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范文3篇大班语言教案范文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581215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语言教案范文3篇大班语言教案范文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班语言教案范文3篇大班语言教案范文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班语言教案范文3篇大班语言教案范文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班语言教案范文3篇大班语言教案范文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班语言教案范文3篇大班语言教案范文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教案范文3篇大班语言教案范文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语言教案范文3篇大班语言教案范文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语言教案范文3篇大班语言教案范文反思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范文3篇 大班语言教案范文反思,以供参考。大班语言教案范文1活动目标:1、理解盲人摸象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述故事中的道理。2、初步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寓意,知道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看局部。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活动准备:1、大象的图片(已分割成几个部分)ppt课件2、百宝箱:内装各种物品、玩具若干。活动过程:一、出示大象图片(已切割成几部分),请幼儿猜猜看是什么动物。1、(出示大象身体部分ppt图片)观察大象的部分图,大胆地进行猜测。提

2、示语:你觉得它是谁?还可能是谁呢?(拼出完整图像-大象)2、为什么刚开始没有看出是大象的呢?教师小结:刚才出现的只是大象身体的各个部分,后来把各个部分拼起来,我们看到了大象完整的样子,就清楚了。3、欣赏并掌握故事内容,理解成语所表达的寓意。教师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大象的成语故事,名字叫盲人摸象。(出示ppt词条)(ppt演示)老师有感情地讲故事。故事结束,帮助幼儿整理获知的印象:(1)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2)五个盲人分别认为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大象身体的相应部位放上图片表明盲人所感知的片面印象)(3)盲人们还在争执呢,我们快来告诉他们,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完整讲述大象的主

3、要特征)ppt演示大象图片(已切割几部分)大象有细细的尾巴像墙一样壮壮的身体腿像高高粗粗的柱子耳朵像呼扇呼扇的大扇子还有像水管一样长长的鼻子(4)盲人们说得对吗?为什么?(提示每个盲人都只是说出了所感知到的大象身体部分的特征,不全面。)(5)通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二、教师结合幼儿的讲述,帮助提升成语寓意:一定要把事物看全面再下结论,否则只看一部分就自以为是,就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三、游戏我摸你猜,迁移经验运用实际,提示幼儿感知事物要全面。1、出示纸盒,讲解游戏方法:请一位小朋友装成盲人,只可以用手伸进纸箱里摸,然后根据感觉说出物品或玩具的特征。告诉告诉在座的小朋友,当在摸

4、的小朋友听到正确答案,出示摸到的物品或玩具。(幼儿在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问一问:你现在摸的是哪一部分?你单凭这一点能肯定是什么东西吗?提示幼儿不要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要全面地感受物体特征。)2、活动小结教师语: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故事?(幼儿:盲人摸象)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看事情要全面,整体,不要分割开来。)教师语:今天的游戏好玩吗?(幼儿:好玩)那我们下次再玩吧。园长老师们再见。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头大象,有一天他赶着大象走的到一个村庄里,村子里的人听到有大象来到他们的村庄,纷纷都去观看大象,其中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盲人

5、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根细细的绳子。第二个盲人摸到了身体,他说:不对、不对,这个宝贝大的像一堵墙。第三个盲人摸到了腿,他说:你们都说错了,这个动物宝贝像一个大柱子,高高粗粗的。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其实最像一个大扇子,呼扇呼扇的,很有趣最后一个盲人鼻子,他说:你们说的也不对,它呀,就是一个大水管。盲人们你一句我一句,一个说是像扇子,一个说是像柱子,互相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赶象人说:你们呀,只是摸到了大象的其中一部分,看到只是事情的局部,而没有全面的去了解这个事情,又怎么可能完全的说这个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活动反思: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认真的听故事,对于成语故事很感兴趣。本次活动目标基本

6、已经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就是故事中的道理还渗透的不够清晰,条理性不够,还有待加强。大班语言教案范文2小蝈蝈是森林里的歌唱家,虫虫朋友们总能听到他愉快的歌唱。他歌唱蜜蜂辛勤的劳动,歌唱蝴蝶优美的舞姿,也歌唱萤火虫夜晚迷人的灯光。当螳螂和蜘蛛捕到害虫时,他更会用响亮的歌声称赞他们为森林除害。渐渐地,虫虫们习惯了小蝈蝈的歌声,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小歌唱家。可是一连几天,森林了都安安静静的,再也听不到小蝈蝈的美妙歌唱。虫虫们开始纳闷:“小蝈蝈出远门了吗?”终于有一天,四处找食的蚂蚁在一个山洞口发现了小蝈蝈,原来他生病了。难怪听不到他的歌声了了呢。蚂蚁赶忙把这个消息通知了森林里的其他虫虫。小蝈蝈为我们歌唱,

7、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现在他生病了,那么我们能为他做什么呢?虫虫们都思考着这个问题。蜘蛛来了,他带来了自己新织的网,用它作柔软的吊床,保准小蝈蝈睡得舒服。蜜蜂来了,他才了许多花蜜,酿成了最甜的蜂蜜,为小蝈蝈补补身体。蝴蝶来了,他捡了许多花瓣,制成了香喷喷的保健枕头,让小蝈蝈作个好梦。螳螂来了,他用自己的大刀砍下了各种美丽的花朵,作为最好的礼物来探望小蝈蝈。萤火虫也飞来了,他要一直陪在小蝈蝈的身边,使他在黑夜里不害怕、不孤单。有了这么多朋友的关心,小蝈蝈感动极了,病也很快就好了。这下,他又能为大家歌唱了。他新编了好些曲子,感谢朋友们对他的帮助,为勤劳工作的虫虫带来欢乐。一活动目标:1.认识一些“虫”

8、字偏旁的字,发现带“虫”字偏旁的字与实物之间的关系。2.感受故事中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情感。二活动准备:识字卡片,较大的书面纸三活动过程:1.与儿童一起欣赏故事,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提出问题,并随着儿童回答出示相应的带“虫”偏旁的字。如“谁是森林歌唱家?”“谁送来了网?”“谁发现小蝈蝈生病了?”等。2.引导儿童观察分析这些字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虫”字旁)3.请儿童说说带有“虫”字旁的字和表示的实物有什么关系。4.请儿童猜猜,还有哪些字可能也有“虫”字旁。教师将孩子的猜测记录在书面纸上,制作虫虫字报。5.鼓励儿童继续寻找带“虫”字旁的字,并记录在虫虫字报上。大班语言教案范文3指导思想:我选择小朋

9、友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鞋”为主题,引导小朋友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观察、描述。知道鞋子的种类和作用。通过讨论让小朋友对鞋子的认识系统起来,并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出来。能叫出几种特殊鞋子的名称,知道他们的作用。通过活动,提高小朋友参与谈话的积极性。活动目标:1、引导小朋友学会用连贯语言谈论自己见过的鞋,了解鞋子的种类和作用。2、帮助小朋友学会倾听同伴的谈话,迅速掌握别人谈话的内容。3、启发小朋友动脑筋想象,发明一种与众不同的鞋。培养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点:引导小朋友围绕“鞋”的话题,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种各样的鞋。难点:启发小朋友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积极的想象,并能大胆讲述。活动准备:各种

10、各样的鞋子若干,放在鞋架上。活动过程:1、猜谜语引出鞋子的话题:“小小两只船,每浆也能帆,白天带人走,夜晚睡床前。”2、引导小朋友围绕“鞋”的话题进行自由交谈。(1)小朋友自由结伴,描述自己穿鞋的颜色、尺码、材料、作用等。(2)引导小朋友观察鞋架上的鞋,认识几种不同的鞋:钉子鞋、滑冰鞋、军用鞋、体操鞋等。(3)启发小朋友说说,还见过什么样的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3、启发小朋友拓展谈话范围:(1)我们一年四季穿的鞋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哪两个季节穿的鞋是差不多的?夏冬两季的鞋有什么特点?(2)鞋是由哪几种材料制成的?(皮革,塑料,布,其他等)大人与小人、男人与女人穿的鞋一样吗?(3)启发小朋友想象:你想发明一种什么样的鞋?这种鞋有什么特别的功能?4、教师总结谈话内容。活动延伸:学习制作鞋子;玩角色游戏鞋子商店;学做鞋子广告;表演音乐游戏大鞋和小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