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香菱学诗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572595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香菱学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香菱学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香菱学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香菱学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香菱学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香菱学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香菱学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科语文课 题20、香菱学诗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2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提高古典文学修养。过程方法1、学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2、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情感态度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教学重点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教学难点揣摩香菱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导入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

2、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今天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香菱。(板书文题) 多媒体播放红楼梦香菱学诗片断。二、资料助读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1、作者简介2、红楼梦简介3、关于香菱三、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并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及文学常识。多媒体显示:需积累的词语:起承转合 以词害意 地灵人杰 诲人不倦挖心搜胆 精血诚聚 穿凿 揣摩需积累的文学常识: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王维、杜甫、李白、陆游2要求学生利用圈点勾画法,标示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并画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内容。了解相关的作家作品及主人公的文学常识。自由朗读课文积累生字

3、词找出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从学生熟悉的影视作品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作者及其一生的心血之作,初步认识本文主人公-香菱了解人物的身世和处境,为分析人物打基础。通过初读,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7-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四、精读课文,品析人物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研讨课文。 多媒体显示: 1请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2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谈到了哪些问题?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何特点? 4香菱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你对香菱的三首咏月诗怎么评价? 明确:1香菱学诗的过程可以有多种表达,有四分法

4、:读诗、悟诗、谈诗、作诗;有三分法:拜黛玉为师、品味王诗、边读杜诗边写诗;有二分法:黛玉指导读诗、香菱练习写诗。2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再加上她良好的资质、较高的领悟力;其次是有较好的老师指点,特别是善教的黛玉;第三是与大观园这个优雅、美好、洁净的环境分不开的,环境造就人,香菱在这里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才得以显露出来。3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主要谈到四个方面的问题:重立意,不以词害意;重内容。格调、规矩是末事;重领悟,崇尚名家方成高品位;重研究讨论,方能长进。 黛玉的教学方式很独特,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诗什么难事?你又是一个

5、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她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重视积累和感悟,先读王维的诗,体会情景统一,进入诗情画境;再读杜甫的七律,体会“真景物,真感情”;读李白的七绝,培养诗的个性和想象力。她强调自学,强调实践、探究,重视能力的培养,力主创新,“只管放开胆子去做”。4香菱是一个精敏灵秀、悟性极高、心性拔俗的女子。香菱极富文学气质,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偷空看几首旧诗。进入大观园后,香菱深藏内心的饥渴一下子激发出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甚至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她对王维诗的品读,足见她的领悟力极高。引导学生抓住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来

6、分析人物,渗透写作教学。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选代表交流从小说的整体来思考香菱学诗的过程。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香菱是一个精敏灵秀、悟性极高、心性拔俗的女子通过几个具有概括性的问题,让学生全面了解香菱学诗的经过,感受香菱在学诗过程中的刻苦、勤奋。香菱学诗的成功,离不开黛玉的精心指导,所以要引导学生认识黛玉独特的教学方式。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5评价香菱三首咏月诗,可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评论,要求不宜过高,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即可。 第一首只说月儿美丽又明亮,可供观赏。诗意浅显,了无韵味;用词陈腐,堆砌前人咏月辞藻;无真情实感,无新意。

7、第二首只说月色很美。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较前一首有进步,但有些淡而寡味,不耐咀嚼。 第三首“新奇而有意趣”,句句写月,句句写离别。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说对离愁这种深沉的感情的抒写,那第一首是肤浅的,第二首是游离的,第三首是实的,意境真切,余韵悠长。五、赏读课文,学习写法 教师提示: 曹雪芹是横绝千古的天才,他善于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红楼梦中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个个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鲜明独特,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 让学生筛选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

8、句,并作简短点评。 香菱面聆黛玉教诲后,于是按要求借书吟读。“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其苦心、专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赞叹。 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或坐卧不定”终得一首,因措辞不雅要求重写,“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说明浮想联翩;“抠土”说明反复斟酌;“皱眉”说明用字不妥:“含笑”说明有了奇句,感到满意、欣慰。 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

9、视”甚至梦中喊出了“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说说自己对香菱三首咏月诗的评价第一首只说月儿美丽又明亮,可供观赏第二首只说月色很美第三首“新奇而有意趣”,句句写月,句句写离别筛选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作简短点评可以小组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己的答案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习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方法对这样一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描写了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要让学生体会香菱的苦心学诗与她的悲惨身世,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

10、统,值得我们借鉴。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六、课堂小结 香菱学诗,意趣无穷,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更是做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捷径。本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值得反复玩味、终生思考的。用古代治学三种境界品味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从古代治学三种境界进一步理解文章主旨作业设计1、写一篇题目为“香菱学诗的启示”的文章。

11、2、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说,林黛玉是羸弱多病、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书中也说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可我们的课文中并没见到这样的黛玉,你觉得文中的黛玉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按照课堂上的分析方法,写一篇香菱学诗中黛玉性格分析于作文练习本上。板书设计香菱学诗黛玉教诗香菱谈诗创作扶持教学反思相关链接相关链接掩卷红楼话香菱(一)如果说红楼梦中一僧一道是神仙的话,书中最早出场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应该是甄士隐和他的女儿甄英莲(香菱)了。甄士隐者,作者已开篇说明:乃将真事隐去,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的化名。而甄英莲呢?作者虽没说明,但把她放在开篇第一个出场的女孩子,似乎也绝非偶然。假如沿用作者用化名来隐含真意的思路

12、来思考,那么甄英莲名字的由来,是否也包含着作者对即将出场的一群女孩子,有真应怜惜之意呢?果然,在接下来逐一粉墨登场的女孩子们,尽管出身背景各异,身份贵贱不同,性情强弱有别,生命长短不一,但其命运和结局似乎都是非常悲惨的,都真应值得同情和怜惜的。至于英莲自己的人生命运,作者开篇第一回已通过跛足僧人的一番疯话做了明确交代:“那僧看见士隐抱着英莲,大哭起来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中作甚?”。士隐转身抱英莲要走,僧人指着他大笑,口念四句言词道:“娇生惯养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菱花空对雪澌澌,已经说明了英莲这个薄命女的命运,必然在薛家落个空然相对

13、的下场。而真正以故事人物人份步入大观园女孩子群体的英莲,名字已被改叫成香菱。香菱这个名字是英莲被金陵一霸薛蟠抢去做侍妾之后,由故事主人公之一的薛宝钗给起的。显然,香菱原比叫英莲这个名字超凡脱俗的多。然而,莲和菱本水中同根并蒂之物,香菱字意中依然包含着英莲生来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的薄命。尽管英莲被改名叫香菱之后,暂时摆脱了被人贩子拐来买去的屈辱,有了自己人生的定位和生活的保证,甚至在薛蟠外出游荡、她伴宝钗住进大观园后发愤学诗作赋、加入诗社,梦想自己能真正步入四大家族姑娘、小姐阶层。但是,在她刻苦用功,诗才得到公认,并加入诗社第一次联诗之后,她知道了自己的这种努力和愿望是徒劳的。且看红楼梦第五十回,

14、芦雪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一章中关于众人联诗的描写:凤姐开句为:“一夜北风紧”,李纨联道:“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香菱道:“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探春道:“无心饰萎苗。价高村酿熟”,李绮道:“年稔府中饶。葭动灰飞管”,接下来便是李纹、岫烟、湘云、宝琴、黛玉、宝玉、宝钗等轮番联对三四十句之多,直至众人联的才尽力穷,仍意犹未尽。然而,香菱开始说出了“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联句之后,接下来她的联句再也没有出现。难道是香菱才尽词穷、没有了热情了吗?绝对不是。想一想香菱为学诗茶不思饭不想,甚至梦中还寻词觅句,显然已是如痴如狂的程度,岂能在众人如此热烈的对诗中心潮顿息。若说香菱因初学作诗,才思迟钝,那为何海棠社坛主李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