马上就要升入大班了,要有一定得独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在家时,穿脱衣服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并指导鼓励孩子把衣裤叠放整齐,让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尽量要求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家长也不能操之过急,这样往往达不到我们预期想要的效果。今天我主要要说的是怎么增强孩子

3、的自信心及如何避免幼儿产生自卑心?自信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是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自信更是人格的核心,缺乏自信是制约孩子健康成长的严重阻碍。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从会走路、会说话开始就以“好动”为特征,什么都觉得新鲜、好奇,什么都想去干。父母应坚决摒(bng)弃“听说听教就是好孩子”、“不乱说乱动就是好孩子”这种错误观念。千万不要一切都包办代替,这样的结果必然使孩子产生依赖思想,从而导致自卑、胆怯、能力底下父母应当相信孩子,支持他大胆去干,只需做好保护工作,以免受到伤害就行了。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要帮大人端菜,大人就帮忙托着盘子底下;他要搬凳子,就让他和大人

4、抬;他要用拖把拖地,就让他在下面拿着,大人拿着拖把上端来回使劲,或者干脆给他绑一个小拖把,让他自己去拖。如此,就会使幼儿的心理得到满足,自信心会不断增强。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了自卑感,做什么事情都缺乏自信时,可以这样告诉孩子:自卑不完全是坏事,既然你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就是好事,我们应该把自卑转化为自奋,正确看待自己的缺陷或不足,从而摆脱自卑的阴影。千万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当着客人、小朋友的面训斥或打骂孩子,这样做他会觉得丢了面子。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后,对一切都失去了自信,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专门和父母、老师对着干。有的孩子也会当着客人或小朋友的面,向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来让你们关注他

5、,这种行为我们都叫做“人来疯”。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慎重对待,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应做具体分析,凡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又在家庭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可以爽快地答应,并尽快兑现;对于提出的不合理、过高的要求,也不要一口回绝,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回家等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再告诉你,好吗?”这样做,父母和孩子都不至于处在尴尬的境地。现在我们的孩子都喜欢唱歌、跳舞,当他高兴地唱歌时,哪怕音唱的再不准,大人也不能说:“很难听”“唱得一点都不好!”;当孩子跳舞时,再笨拙,大人都不要嘲笑。否则,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以后就再也不敢唱歌、跳舞了。正确的做法是:大家多夸奖、多鼓励、多肯定,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挖苦、讽刺只能产生孩子自卑感。有的家长也常常用自己头脑中理想的天才儿童来作为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有的则爱用邻居、同事和朋友孩子的优点和强项去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弱项。攀比的结果往往是标准太高,难以达到,这样最容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正确的做法是,拿自己孩子作参照系,看现在的表现和过去相比,今天和昨天相比是否有进步?只要有一点点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家长可以将要实现的目标分解成比较容易完成的小步子,帮助孩子找准问题,并具体给予帮助,然后一个一个逐步登高。这样可以使幼儿树立起自信心,充满成功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