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案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568002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职业道德案例转眼之间,大学生活过了大半,我们在老师的教育下不断学习,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即将我们也要在角色转换间从扮演学生转换到扮演老师这个角色了。管理班级,爱护学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需要爱心,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和一双双充满求知的眼睛。于是,每个儿童都有被爱的权利,也都应有发展的空间,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也尤为重要。一、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案例1例:2009年12月15日上午,育才学校的老师刘某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小雨做错了一道很容易的题,并且这道题曾经讲过,就很生气,于是朝小雨腿上踢了一脚,没想到一脚下

2、去之后,小雨一直喊疼,被同学扶回家。次日,小雨家长将小雨送往某社区卫生院进行诊治,后因疼痛并伴有高烧于2009年12月19日转入巩义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2010年3月19日,小雨因右腿疼痛加剧再次入住某市人民医院,5日被医院诊断为右股骨血原性骨髓炎,因为该病,经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小雨右腿软组织受伤是血原性骨髓炎的诱因,二者具有因果关系。随着治疗费的增加,小雨家长签订的赔偿协议,请求被告育才学校和被告刘某共同赔偿各项损失12380.69元。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刘某作为被告育才学校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踢伤原告,与造成原告血原性骨髓炎之间有因果关系,被告育才学校应承担被告刘某给原告造成的相应损失。但

3、鉴于血原性骨髓炎系原告自身血液中带有细菌所致,且原告受伤后,治疗的不及时不彻底导致损失扩大,育才学校承担全部损失17505.43元的30%即5251.63元为宜,扣除被告刘某代为支付的5100元,应再支付151.6元。问:、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刘某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案例分析:刘某的行为不合法,因为他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规定。(2)、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应该如何认识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怎样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案例分析及评价:教师是了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4、。这是教师地位的本质特征、是教师概念的内涵。履行教育教学、教书、育人职责是教师的职业特征。只有直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人,才具备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为此,教师要达到符合规定的相应学历;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与教师职务和职责紧密相连,教师的权利义务始于其取得教师资格并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任职,终于解聘。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其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要求和基本保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师与学生之间的管理关系,一是基于教学的宗旨和任务,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

5、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必须享有一定的对学生的管理权限,二是基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的履行,实际上具体规定了教师对学生管理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平等的关系。首先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虽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居于受教育者的地位,但人格尊严是不许侵犯的。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再次,学生有权要求教师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公正评价,教师评价不公正,学生有权向学校要求更正。爱岗敬业是师德修养的出发点案例2(国宝教师的霍懋征)例:1956年,她被评为共和国首批特级教师,被周

6、恩来总理称为“国宝”。1956年,她被评为特级教师,周总理握着她的手,称她为“国宝”。后来,教育部要调她去工作,她答应只能“借调”;人民教育出版社请她当编辑,她不去,只承担了教材的编审工作;全国妇联、北京妇联等单位都邀请她任职,但她最终都没有离开孩子和小学课堂。霍懋征认为,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当记者问起霍老师做了一辈子小学老师,放弃了那么多“高升”的机会,后悔不后悔时,霍老师坚定地说:“不后悔,因为我喜欢小孩子。”组织上希望她能出任北京市实验二小的校长,霍懋征的态度无比坚决:“不!我的生命在课堂,我的事业在课堂,我要重新回到课堂中去,而

7、且,我要教语文。”霍懋征一生扑在基础教育事业上,经历几番打击都未放弃。1962年6月,霍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时,二女儿病逝;1966年6月,她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不能回家,孩子们丢在家里无人照管,13岁的儿子被人扎死,15岁的小女儿吓傻了;在一年零九个月的“牛棚”生活后,她没有屈服,依然坚持着基础教育事业。案例分析及评价:霍懋征认为,她说:“教师是一种职业,但在我眼里更是一项事业。这种观念在我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霍懋征认为,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一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爱这个事业”。教育是一项事业,不是一种职业,要有

8、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好教师的标准”,在霍懋征看来,只有深沉的四个字:“敬业”,“爱生”。霍懋征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且愿意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所以爱岗敬业是从事教师职业,做好教师职业的前提和基础。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案例3例: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自杀身亡,是一场人生悲剧,令人惋惜。实际上,三毛的自杀与她少年时期在学校的一次遭遇有关。三毛读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差,她的数学老师平时对她十分冷淡。一天三毛做不出习题,老师便把她叫到面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最喜欢鸭蛋,今天我请她吃两个。”说着,就用饱蘸墨

9、汁的毛笔在三毛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圈,然后让三毛转过身给全班同学看。少年三毛根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便顺从地转过身,全体同学顿时哄堂大笑。老师等大家笑够了以后,让三毛到教室的角落里一直站到下课。下课后,老师又罚她从有众多学生的走廊和操场上绕一周再回到教室。许多同学看到三毛的样子都尖叫起来。三毛在学校受到莫大的精神刺激和老师的侮辱。回家后并没告诉父母,自己也没有掉眼泪。直到三天后,三毛早上去学校,在走廊上看到自己的教室时立刻昏倒了。后来,她一想到去学校,便会立刻昏倒失去知觉。从此,三毛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一一自闭症,越来越怕接触外面的世界,害怕所有的人,她把自己封闭起来达七年之久。案例分析及评价:爱

10、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和理解首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平等也就没有尊重和理解。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像三毛的老师一样,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从职业性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从事教育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崇高的爱;从无私性看,教师通过辛勤劳动,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奉献给学生,用自己的心血哺育下一代,不图回报,是发自内心的,不掺杂任何个人杂念的,心甘情愿的;从原则性看,教师热爱学生不是溺爱,也不是迁就学生的错误,而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从全面性看,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中关心每名学生,还要关心每名学生的全面成长。教书育人是师德

11、修养的核心案例4例:吕方,是济源市第一中学一名普通的化学教师。在工作中他发现在应试教育过程中,学生们的厌学情绪极为严重,一首流传在校园内的由最爱你的人是我改编的歌谣最能表达学生的心声: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有一次他在讲氯气时,告诉学生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使用的化学武器。然后就提问学生:“王强,假如你当时在战场上,面对滚滚而来的氯气,你会怎么做?”“那就爬到树上呗!”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爬到树上当然会好一些,王强话音刚落,李珍就站起来说:“老师,不对吧?你想当时是在战场上呀,他爬到树上他不成了枪靶子了吗?我想反而会死得更快一些。”同学

12、们哗地一下笑了,我也笑了,当即表扬了他们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吕老师采用的是“课前一支歌”的方法。比如课前放真心英雄这首歌,课上我就会和他们聊一聊成龙的故事成龙在成名前都干过哪些工作,工作中他受到过哪些挫折,在拍电影期间他受过多少次重伤等,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听,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道理。母亲节我会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母亲,和他们谈一谈亲情,让他们理解父母,学会感恩,很多学生当时都留下了真挚的泪水;今年新学期开始,我让学生重新欣赏了一遍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的人生轨迹,让学生们明白了要“从残缺中求得圆满”。案例分析及评价:吕方老师是素质教育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他清醒的认识到

13、:应试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应试教育甚至把学生当作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吕方老师不拘泥教条,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机智灵活组织教学,着眼于受教育者素质发展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绝不是简单的“教书匠”和传授知识的“工具”,他是知识的传输者,是学生生活的导师,是学生道德的领路人。教育不仅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使其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关键案例5例:这天早上第一节是赵老师的课,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的迎接她的到来。上课铃一响,只见赵老师穿着鲜红的棉袄,下面

14、的裤子乌黑发亮,长头发被烫成大波浪披在肩上,走上讲台。同学们瞪圆了眼睛,不约而同地“哇一一”。赵老师没有搭理同学们的疑问,开始讲课。这节课同学们不知道听到了什么,也不知道赵老师讲了什么,只记得大波浪头发来回晃动,红棉袄在眼前闪动案例分析及评价:教师的仪表最直接地反映了教师的道德面貌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良好的仪表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敬重,糟糕的仪表能引起学生反感,破坏师生间应有的亲和力,从而给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赵老师的衣着打扮奇特古怪,华丽花哨,就会使学生把注意力分散到老师的服饰上,影响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因此

15、,教师的衣着打扮一定要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及环境要求,要和教师的职业身份相适应,考虑它们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因此,一位优秀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再次,教师还应当做到仪表端庄,服饰适当,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谈吐优雅。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案例6例:辽宁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魏书生。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靠自学和实践从一个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一名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酷爱书,早年读过大量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中文专业方面的书籍,什么哲学讲义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论共产主义欧洲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世界通史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史等等。魏书生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面对理论、面对学生、面对一切教育活动。“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魏书生带领学生视察社会。当看到祖国经济落后的时候,当看到街上衣衫褴褛的人的时候,当盛夏站在大坝上看见农民在烈日下进行繁重体力劳动的时候,同学们严肃的神情表明他们的心情是沉重的。这时,魏书生教育学生:我们国家好比一艘载着十亿人口的大船,这艘船的沉浮,关系到每个人的喜怒哀乐。这艘船落后,我们船上的每一个人,特别是我们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