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三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56942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三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三篇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三篇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1我参加了为期近半年的家庭教育网络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曾经的很多想法都发生了改变,我深入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我是一名老师同时也是家长,家庭教育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获得家长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事实证明,这正是我们每位老师长期以来在理论中获得的成功经历。学校工作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表达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教

2、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于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学生只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得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一定好。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点危害性十足,许多学生会因此而得不到全面的教育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出现逆反的的行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该有一种做“大教育”的“大格局”胸怀,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三位一体,互相浸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1、首先要力争作好为人父母这个角色,认真去领会、学习、钻研、践行诸多专家、教授报告中的思想观点和育人方法,以自己的孩子为培养教育对象,让他们安康成长、进步,真正

3、做一个“为国教子、为世育人”的教育楷模。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聚集身边的好友父母,共同讨论培养孩子的好方法,一方面使各自的所学所知得到互相印证,另一方面也使大家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同时更可以形成正确的、良性家庭育人气氛。2、作为一名老师,家庭教育方面的珍贵经历同样合适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了正确的育人理念、科学的育人方法,更可以指导我们的班级管理,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假如能与学生家长共同携起手来担负起教育学生的任务,效果将会更加突出,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校讯通等方式都是我们施展教育才能的.广阔空间。3、为真正做好家校沟通,使学校和家庭共同担负起培养教育学生的任务,要利用所学

4、理论知识加强对各级家长学校的有效指导,把我们的家长学校办好,办出效果来。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获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进步家长认识的根底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

5、来进展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亲密配合,以理论为重点,及时反响,树立典范,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制“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场面。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2儿子读三年级了,读的书越来越多了,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看书的时候有点囫囵吞枣,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对文字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境理解比拟浅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作品本身表达的内容比拟深入,年纪尚小的他确实无法理解。其实,说来也惭愧,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这些年来不断地要求所教的孩子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要多读书,读好书,但自己却很少看书,那么多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我只是理解书名、作者,其他一无所知。从儿子、从自身角度考虑,

6、半个月前,参加了儿子的阅读行列。我们会各自选择一本书,挑选一个时间段,坐在一起静静地看,看到有趣处,也可以停下来先讨论一下。等各自看完以后进展交换。当两本书都阅读完毕后,利用一起骑车上下学的路途或者空余时间一起聊聊书中的故事、人物,谈谈自己的体会、收获。孩子的理解或许有些浅薄、孩子的语言或许有点稚嫩,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会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经历、感悟去帮助他理解, 丰富他的语言。同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检查反响的过程,能让我清楚地理解孩子阅读是否投入。更为重要的是,夜晚,温馨的灯光下,母子俩头凑在一起,各自翻看着一本好书,彼此间的情感更近了,心贴得更紧了。希望每天都能让我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

7、书。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3如今社会特别是中国并不缺知识性的人才,真正缺少的是创造性的人才。回首中国建国60多年来,泱泱大国只有一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获得的是文学奖,而在科技方面中国掌握很少的知识产权,中国的孩子与兴旺国家的孩子相比,慎重有余,创造缺乏。回忆我们个人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我们从小到大被大人套上了无数枷锁,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这些枷锁束缚住我们的思想和心灵,捆住我们的手脚,使得我们丧失想象力,只在家长设置的框框中规矩的长大。长大之后我们会发现所谓的规矩不一定正确,小时候的任性不一定是坏事,可是却留下了永久的遗憾,不仅感慨假如从头再来一遍,或许会成长成不同的样子。人生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8、,无所谓好无所谓坏,顺其自然才更美。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那么,我对孩子的教育采用的是宽松的方式:一、给孩子足够的选择权。摒弃家长的权威,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选择什么,并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比方在超市里,我会对孩子说今天你可以随意挑选两样东西买。然后小家伙就会精挑细选选择这两样东西,在他选择的过程中我不会干预,直到选出结果,我会向他确认一下,并向他说明我对他选的东西的感觉,有时他会听我的意见更改选择,有时他会坚持他的选择,假如他坚持,我会尊重他的决定,因为这是我给孩子的权利。二、允许孩子对家长提出质疑,并耐心解释。家长应该成认自己不是圣人,也会随心所欲做一些曾制止孩子做的

9、事情,所以就应该允许孩子对家长提出质疑,假如真的做错了就应该成认并改正,这样才能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孩子在提出质疑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家长没有必要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和尊严混淆孩子的是非观,鼓励孩子的疑心精神,才有可能形成创造才能。三、与孩子成为朋友,同他交流大人的真实感受。你很难想象,有时孩子的理解力超乎大人的想象。比方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我从来不采用体罚的形式,我只会告诉他你这样做令我很不快乐,所以我没有心情再同你玩了,除非你向我抱歉。我觉得这种用事情的自然结果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比专用体罚和讲道理效果要好很多。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是每一件事发生后都会有人告诉他是对是错,他会学会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响来判断对错。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香味,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高度,每一粒砂都有自己的位置,没有必要为了大人的愿望来改变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愿每一个生命都长出自己的特点,自然美才是真的美,与大家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