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的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565335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化氢的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硫化氢的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硫化氢的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硫化氢的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硫化氢的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硫化氢的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化氢的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硫化氢的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特 别 警 示强烈的神经毒物,高浓度吸入可发生猝死,谨慎进入工业下水道(井)、污水 井、取样点、化粪池、密闭容器,下敞开式、半敞开式坑、槽、罐、沟等危险 场所;极易燃气体。理化 特 性无色气体,低浓度时有臭鸡蛋味,高浓度时使嗅觉迟钝。溶于水、乙醇、甘 油、二硫化碳。分子量为34.08,熔点-85.5C,沸点-60.7C,相对密度(水一1) 1.539g/L,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19,临界压力9.01MPa,临界温度 100.4C,饱和蒸气压 2026.5kPa(25.5C),闪点-60C,爆炸极限 4.0%46.0%(体积比),自燃温度260C,最小点火

2、能0.077J,最大爆炸压力0.490MPa。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造无机硫化物,还用作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危 害 信 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气 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活性反应】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可发生爆炸。【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高浓度(1000mg/m3以上)吸入可发生闪电型死亡。严重中毒可留有 神经、精神后遗症。急性中毒出现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或支气管周围炎,支气管肺炎,头痛,头晕,乏力,恶心,意

3、识障碍等。重者 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出现肺水肿、多脏器衰竭。对眼和呼吸 道有刺激作用。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 紊舌L等。职业接触限值:MAC(最高容许浓度)(mg/m3):10。【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 急处置知识。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建立独立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硫化氢作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要定期测定,并设置硫化氢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

4、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储罐等压力设备应设置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重点储罐等设置紧急切断设施。避免与强氧化剂、碱类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 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设备应尽量密闭。对含有硫化氢的废水、废气、废渣,要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2) 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密闭容

5、器、坑、窑、地沟等工作场所,应首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采取通风排毒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作业工人腰间缚以救护带或绳子。要设监护人员做好互保,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救出中毒人员。(3) 脱水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不能离开现场,防止脱出大量的酸性气。脱出的酸性气要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并有隔离措施,防止过路行人中毒。【储存安全】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C。储罐远离火种、热源,防 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6、理设备。【运输安全】(1) 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 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 域。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2)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 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3)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瓶口一律朝向 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远离 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

7、4) 输送硫化氢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 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 志;硫化氢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 设的硫化氢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硫化氢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 硫化氢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 标识(GB 7231)的规定。应 急 处 置 原 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呼 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 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应急处置】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 区。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泄漏、未着 火时应穿全封闭防化服。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 尽。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m,下风向疏散白天100m、夜晚 1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600m,下风向疏散白天3500m、夜晚80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