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单元计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564827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 七)单元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 七)单元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 七)单元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 七)单元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 七)单元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七)单元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 七)单元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七 )单元计划“爱,是手与手的邀请,是心对心的呼唤;爱,是穿越不变的主题,是生命永恒的旋律。”本课以“爱满人间”为情感主题,通过聆听、演唱、编创、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出的人间的“爱”,培养学生乐于奉献、互助互爱、和平共进的道德情操。 一、本课选编了四首与“爱满人间”这个主题相关的歌(乐)曲。其中选自大地安魂曲的乐队与合唱大爱无疆,充满了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充满了人文情怀,是一曲和谐社会的礼赞。通过聆听,能让学生在音乐中充分感受到波澜壮阔的人间大爱,从最能感动自己的地方感知音乐要素的作用。同时,配合“人声的分类”的知识学习,听辨合唱中的人声誓类别。 i 歌曲

2、爱的人间和爱的奉献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为创作素材,用舒缓的旋律、浅显易懂的歌词来深情演唱,突显歌曲的主题。通过学唱与聆听,让学生体会歌曲 “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温暖”博爱情怀的弘扬,并通过编创与表演来表达对人间真爱的赞美和期盼。 三、歌曲地球是个美丽的圆旋律欢快流畅,节奏明快,加上歌词形象生动,言简意明,“我欣赏你的神曲,你喜欢我的飞天”以及“牵手”、“共织”等兖满尊重与和谐的词句,充分表达了“和平、友谊、共进”不分国界的世界博爱。另外,歌曲后段采用了移调反复这个流行歌曲常用的手法,给人以活力与力量,更能使学生通过演唱,激起“亲密牵手,和谐共进”的友爱之情。 四、本课的“知识与技

3、能”安排了“人声分类”这个学习内容,这是在理解童声、女声、男声、女高音、男低音和女中音等人声类别之后,对人声音色实行的归纳与分类。“编创与活动”的内容仍然是围绕着音乐作品的聆听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实行设计,其中包括视唱八小节旋律,改编一段歌词,听辨乐器音色与人声类别,聆听比较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以及设计演唱形式和创设情景表演等。另外,五线谱版还为复习巩固识读乐谱的知识,设计了一条流动“do”音位标注的实践练习。教案教材内容爱的奉献总课时2第 1 课时教学要求1.通过学唱歌曲,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爱的奉献,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歌中所表达的主题,激发爱心。2.通过学唱歌曲,为歌曲划分乐段,感受并

4、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3.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培养音乐表现力。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听唱和模唱的方法,记忆歌曲旋律。 2.通过讨论法和合作法,引导学生对歌曲实行艺术处理。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导入欣赏视频爱的奉献。1.学生边观看,边欣赏歌曲爱的奉献。2.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二、爱的奉献歌曲学习 师:爱,给世界带来了和平与祥和;爱,给人类带来了欢乐与希望。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吝啬爱,要献出自己的爱,让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更加温暖。 1.聆听歌曲爱的奉献,教师范唱。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学生回答:优美抒情。2.再次聆听歌曲爱的奉献范唱。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5、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歌中唱了“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等等。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师:从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了爱的伟大力量。正因为人们心中有爱,所以才能一次次地战胜困难,拯救他人,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3.分段学习歌谱。(1)在分段学习歌谱中,先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以此来降低学习歌谱的难度。(老师和学生一起视唱歌谱,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在相同旋律处用红颜色表示。)(2)视唱歌曲中的相同旋律,注意唱准高音音程,唱满延音线的时值(六拍)。

6、(3)完整视唱歌谱。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八分休止符的空拍。(4)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让他们一边做“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视唱曲谱。4.歌词的学习。(爱的奉献歌词节奏谱) (1)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2)全班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学要求:教师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歌词。5.学唱歌曲。(1)聆听爱的奉献范唱,小声哼唱歌曲。 (2)老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老师的口形,随爱的奉献伴奏张口无声地学唱歌词。 (3)学生使用准确的气息唱好歌曲中的连音,按照准确的发声和吐字演唱歌曲。教学要求: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

7、使用准确的气息唱好连音,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6. 歌曲处理。学生分组讨论(提示从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入手)表达出歌中的主题与情感。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第一乐段的情绪优美抒情,旋律在较低的音区迂回,演唱时要注意声音不要太压、太低沉,要用深情的语气来唱,音量也可弱些。第二乐段的情绪稍激动,旋律大多在学生的高音区,要防止声音太直、太喊,仍应保持明亮而柔和的音色。歌曲的尾声部分(即四个“啊”处)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唱到最后一个“啊”时声音要渐弱,表现出人们对爱的期待和把世界变成美好人间的向往与追求。7. 欣赏歌曲爱的奉献动画。8. 设计演唱形式。 (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

8、唱形式。(2)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三、课堂小结通过学唱歌曲,同学们不仅认识到了爱所具有的伟大力量,被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所感动,而且还分组设计了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关爱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爱心献给社会,献给人间。课后反思教案教材内容爱的人间总课时2第 2 课时教学要求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2、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教学重点难点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听、

9、朗诵、唱、动的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等。教学过程修改意见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 导入1、 视频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让学生感受拥有一双明眸,可以看尽世间美好景物的幸福)2、 情境体验,闭目感受盲人的生活世界。(体验盲人生活的黑暗、无助,与自己形成对比,让学生萌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与责任心,从而引出歌曲爱的人间)三、 新歌教学(一)介绍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都有所了解)(二)反复聆听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通过听录音范唱,感知歌曲的拍号、速度、情绪,感受盲

10、童的内心世界)2、朗读歌词(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中,感受歌词的美,培养学生朗诵的能力。)3、教师范唱,学生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通过反复听赏,感知相似乐段的不同之处,感受歌曲各部分不同的演唱情绪)(三)学唱歌曲1、随琴齐唱,找出难点。2、解决难点(采用划拍法、画线条法、教师范唱法、跟琴模唱法、手语代替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感受歌曲旋律)3、歌曲处理,多种形式巩固歌曲。(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表现歌曲,尽情抒发学生内心的爱,提高学生合作、参与的积极性)四、拓展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段,领略残疾人的精彩人生。2、爱的升华感受“人间大爱”。3、学习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让“爱的人间”到处充满“感恩的心”。(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外史上残疾人力而获得成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残疾人积极乐观的高尚精神,做残疾人的朋友,培养学生心存感恩、关爱他人的情感,进一步感悟爱的主题,将本课推向高潮。)五、课后延伸教师寄语,号召学生人人争当“爱心使者”,建立“爱心日记”,记录“爱的故事”,分享“爱的喜悦”。(让学生在成长中常怀感恩之心,将爱延续。)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