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行业知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57280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行业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行业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行业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行业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行业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2. 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职能部门、科三级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2)质量管理以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3)系统管理的思想。(4)标准化管理的思想。(5)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思想。(6)对新招聘来院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3. 开展全院性质教育。4. 各科要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2、。5. 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二、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1.医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1)根据医疗、护理、总务、财务等实际情况及上级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2)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手段。(3)对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4)随时对各种质量进行分析,定期向院长汇报。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度:(1)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院分级管理办公室。(2)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3)收集对质量进行分析,向科

3、领导汇报。(4)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四、医疗质量主要标准与指标1、医疗质量主要标准(1)诊断质量标准正确性:确诊要符合诊断要点,病史、体征、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具有的特性,拟诊要基本符合诊断要点。诊断性治疗有效。全面性:主病,并发症,伴发症应依次列出;诊断疾病名称以国际疾病分类法为准。及时性:对急、危、重病应力争在24小时内确诊;疑难复杂病症应及时组织科内会诊,需其他科室会诊要及时和书面记录,必要时可组织全院会诊或及时转入上级医院。(2)疗效评判标准治愈:病人症状消失,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外伤创口愈合。好转:病人症状减轻,器官功能较首认明显好

4、转。(3)护理质量标准按照山东省省卫生厅印发的山东省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标准评定。(4)技术操作规程按照国家卫生部,山东省卫生厅颁发的有关技术操作常规与规程,以及高等医学院校教科书编印的技术操作规程执行。(5)病历书写标准按照卫生部印发的病历书写规范执行。(6)工作质量标准各项工作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健全,并能认真执行。患者、本院职工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在要求的指标以上。五、医疗质量教育方案1.坚持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2.院、职能部门、科三级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健全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3.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建立质量管理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4.医院加强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参加质量管理活动,对新进人员上岗前教育要包括质量教育。5.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6.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病历及控制院内感染。各级管理人员要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7.质量的检查结果与评价、奖惩相结合。六、医疗质量监督、检查、评价方案1.院、职能部门、科三级质量管理小组对院科医护、医技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2.医疗质量检查每月一次。3.认真评价医疗质量1wen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