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汇编(DOC 6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57578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汇编(DOC 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汇编(DOC 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汇编(DOC 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汇编(DOC 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汇编(DOC 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汇编(DOC 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汇编(DOC 6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本诗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3、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4、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

2、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

3、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秋兴八首(其一)理解性默写1、秋兴八首(其一)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两句,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2、秋

4、兴八首(其一)中“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两句,写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在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3、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写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作者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4、秋兴八首(其一)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两句,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

5、的砧声,抒发了客子强烈的羁旅之情。登高理解性默写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4、杜甫登高一诗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

6、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5、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锦瑟理解性默写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

7、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的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琵琶行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琵琶行中运用拟声词和一系列贴切生动的比喻,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琴声的绝唱。如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诗句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4

8、琵琶行中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的相关诗句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5琵琶行中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琵琶声戛然而止,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7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

9、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8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9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校音都很有情调,似乎在述说平生低沉、抑郁的感情的句子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10琵琶行中描写了琵琶女弹琴的优美动作,先是“低眉信手续续弹”,似述说自己平生的不幸遭遇;后是“轻拢慢捻抹复挑”,弹出了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劝学理解性默写题1、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10、“学不可以已”印证了这句话。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

11、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8、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10、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可见,学习的

12、意义是十分重大的。1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1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题1.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的什么疑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2.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什么看法?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4.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

13、句子是: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过秦论理解性默写题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4、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5、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6.过秦论的中心句

14、也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7.秦王朝对北方少数名族采取的策略及其影响是: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8.写陈涉地位低下的句子是: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1、DIY手工艺市场状况分析9.比较陈涉与九国的军队装备和军队素质的句子是: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10.揭露秦始皇政策实质的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写对外政策的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据调查,大学生对此类消费的态度是:手工艺制品消费比“负债”消费更得人心。8

15、-2购物环境与消费行为 2004年3月20日师说理解性默写试题开了连锁店,最大的好处是让别人记住你。“漂亮女生”一律采用湖蓝底色的装修风格,简洁、时尚、醒目。“品牌效应”是商家梦寐以求的制胜法宝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除了“漂亮女生”形成的价格,优惠等条件的威胁外,还有“碧芝”的物品的新颖性,创意的独特性等,我们必须充分预见到。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现象一样。如果顾客在消费中受到营业员的热情,主动而周到的服务,那就会有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甚至会形成一种惠顾心理,经常会再次光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